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刀郎和云朵的舆情,很不人不明白,有个法国人早明白了

内地明星 2 0

先声明:本人既不是刀粉也不是朵粉,因为我谁都不盲从。我也可以说既是刀粉也是朵粉,因为刀郎的歌我听,云朵的歌我也听。甚至我还听那英的《默》和汪峰的《怒放的生命》!

从2024年9月开始,网上针对云朵的舆情就开始发酵了。有些人会很奇怪:〝为什么针对云朵的舆情会这么久没有消退的迹象?关键是那些整天骂云朵背叛刀郎的人往往一个真凭实据的案例都拿不出来?能拿出来的也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说明不了问题的东西。”固然这背后有各方利益群体的推动,但就事论事,大部分刀粉之所以抨击云朵并非拿钱办事的“5毛”行为。而是发自内心的憎恨云朵,为什么他们扪心自问和云朵无冤无仇,也找不到云朵坏事做绝的证据,还要每天辛辛苦苦上网看到云朵的信息就骂呢?恨不得像当年他们不齿的“四人帮逼迫刀郎退圈那样”,逼着云朵也退圈。不少朵粉和看客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个问题,早在100年前,法国人古斯塔夫-勒庞已经给出了答案。

古斯塔夫-勒庞,法国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在他的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他对群体行为做了很多总结。而这些总结,我相信仅是其中部分观点,就能恰好回答朵粉和看客的疑问。

勒庞《乌合之众》里说:〝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刀郎从没对云朵发一句恶语,打开头条全是刀粉对云朵的恶语的原因!

勒庞还认为群体环境中的个人是没有是非观念的,情绪远比对错重要。这个可以解释朵粉和路人对于〝刀粉好像对云朵恨之入骨,可是拿不出一条云朵对刀郎的恶语,也找不到云朵做过的对不起刀郎的实证”的疑惑。

在勒庞眼中,群体并不受真相和理性的驱动,而是盲从他人、表现出对事物偏执地相信或者狂热地追逐。因此,当〝云朵背叛刀郎”这个话题成为一个群体话题的时候,不管云朵是真背叛还是假背叛,也不管有没有证据。只会有〝网暴”一个结局!

同时,勒庞认为人的思想是可以操控的,〝只要故事讲得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控制”他们的目的。

关于个体和群体的关系。勒庞对个体在单独状态和群体状态下的道德与行为变化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个体独处时道德和理智能够约束其不良行为,但在群体中由于群体带来的匿名感和力量感,个体会放纵自己的恶行”。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网络上的恶比现实中的恶要恶得多?为什么“李安健死了才有人爱,刘学州能被网络逼死”?”

除了对群体和个体的比较,勒庞还观察到群体总是屈从于强势一方。所以网络上落井下石者多,〝为他人抱薪者”少!

关于群体效应,从这条观点不难看出,勒庞也相信“谎话说上1000遍,他就成了真的,甚至,为什么印度有那么多的神明存在他们还深信不疑”。

勒庞还认为群体在情感表达上具有夸大性,绝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一条大家自行脑补吧。

在“群体领袖及说服的方法”章节中,勒庞指出由于群体缺乏理性推理能力,一种简洁且有力的论断,不需要任何逻辑推理和证据支撑。因此面对任何谣言,大家不要奇怪为什么这么假还有这么多人相信。其实反而是越假越有人信!

关于群体的盲从性,勒庞将他们和宗教做了对比,并发现了其中的一致性。这就是为什么有网友会觉得刀粉应该叫“刀教”、把某为称之为“宗1-教手机”的逻辑!

总体来说,庞勒对于群体行为持有批判态度,他认为群体中的个体大部分犹如行尸走肉,虽然他们的身体是自由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已经被有心人禁锢。从他把书的名称叫〝乌合之众”可见一般。

标签: 刀郎 法国人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