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戏迷把安万捧得很高,却与甘肃的戏迷撒不在一个壶子里

内地明星 3 0

“西北秦腔王”和“安万秦腔王”这些美誉,都是广大戏迷们给的,官方并未表态。不过,对于舞台演员来说,观众们给的头衔也是具有含金量的。西北金嗓子丁良生先生,没有获得梅花奖,戏迷们对其认可度高过了梅花奖,安万老师与梅花无缘,却与西北五省的戏迷们打成了一片,“你们要听潼关还是二进宫,我给你们唱”。

昨天,在一些媒体平台上,安万老师幕后吃盒饭的视频,被刷爆了。“安老师的第一顿饭”被推送成一个流量词,不同视角的吃盒饭情景视频,更是满天飞!大明宫万达广场露天义演以《乾坤带》本戏完美收官,三个半小时地精彩演出,西安的戏迷们还是戏瘾没过好。

说天水一带是秦腔戏窝窝没错,老陕人的关中一带,难道说就不是秦腔戏窝窝吗?西演集团下,易俗社和三意社以及周至剧团,还有梅花青年团,它们的府邸周围还缺少戏精不成?甘肃能唱秦腔的人,都被老陕吸收过来了。

这就是西安这边的戏迷,很喜欢安万老师的戏,却与甘肃戏迷撒不在一个壶子里的原因。这是为什么呢?

对于甘肃戏迷来说,一提老剧本,他们很有发言权,老戏本在民间,有心收集也不是多大的难事儿,要排戏上舞台,也容易哦小剧团有它的自由性。

可是,老陕这边的戏迷也有苦衷,重量级大剧团口号喊的就是秦腔要创新,其实,从根本出发这没有错的。一来,秦腔必须要与京剧发展的步伐基本一致,比如京剧有假声唱法,秦腔有美声唱法,登大雅之堂也是秦腔发展的方向之一呗!

秦腔,为什么老陕人一直喊要创新呢?白玉兰奖和梅花奖,这是舞台演员们的“清华和北大”的毕业证。你留意过了吗?京剧的梅花奖名额,要多于秦腔,两年一评比,新剧才能参赛,如若秦腔不创新,怎么去争一席之地呢?名额下来,还得是西北五省大剧团们共商后,推出新剧和人选去参赛。

艺术源于生活,演员们更要生活,也一样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甘肃戏迷更在乎,台下的掌声和秦腔文化的深挖。而老陕戏迷却从时代主旋律角度出发,把秦腔优美化时代化,更多的为演员们谋个前程,用创新的思维推出新剧,使秦腔与其他剧种分得一杯羹。

安万老师的火爆,再次证明秦腔就是大西北人的精神食粮。安万剧团的戏,在西安特别受热捧,也再次证明“甘肃不大,创造神话”,也更加说明老陕人吸纳陇上秦腔人才的思路,没错的。

其实啊!做为秦陇两地的戏迷们而言,根本没必要再去纠结秦腔出自哪里,两地的戏也就是风格有点差异而已,也就是熟悉的戏与才排出来的戏,一念之差吧看过几遍差不多感觉……

就在今年正月,百年三意社的戏在天水伏羲庙演出,一场《铡美案》下来,天水的戏迷们那激动的心要跳出来了,说老陕人的戏就是好,天水麻辣烫应时而生,“张涛一声唤,马亮杀李娟”,就是天水戏迷对其三意社的戏最形象得认可,那时候三意社也是流量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