大快人心!那个煽动女性不嫁“国男”,自己却嫁老外的王慧玲被全网封杀!
01
前几天,朋友圈被一条消息刷屏了。
拥有 400 万粉丝的“情感教主”王慧玲,那个写出畅销书《基层女性》、自诩为“人间清醒”的网红,被全网封杀了。
2025 年 1 月 3 日,各大平台齐刷刷地发布公告,王慧玲的账号因发布违规内容,被永久封禁。
一时间,网友们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这个以“独立女性”自居,鼓吹不婚不育,却又偷偷嫁给老外的“双标”网红,终于翻车了。
她的倒台,绝不仅仅是一个网红的陨落,更像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当下互联网上一些所谓“女权”的虚伪和荒诞。
她们高举着“女性独立”的大旗,贩卖着焦虑和对立,收割着流量和金钱。
可笑的是,她们所鼓吹的“独立”,到头来,却成了一张张通往外国的绿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近些年,网络上“独立女性”越来越多,但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独立女性却似乎越来越少。
打开手机,各种“女性不该….”“女性应该….”的言论铺天盖地,让人眼花缭乱。
究竟是谁在制造这些声音?
她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根据最新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年来,以“女性独立”为主题的自媒体账号数量增长了 200% 以上,其中不乏一些粉丝量过百万的大 V。
而这些账号背后,往往都有着资本的影子。
02
王慧玲,就是这波流量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弄潮儿之一。
她的走红,简直就是一部“女权”流量密码的教科书。
打开她的账号,你会发现,她几乎把所有能挑起性别对立、制造焦虑的话题,都说了一遍。
在她的文章和视频里,婚姻是“女性的坟墓”,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工具”。
她鼓励女性不婚不育,说这是“摆脱束缚,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
她把父母和子女的关系,描述成一场“投资与回报”的交易。
鼓吹“原生家庭有毒”,要和父母“断奶”,甚至要和他们对立。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对男性的描述,更是充满了偏见和敌意。
在她口中,“国男”仿佛成了“油腻”、“猥琐”、“不负责任”的代名词。
她把所有的不幸都归咎于男人,把所有的矛盾都归结为性别问题。
简直就像是生活在被害妄想症中一样。
可悲的是,就是这些偏激、片面、充满戾气的言论,却在网络上拥有大量的拥趸。
很多女性,特别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轻女孩,把她奉为“人生导师”,对她的言论深信不疑。
她们学着她的样子,开始排斥婚姻、敌视男性、对抗父母。
这些女孩子们,她们就像是被关进了一个信息茧房里,接收到的都是被筛选过的、扭曲的信息,她们的世界里,男人是敌人,婚姻是陷阱,父母是吸血鬼。
“王慧玲们”的出现,真的让人细思极恐。
她们就像是潜伏在网络深处的幽灵,用看似“为你好”的言论,腐蚀着年轻女性的思想,侵蚀着社会的基石。
微博网友“风中凌乱的小草”说得好:“这些所谓的‘女权’,根本不是在为女性争取权利,而是在制造仇恨和对立。她们的目的,就是把女性从一个火坑推向另一个火坑。”
03
有人可能会说,王慧玲只是一个极端的个例,不能代表所有的“女权”。
但是王慧玲的粉丝们可不认为这是个例。
她们认为王慧玲只是说出了大家不敢说的真话。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所谓的“真话”,究竟有多么荒谬。
王慧玲口口声声说婚姻制度是对女性的束缚,可她自己却嫁给了一个外国人,还生了孩子。
她一边鼓吹不婚不育,一边享受着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这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标行为,简直令人作呕。
她把“独立”挂在嘴边,却靠着贩卖课程、出版书籍大肆敛财。
她的“独立女性”理论,更像是一个精心包装的商品,一个收割韭菜的工具。
据说,她的一本《基层女性》卖出了几十万册,一场线下课程的门票更是高达数千元。
这哪里是什么“独立”,这分明是“恰饭”。
再来说说所谓的“田园女权”。
这个词,是对那些打着“女权”旗号,却做着损害女性利益的事情的人的讽刺。
王慧玲,就是“田园女权”的典型代表。
她把女性的独立,简化为对男性的仇恨和对家庭的背叛。
她把女性的幸福,定义为对物质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渴望。
这种狭隘的、自私的、功利的“女权”,根本不是真正的女权,而是“女权”的异化,是“女权”的倒退。
就像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所说的那样,真正的独立,不仅仅是出走,更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经济能力。
而王慧玲所鼓吹的“独立”,却是一种虚假的、泡沫般的“独立”。
这种“独立”,建立在对男性的仇恨之上,建立在对家庭的破坏之上,建立在对金钱的崇拜之上。
这种“独立”,注定是昙花一现,注定是镜花水月。
04
王慧玲的倒台,也恰好验证了她所鼓吹的“理论”是多么的荒谬和不堪一击。
记住,真正的女权,是平等,是尊重,是合作,是共赢。
而不是仇恨,不是对立,不是分裂,不是内斗。
任何打着“女权”旗号,行“田园女权”之实的言论和行为,都是对女性的侮辱,都是对社会的毒害。
最后借用香奈儿女士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有许多的女人选择顺其自然,而真正的命运是,自己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