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菁华:别人可以批评样板戏,我不能!琼花这个角色早已融入血液

内地明星 5 0

薛菁华,自幼便与舞蹈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少年时期,她怀揣着对舞蹈的无限憧憬,毅然踏上了习舞之路。在那间充满汗水与梦想的舞蹈教室里,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苦练着。每一次抬手、每一次踮脚,都是汗水与泪水的交织,但正是这些不懈的努力,铸就了她坚韧不拔的舞蹈根基。青年时代,她凭借出众的舞蹈才华和持之以恒的拼搏精神,迅速火遍全国,成为了舞台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

她主演的《红色娘子军》曾风靡全国,舞台上,她身着红衣,翩翩起舞,那倒踢紫金冠的矫健舞姿,让无数观众为之倾倒,赞叹声此起彼伏。她的美丽身影,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记忆,那海报上的倩影,走进了千家万户,贴在了无数人的墙上,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永恒经典。

薛菁华在学校踏上学习芭蕾舞的征程时,心中充满了对舞蹈的热爱与向往。从踏入舞蹈教室的那一刻起,她就与小伙伴们一起,从最基础的手位、脚位、站姿等练起。每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背后都需要无数次的重复与磨练。一个手位的摆放,一个脚位的调整,都要重复上百上千遍,直到肌肉形成记忆,动作变得流畅而自然。

在练习的过程中,其他小伙伴常常因为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而抱怨纷纷,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觉得这样的训练实在难以忍受。然而,薛菁华却与众不同,她始终保持着灿烂的笑容,脸上洋溢着对舞蹈的热爱和享受。有好友见状,忍不住好奇地问她:“学芭蕾这么辛苦,你怎么从来都不抱怨呢?”薛菁华闻言,眨巴着那双充满灵气的大眼睛,一脸天真地说道:“我从来没觉得学芭蕾辛苦啊!每次跳舞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每一个动作的完成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满足和幸福。对我来说,跳芭蕾就是一种享受,一种让我忘却一切烦恼、全身心沉浸其中的美好时光。”

学至十八芳华,她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与出众的才华,荣获“全优生”的殊荣,从北京舞蹈学院圆满毕业,随后顺利迈入享誉国内外的中央芭蕾舞团。这里集结了全国舞蹈界的精英翘楚,她深知,这将是一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天地。

初入舞团,她先从群舞演员做起,默默耕耘。然而,真金不怕火炼,即便在群舞之中,她的舞姿也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格外耀眼。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力量与柔美,每一次旋转都仿佛能搅动舞台的空气,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所有观众的目光。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第二年,舞团紧锣密鼓地筹备起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演出。这部剧生动演绎了女主角吴琼华在恶霸的残暴统治下,勇敢地在引路人的带领下投身中国革命军,历经重重困难,最终书写传奇人生的壮丽篇章。

1967年,中国文艺界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八部兼具艺术与革命精神的文艺作品,其中就包括脍炙人口的《红色娘子军》,被官方正式钦定为样板戏,并在北京各大剧场轮番上演,成为了那个时代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些样板戏不仅肩负着传播革命精神的重任,更彰显了中国文艺的独特风韵与无穷魅力。

然而,在《红色娘子军》的演绎过程中,却遭遇了一波三折。原本担任主角的白淑湘舞者,因家庭成分问题突遭变故,被勒令停止演出,并被遣送至干校接受劳动改造。这一突发事件让剧组陷入了困境,不得不紧急寻找新的主演来顶替她的位置。经过深思熟虑和层层筛选,剧组最终选定了两位才华横溢的芭蕾舞演员作为候选人,但如何选出最贴合角色的人选,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转机出现在1968年,当革命样板戏《红色娘子军》决定被搬上大银幕,在全国范围内公映时,这一消息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关注。周总理一直对文艺工作寄予厚望,他亲自莅临现场观看了《红色娘子军》的演出,并在众多舞者中慧眼识珠,发现了一位表现尤为出色的舞者——薛菁华。她身材高挑、面容姣好,舞技更是炉火纯青。周总理认为,薛菁华正是扮演电影女主角的最佳人选,她的加入定能为影片增添无限光彩。在随后的排练审查中,总理又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希望她能尝试演绎吴琼花的角色。

初闻此讯,薛菁华心中一惊,连忙摆手推辞:“不行,我个子太高,与角色形象不符;再者,我身体欠佳,恐怕难以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舞蹈;最后,我基本功虽扎实,但恐怕还难以完全胜任这个角色。”然而,在第二次审查中,总理再次提出了同样的期望。此时,江青也对她的表现、外貌和身材表示了高度认可,认为她简直就是琼花的化身。在众人的鼓励和支持下,薛菁华终于鼓起勇气,踏上了演绎琼花的征程,也由此开启了她艺术生涯的辉煌篇章。

在周总理的力荐下,剧场领导对薛菁华的舞蹈功底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考察。经过一番慎重评估,他们最终宣布由薛菁华担纲电影中的女主角,并将角色名由原来的吴琼华改为了更加富有深意的“吴清华”。这一决定无疑为《红色娘子军》的电影版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1971年,舞台剧电影《红色娘子军》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席卷了全国各大影院,迅速成为了那个时代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这部电影不仅让“红色经典”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更让主角“吴清华”的名字响彻云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热议“吴清华”的身影。茶馆里、小巷口,处处都回荡着关于她的英勇事迹和坚韧品质的谈论。那些年轻的小姑娘们,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纷纷模仿着吴清华的动作,口中赞叹不已:“你们看到没,吴清华倒踢紫金冠的那一幕,简直美得如画!那身姿、那力度,简直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仙女一样。”

而作为“吴清华”的扮演者,薛菁华回忆起那段辉煌的时光,心中充满了感慨:“《红色娘子军》让我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人民的焦点,我走到哪里都有人能叫出我的名字。我回上海都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认出来。每次出门都得全副武装,戴上大口罩,否则的话,从家门口到弄堂口,都会被人围得水泄不通。那种感觉,既让我感到无比荣幸,也让我有些手足无措。”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两年之后,薛菁华那曾经在舞台上熠熠生辉的身影却突然黯淡了下来。1970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席卷了她的艺术生涯。当时,导演组对即将上演的剧目提出了一系列苛刻的修改意见,薛菁华作为剧团中的佼佼者,本着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对这些意见表示了赞同。然而,这一行为却被视为“有问题”,她因此被勒令深刻反省,并日复一日地写检查。那些日子里,即便是电影《红色娘子军》隆重上映,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薛菁华也只能默默地躲在幕后,手中紧握着笔,一页页地书写着自己的“忏悔”。

时光匆匆,历史的车轮便驶到了1972年。这一年,国际舞台上演了一出震撼世界的大戏——美国总统尼克松踏上了访华之旅。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仅为中美关系揭开了新的篇章,也为薛菁华的艺术生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中央芭蕾舞团,作为国家的文化名片,荣幸地受邀为尼克松总统献上经典之作《红色娘子军》。在这场举世瞩目的演出中,薛菁华再次被委以主角的重任,她站在璀璨的舞台上,仿佛忘却了过往的艰辛与波折,全身心地沉浸于角色之中。

那一晚的演出,她感觉自己仿佛与角色融为一体,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饱含力量与深情,这是她艺术生涯中难得的辉煌时刻,也是她心中永远镌刻的珍贵记忆。演出结束后,她仍处于一种难以言喻的亢奋状态,然而,好景不长,第二天她便因病倒下了,高烧如烈火般炙烤着她的身体,这次病倒仿佛成了她艺术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考验。

经过数年的休养,薛菁华的身体逐渐康复,那份对舞蹈的挚爱与渴望再次在她心中熊熊燃烧。她满怀期待地提出了重返舞团的申请,渴望再次踏上那片属于她的舞台,继续她的舞蹈梦想。1978年,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时代,她随舞团踏上了访美的征程,这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交流与艺术学习的机会。

然而,当她再次站在那阔别已久的舞台上时,心中却涌起了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五年的时光,对于舞台来说,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舞团里已经涌现出了许多新秀,她的位置也早已被新人所替代。她深知,自己离开舞台太久,那份曾经的自信与从容似乎已经随风而逝。她的体力也不再如昔,那个曾经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倒踢紫金冠”动作,如今却显得如此艰难。在舞台上,她勉强跳完了一段“常青指路”,便感到力不从心,只得黯然离场。那一刻,她明白,自己已经永远告别了“吴清华”这个角色,那个曾经让她熠熠生辉的角色。

她静静地坐在台下,目睹着新选出的女主角在舞台上翩翩起舞,那或嗔或怒、或喜或悲的表情,那一转身、一跳跃的灵动身姿,都让她心生感慨。她的眼眶湿润了,心中既为芭蕾界有新的传承人而感到欣慰,又为自己的悄然退场而黯然神伤。

中年之后,薛菁华并未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毅然转身,投身于芭蕾舞的教学事业中。她倾尽所能,将自己多年的舞蹈经验和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悉心培养着新一代的舞蹈人才。如今,年近八旬的她,依然坚守在芭蕾舞教学的第一线,那份对舞蹈的热爱与执着,如同熊熊燃烧的火焰,令人敬佩不已。

步入老年后,当记者前来采访薛菁华时,镜头前的她,眼底依然闪烁着对芭蕾舞的无限热爱与光芒。她的声音虽带着岁月的痕迹,却充满了深情与坚定:“如果有来世的话,我一定还要跳芭蕾舞,而且要比现在跳得更好。芭蕾舞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我永远崇敬、永远膜拜这份艺术。”

薛菁华的一生,几乎都与芭蕾舞紧密相连。前半生,她以舞者的身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将每一个角色都演绎得入木三分;后半生,她则化身为辛勤的园丁,将这份对芭蕾舞的热爱与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她对艺术的爱,纯粹而深沉,正如她所言:“这辈子,我做得最正确的事情就是选择了跳芭蕾舞。这份热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魅力,也让我在舞蹈的世界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红色娘子军》这部芭蕾舞剧,其灵感深深植根于同名的电影版本之中,这一跨界的艺术转换,不仅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更是对戏剧性线性结构的一种独到而新颖的演绎。戏剧性线性结构,作为叙事艺术里历久弥新的经典模式,它以时间的脉络为轴线,引领着观众在故事的起伏波折中穿梭前行。而《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之所以能大放异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叙事结构与我国观众深植于心的欣赏习惯的完美契合。

在这部充满魅力的芭蕾舞剧中,时间的流转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悄然推动着剧情的步步发展。每一个场景的转换都如丝般顺滑,紧密相连,就像一串串璀璨的珍珠项链,每一颗珍珠都散发着独特的光彩,却又共同编织出一个完整而动人的故事画卷。事件的因果关系,如同舞剧叙述的内在引擎,驱使着角色们在舞台上尽情演绎着爱恨交织、情仇交错的动人篇章。观众在舞蹈的韵律中,深切感受到情节的紧张激烈与深邃内涵。这种追求情节环环相扣、故事结局圆满的叙事风格,深深烙印在我国观众的传统审美观念之中,让《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在观众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然而,芭蕾舞剧作为一种独树一帜的舞蹈艺术,其戏剧性线性结构并非简单模仿影视剧中的戏剧形式。在这里,舞蹈成为了传递情感、讲述故事的独特语言。演员们没有台词的辅助,全凭精湛的形体动作来构建舞剧的情节,传达内心的思想情感。这种别具一格的舞蹈叙事结构,要求舞剧在改编时,必须对原版情节进行悉心筛选与精心提炼。

在《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的改编历程中,创作者们深谙芭蕾舞剧的艺术真谛,他们明白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内,过于繁复的情节难以通过舞蹈得到充分展现。因此,他们在保留原有情节精髓和人物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而巧妙的删减与重组。他们力求以一种简洁而明了的方式,将故事的核心内容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舞台上。这种删减并非盲目的割舍,而是基于对舞蹈叙事特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观众审美心理的精准把控。演员们通过舞蹈的肢体语言,生动描绘了角色们的鲜明性格,展现了故事的波澜壮阔,让观众在视觉的盛宴中,领略到了《红色娘子军》独一无二的艺术风采。

《红色娘子军》这部作品,其所蕴含的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犹如一股清新的溪流,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稀缺而珍贵。娘子军的事迹本身虽不纷繁复杂,但它却生动讲述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群原本柔弱的姑娘,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勇壮美的赞歌。她们面对强敌毫无畏惧,面对艰险勇往直前,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彰显了女性独有的坚韧与力量。

而《红色娘子军》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成为一部被屡次改编、广泛传颂的重要文化资源,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与现代文化语境形成鲜明对比的革命热忱和英雄主义精神。在当今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安逸舒适的生活,那种为了理想不惜一切代价的拼搏精神,那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大义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似乎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红色娘子军》却如同一面明镜,让我们清晰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伟大与光辉,也让我们在对比中深刻反思自己。它郑重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那种为了崇高理想而奋勇前行的热情,都是我们永远不能舍弃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