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日,赵薇突然官宣离婚。
她官宣离婚,并不是想要表达感情变化,而是强调自己早与黄有龙无关。
恳请各方承认他们离婚的事实,避免将她卷入虚假的关联或无根据的报道。
以往我们看到的离婚文案,或诗意,或遗憾,总之就是要给双方留够体面。
可赵薇这一整篇离婚文案,冷漠、疏离,恨不得所有人都知道她跟黄有龙早已没了关系。
小福星很好奇,她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节点公布离婚消息。但小福星知道,这其中的水很深,别轻易好奇。
所以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其他人。
看赵薇微博评论的时候,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留言:“这么多年过去,原来当年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容嬷嬷,才是《还珠》里少有的好人。”
的确,小时候看电视,恨不得冲进电视里去打皇后和容嬷嬷。
长大后再看《还珠》,只能说容嬷嬷当年的针,还是扎轻了。
李明启老师演了一辈子好人,却因为两个反派角色,被观众记恨了大半辈子。
仔细想想确实有些心酸。
02
李明启小时候特别会唱歌。不管在哪儿,她总是人群的焦点。
去邻居家串门,人家逢人就夸:“哎呀,这闺女,不光模样俊,嗓子也好,这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每次听到这种话,小李明启就高兴得不行,扑到妈妈怀里撒娇,一脸的得意劲儿。
那时候,她还是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
可惜,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11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了。
家里五个孩子,李明启是老大,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
母亲身体也不好,根本忙不过来。李明启只能硬着头皮挑起这个家。
小学一年半都没读完,她就退学开始工作。
她当过童工,干过香烟厂、火柴厂的苦活儿,还上山砍柴、放牛放羊。
冬天编草包的时候,手冻得全是疮,可她一句怨言也没说过。
她只想着多挣点粮食,妹妹能吃饱肚子就行。
记得有一次,家里没粮了,她跟妹妹去粮库干活。一天干下来,挣了九斤老玉米豆。
姐妹俩一人一头扛回家,走在冷风里,心里却是暖的。
苦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熬过去了。
03
后来,李明启在丹东的一家商店当上了售货员,日子稍微好了一点。
16岁那年,因为唱歌好听,她被推荐进了铁路上的业余宣传队。
她进了宣传队之后,整天唱歌,感觉就像掉进了蜜罐子。
那些年,她唱得最多的就是《绣金匾》和《兰花花》。
每次唱完,台下的掌声让她心里乐开了花。“停战”后,她被分配到铁路疗养所当清扫员。
工作虽然普通,但她只要一站上舞台,整个人就像发了光。
有一回,她随团坐着火车到处演出,硬是唱着歌走遍了东北大地。
后来,她在哈尔滨铁路局的文艺汇演中拿了一等奖,被调到了哈尔滨铁路文工团。
从这时候开始,她的艺术生涯有了质的飞跃。乐队里七成是前苏联人,连指挥都是德国人。
她跟着一位苏联老师学起了戏剧女高音。老师对她特别严格,但她每天练习,从不喊累。
唱歌的日子让她觉得生活一下子明亮了起来。可或许是年轻时干活太苦、太累,她的身体渐渐吃不消了。
唱高音越来越费劲,她不得不向组织申请转行。后来,她从歌队调到了话剧团。
很多人都替她惋惜,说她那嗓子练下去一定能大有作为。
但李明启是个行动派,既然换了路,就一头扎进去。
04
她在话剧团里忙得不亦乐乎,慢慢地开始演主角。掌声、鲜花、奖杯,她一件件拿到手软。
她演了一辈子话剧,在中国铁路文工团里待了整整40年。40年间,她扮演了无数个性格各异的舞台人物。
后来,她还凭借话剧《人生感受》里的“水莲”一角,拿到了文华奖。
日子虽然忙碌,但她始终记得家庭的责任。她把弟弟妹妹一个个拉扯大。
后来,弟弟上了戏曲学校,妹妹和另一个弟弟也在剧场找到了工作。
李明启终于松了口气,只需要养活母亲一个人了。她没有多少文化,但每天都在努力学习。
她会在床头摆满书本和剧本,拍戏时随时做笔记。
1993年,她拍了一部话剧《12次列车》,不久之后得知这个话剧要被改编成电影。
从此,她的名字开始跟银幕绑在一起。
退休后,她本想着做点服装手艺,没想到却接到了《便衣警察》的邀约。
她一试戏,就把大家惊得目瞪口呆。
她豁出去了,剪短头发,戴上大围裙,把老太太的形象演得活灵活现。
05
她总是对角色要求很高,比如拍《好男好女》时,她在服装上揉了土,把自己打扮得谁都认不出来。
她的演技一步步被更多人认可。1998年,她在央视版《水浒传》中演了“王婆”。
为了研究王婆的性格,她把原著翻了好几遍。
拍摄过程中,她腿被热水器烫伤,疼得钻心,但她硬是坚持了下来。
如果说观众对她的王婆还有一点点爱意,那对容嬷嬷就只剩下纯粹的恨。
她演的容嬷嬷太狠了,尤其是扎紫薇的那场戏让全国观众咬牙切齿,据说是不少小女孩的童年阴影。
她那咬牙切齿的表情,小福星至今还能想起来。
走在街上,孩子们喊着“容嬷嬷来了”,她只能尴尬地笑笑。
李明启却从来不抱怨。她说:“大家越恨我,说明我演得越成功。”
如今的演员,都害怕塑造反派角色,即便演了反派,也一定会借助社交媒体淡化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
但其实,作为演员来说,真正要淡化的不是角色,而是演员本身。
06
对小福星来说, 比容嬷嬷更可怕的是《双面胶》里的亚平妈。
李明启老师把这个老太太塑造的太真实了,她简简单单一个表情,都能看得人火冒三丈。
儿媳妇吃几块红烧肉,都能要了她的命。
这个老太太的角色其实蛮复杂的,对儿子她是百分百维护,但面对病重的丈夫,她却拒绝买房给他看病。
明明跟丽娟势同水火,却会为了女儿,不惜哀求丽娟,向她道歉。
这些年,她演了一百多个角色,好人具有,苦命的角色更是不少,但观众更多记住的都是她面目可憎的样子。
对于现在很多演员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但对于李明启老师来说,毫无压力。
因为她不混圈。
不拍戏的时候,她喂流浪猫狗,邻家奶奶一般的存在。
很多人遇见她,都忍不住夸一句:“李奶奶,您真是活得通透。”
她年纪大了后,她拍的戏少了,很多小孩子可能已经不认识她了。
但对于我们这几代看琼瑶戏长大的人来说,她的故事,会一直被人记住。
我们会记住,曾经有一位演坏人很厉害的老太太,生活里是个慈祥和蔼的大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