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提出了博弈论中的一个经典模型——囚徒困境。
这如同娱乐圈名利场的缩影,艺人们追逐名利,却常常身不由己,被裹挟其中,成为名利游戏中的“囚徒”。
最近,演员赵露思的入院事件,就隐隐透露出这种困境的残酷性。
刺鼻的消毒水味,让她想起小时候打针的恐惧。
赵露思缓缓睁开眼,雪白的天花板,模糊的视线,让她一时分不清现实与梦境。
耳边嗡嗡作响,像是有无数蜜蜂在飞舞。
她努力想坐起来,却发现身体异常沉重,仿佛被灌了铅。
“醒了?”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是她的助理小艾,眼圈红红的,像是哭过。
赵露思动了动嘴唇,却发不出声音。
她想问发生了什么,却只能发出微弱的呻吟。
小艾似乎明白了她的意思,哽咽着说:“别担心,医生说你只是太累了,需要好好休息。”
太累了?
赵露思苦笑。
她何止是累,简直是心力交瘁。
从《传闻中的陈芊芊》爆红后,她就马不停蹄地接戏,连轴转的工作,让她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
为了维持“甜妹”人设,她必须严格控制饮食,每天称体重,数字的波动都让她焦虑不已。
她想起前几天在《恋人》剧组的争执。
剧本被改得面目全非,她据理力争,却被告知:“这是投资方的要求,你必须服从。”那一刻,她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任人摆布,毫无尊严可言。
她像困兽般在房间里踱步,巨大的无力感将她吞噬。
她想起赵丽颖曾在微博上用“原著党”的图表达对剧本改编的不满,那无声的抗议,却也激起了粉丝的声援。
可她呢?
她甚至连发声的权利都没有。
赵露思的经历并非个例。
好莱坞黄金时代,女星们被工作室包装成千篇一律的“金发碧眼”形象,她们的命运被牢牢掌控在制片人手中。
奥黛丽·赫本曾因拒绝出演过于性感的角色而被雪藏,玛丽莲·梦露则在名利的漩涡中迷失自我,最终香消玉殒。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在为争取自主权而抗争。
古罗马的斯巴达克斯起义,是为了反抗奴隶主的压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是为了打破教会的思想禁锢。
而如今,赵露思的“抗争”,是为了争取作为演员的尊严,争取创作的自由。
病房里很安静,只有点滴的声音滴答作响,像时间流逝的声音。
赵露思闭上眼睛,思绪万千。
她想起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用自己的表演感动观众。
可如今,她却被困在名利的牢笼里,迷失了方向。
她想起《珠帘玉幕》的失利,想起与虞书欣的竞争,想起那些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嘲讽。
她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价值。
或许,这场病,也是一次机会,一次让她重新审视自己,重新思考人生的机会。
出院那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
赵露思深吸一口气,感觉久违的轻松。
她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而清澈。
未来会怎样,她不知道。
但她知道,她不会放弃,她会继续努力,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那些支持她的人。
她要打破这“囚徒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