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当时的失落感真是让我极度沮丧。那种正吃得欢喜之时被突然端走的感觉,真是冷冰冰的滋味。但如今回头看,也正是那瞬间的失落透彻,成就了《加里森敢死队》的经典地位。
这部剧可谓命运多舛。1967年,ABC公司倾心制作了26集,收视率不俗,观众回响热烈,季播剧后续可预测的将是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美国反战情绪高涨的阶段,不幸地碰上了二战老兵的集体抗议,反对将战争拍成娱乐片,导致第二季流产。
相比之下,原版拷贝在一场大火中被焚毁。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低清晰度的版本,但这些缺陷反而成为其珍贵性的一部分。
例如,豆瓣上对该剧依然保持着9.1的高分,其中63%的观众给出五星好评,这在影视剧评分史上都是相当罕见的。
编剧在制作《加里森敢死队》中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部作品与现代剧有所不同,没有出现注水到200集这样的拖沓现象,而是展示出快节奏、紧凑的剧情,每一集都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剧中的人设堪称绝妙,直接颠覆了传统战争片中的英雄形象。主角们并非正气凛然的模范军人,而是一群锒铛入狱的罪犯,不得已为了减轻刑期才加入敢死队。
当年这种设定是非常创新的。
如今再看这部剧,依然能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可能正是因为它的戛然而止,才让我们对它难以忘怀。就像那句老话说的:"离开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时候。
在某些情况下,不足反而会助推实现完美。
过去了五十六年,这部剧还深受关注和回忆。剧中的演员们也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故事。
这是一位演员的告别之作,其中包含了三场意外的离别和两位白发故人的形象。
说到《加里森敢死队》的演员命运,实在让人感慨万分。剧中的五位主演,已经有三位离世了,而剩下的两位如今已经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
1991年4月23日,饰演卡西诺的鲁迪·索拉里因癌症去世,他原是一名律师。逝世时年仅57岁。
有趣的是,他是剧组中唯一一位始终如一、从未拈花惹草的演员。为了支撑在比弗利山庄的剧院,他一直坚持拍戏。
这内心深爱从未改变的灵魂,幵始得有些早。
紧接着在1992年3月19日,饰演"戏子"的西萨·丹诺瓦走了。说来讽刺,他是在参加奥斯卡评选活动时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66岁。
这位出身意大利贵族的多面手不仅是一个演技派,还是个全能运动员,击剑、游泳、射箭、橄榄球样样精通。更有趣的是,他与索菲娅·罗兰是一辈子的好友。
2000年4月1日,因饰演高尼夫的克里斯托弗·卡里因癌症离世,享年70岁。这位前芭蕾舞演员的情史可谓是丰富,曾经历过六次婚姻,他的每任妻子都是大美人。
然而,再多的红颜知己也无法抵挡命运的无常。他的离世,正好是他的好友鲁迪去世九年后。
时光匆匆,两位还健在的老人让人感叹岁月无情。
饰演"头儿"加里森的罗恩·哈珀,如今87岁高龄。谁能想到这位帅气的军官,竟是个学霸。他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精通8国语言,也曾是爱因斯坦的学生。
原本他想成为一名律师,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点醒了他:"去做演员吧,你会更快乐"。
虽然现在的他已经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仍会经常在自己的庄园里招待老友。
当年剧组里最有名气的男演员,时年85岁的布兰登·布恩,他饰演的酋长给观众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拍戏时他总是开着劳斯莱斯来片场,令片中的其他演员羡慕不已。
他在马里布的黄金海岸买了块地,建农场养了许多马和狗,现在生活过得非常舒心。他的性格豁达豪爽,不断有粉丝前来拜访。
时间是磨灭不掉的,但它留下的是永恒的经典。此剧的的悲剧性,使得两位老者的角色更加贴近观众,使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成为《加里森敢死队》中最令人感动的片段。
上译厂的配音团队同样是经典作品背后的重要力量。
上译厂的黄金岁月配音团队,带给我们难忘的经典演绎。在那段光辉的岁月里,众多优秀的配音演员像璀璨的星光,点亮了无数画面和音符,成为我们珍贵的回忆。
他们的声音,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间,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一份宁静和美好他们的技艺,如同一把利剑,斩断了语言的隔阂,
让我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文化和情感他们的付出,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的道路,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候,也能找到前进的方向他们的精神,如同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让我们在困难面前,也能坚定地迈出脚步让我们向这些配音演员致敬,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美好回忆和感动。
说到《加里森敢死队》的国语配音,那真是上译厂的杰作。这帮配音演员的功力强大,让广大观众认为国语版的《加里森敢死队》比原声版的更加出色。
最为遗憾的是,为高尼夫配音的尚华老师于2005年4月22日因病离世,享年83岁。令人惊奇的是,当时他已经年近60岁,却能将年轻活泼的高尼夫演绎得栩栩如生。
高尼夫在电影《虎口脱险》中为指挥家配音的表现,依然被奉为经典。
今年79岁的童自荣仍然活跃在诗歌朗诵会的舞台上。他为影片中的"头儿"加里森配音时,其声音和原声差异甚远。罗恩·哈珀的声音低沉沙哑,而童老师给加里森配音时却赋予了他阳光帅气的形象,因此更容易受到观众的欢迎。
施融是给酋长配音的人,他是上译厂专门为英俊小生配音的能手。他那清亮纯真的声线完美地匹配了布兰登·布恩的原声,可说是绝配。
遗憾的是,1986年,他去了美国,在那边成为了一名电视台编导。
现年81岁的乔榛老师,知名的戏子配音者,目前腿脚不太好,出门都得坐轮椅。虽然他现在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但他在上海译制厂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
无论是他在《辛巴狮子王》中的配音,还是在《廊桥遗梦》中的表演,都堪称配音艺术的教科书级作品。
杨成纯老师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技艺精湛。他在多部影片中为卡西诺配音,比如《追捕》中的矢村和《叶赛尼亚》中的哈科,这些都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八十年代后期,杨成纯老师还去了美国,并在一家中文电台工作。
这些配音艺术家们用自己独特的声线,让《加里森敢死队》在中国观众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人指出配音超越了原声的说法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这部剧复杂的特殊性是它包含了两个时代。总体来说,这部剧的剧情和人物设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虽然第一季获得了高涨的人气和收视率,但是第二季的故事却遭到了观众的批评和贬低,成为了这部剧的双重命运的代表。
纵观历史,人们往往不能预测事件的曲折发展和变化,所以这部剧也提醒我们,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命运和变化。
在美国和中国,《加里森敢死队》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这就像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在1967年,该剧在美国播出时收视率相当不错,按照美剧的一般传统,这种情况下会考虑拍摄三季。
然而,谁能预料到,当时美国正处于反战情绪高涨的时刻。一群二战老兵站出来抗议,指责这部剧把残酷的战争当成娱乐,这样的做法并不妥当。
好好的一部剧,竟然被腰斩了,实在太可惜。
到了1980年,中国开始播放《西游记》。这部剧一经播出就火爆异常,甚至上演了“万人空巷”的景象。然而,就在这一热闹时刻,麻烦也跟着来了。
一群正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看完剧后变得异常激动,有的人开始想学酋长玩飞刀,有的人想学高尼夫成为“飞贼”,甚至有的人还组织山寨版“敢死队”,四处惹是生非。
社会治安陷入一片混乱,犯罪率不断攀升,无奈之下,央视只能在第16集喊停,打出“本剧播放完毕”的字幕草草收场。
经过56年的洗礼,这部剧已经被公认为是经典中的经典。它打破了人们对战争片的刻板印象,为中国的影视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突出了判定好作品的一个准则:好作品能经得起时间的洗礼和考验。
有意思的是,当年那些被视为“问题少年”的演员们,现在都成了这部剧最忠实的怀旧派粉丝。
要说敢拍,我们不得不提这五位演员的人生选择。他们把角色演活,这背后可是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和故事的。
这五位演员的人生选择可谓是波折重重。他们都不是专业的演员出身,却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
罗恩·哈珀是最有趣的。他是普林斯顿的优秀毕业生,原本想当一名律师,然而,他的老师爱因斯坦的一句:“去演戏吧,你会更快乐。
”的建议,让他有了全新的人生目标。
他31岁才凭借《加里森敢死队》走红,此后便如猛禽出笼般一飞冲天,即便是《珍珠港》这样的大片也有他的身影。
西萨·丹诺瓦本是个体育健将,出生在意大利贵族家庭。若不是被索菲娅·罗兰丈夫的合伙人发现,他可能继续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了。
令人遗憾的是,他本来要出演《宾虚》男主角,但却在最后时刻被替换,这一挫折差点让他退出演艺圈。幸运的是,《加里森敢死队》又让他的演艺事业焕发生机。
鲁迪·索拉里跟罗恩一样,是法学生,当了5年律师后,他发现自己更热爱表演,于是毅然决定转行。他成为了华纳的表演老师,还自己开了家剧院。
克里斯托弗·卡里特别之处在于他从芭蕾舞台跳到了记者岗位,然后又跳进了演艺圈。他直到25岁才来到洛杉矶闯荡,他不爱抢戏,只专注演好自己的角色。
布兰登·布恩在剧组算是最有名气的人之一。他性格张扬,总是驾驶豪车来片场,但对演戏深爱且痴迷,无论是戏内还是戏外都非常重情重义。
《加里森敢死队》五个人,五个传奇人物的生活经历,为我们塑造了这部经典作品。虽然有些人物已经离世,有些已经步入老年,但他们留在银幕上的形象将会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