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歌坛天后到争议女王,“不可一世”的那英,也走到了今天

内地明星 4 0

曾被称为“歌坛大姐大”的那英,站在巅峰时无数人仰望,却又因为性格与行为备受争议。

那英的故事,总要从她的倔强说起。1967年,她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普通家庭。从小,那英就显得跟周围的孩子不一样——她的性格里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小时候,她喜欢唱歌,经常拿家里的书卷成“话筒”,对着父母和兄弟姐妹表演,模仿收音机里那些大腕歌手的声音,甚至用几句东北话即兴调侃几句,引得全家哈哈大笑。父母看在眼里,觉得女儿是个有天赋的苗子,于是送她进了辽宁少年广播合唱团,希望能让她的爱好变成真正的本事。

合唱团的日子让那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她性格开朗,喜欢和老师探讨各种唱法,逐渐成为团队的童声领唱。可惜,当她开始萌生做演员的梦想时,一次意外让这条路画上了句号。一次爬树时,那英脸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疤痕,“演员梦”也跟着破碎了。她失落了几天,但很快振作起来,把所有精力放在了音乐上。

第一次报考沈阳歌舞团时,那英信心满满。她觉得自己有好嗓子,肯定能成功。但事与愿违,她名落孙山。那英嘴上不说,心里却窝着火,暗暗咬牙准备“二战”。父亲劝她放弃,说:“老老实实找个翻译工作,以后生活稳定,省得折腾。”可她哪听得进去?第二次,依然失败。失落的情绪涌上来,她忍不住怀疑:“难道我就不是这块料?”

可那英的倔强又占了上风,她决定再试一次。为了第三次考试,她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甚至开始尝试模仿不同歌手的演唱风格。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她成功了——在沈阳歌舞团的名单上,终于有了那英的名字。

进入歌舞团后,她却成了边缘人物,只能做伴唱和和声,连一个露脸的机会都没有。但这个东北姑娘的倔强从未被磨灭,她告诉自己:“机会不会白等,但等到了,我绝对不会让它溜走!”

那英的人生里,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贵人”。1988年,歌舞团的日子还在按部就班地过着,偶尔外出演出赚些零花钱,虽然清苦,但总算让她在舞台上积累了一点经验。就在她以为这种日子还会持续下去的时候,一场名为“阳光杯”的青年歌手大赛改变了她的命运。

当时,大赛的舞台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优秀歌手,那英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参赛,没想到一路过关斩将杀进了决赛。站在决赛的舞台上,她仍然紧张得要命。赛前,她反复对着镜子练习微笑,暗暗告诉自己:“别人行,我也行。”当音乐响起,她开口的一瞬间,全场安静下来,那英那独特、富有辨识度的嗓音像是带着一种让人难以抗拒的穿透力,一下子抓住了评委和观众的耳朵。最终,她凭借超强的表现拿下了通俗组金奖。

比赛结束后,台下有人找到了她,是著名作曲家谷建芬。谷老师的一句话让那英热泪盈眶:“你是块好料子,愿意跟我学吗?”在那个年代,谷建芬可是歌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刘欢、毛阿敏、孙楠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曾是她的学生。能被这样一位大师看中,意味着那英的音乐之路将迎来巨大的转机。

跟随谷建芬学习的日子,那英并不轻松。她基础差,学习又不用脑子,常常跟不上进度,甚至一度被调侃“嗓子好,脑子不够用”。但谷建芬老师偏偏不嫌弃,私下里经常单独给她补课,还耐心地教她从气息到情感表达的每一个细节。为了表达感谢,那英甚至曾经在后台激动地跪下,磕磕巴巴地说了一句:“老师,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那段时间,谷建芬给她的第一次机会,就是一首带有西北风情的歌曲《山沟沟》。在那英的演绎下,这首歌不仅入选了“中国香港十大金曲”,还让她第一次成为了全国观众的焦点。那英自己也没想到,有朝一日,她的名字能和“金曲”挂钩。她觉得,或许人生的春天真的来了。

对于那英来说,1995年是她的一个分水岭。这一年,她推出了一首传唱至今的《白天不懂夜的黑》。这首歌让她一夜之间火遍了大江南北,唱片销量突破三白金,人们走在大街小巷,总能听到她那略带沙哑却饱含深情的声音。就在这一年,那英终于不再是“谷建芬的学生”,而成了真正的歌坛天后。

那英的性格从来是她的一把双刃剑。在朋友眼里,她直率、仗义,像极了东北的火锅,大开大合;但在公众眼中,这份直爽有时候更像是“口无遮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次争议,发生在2004年。当时,刀郎的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风靡全国,唱片销量惊人。就在刀郎的粉丝沉浸在热潮中时,那英的一句话犹如一盆冷水泼了下来:“在KTV点刀郎歌的,都是农民。”此话一出,瞬间掀起轩然大波。人们质问她:“喜欢听刀郎歌就低人一等吗?农民招你惹你了?”面对舆论的指责,那英并没有道歉,而是选择沉默。甚至在后来的一次评选中,她作为评委极力反对刀郎入选“十大影响力歌手”,更是让两人的矛盾被放大。

事实上,那英并非存心为难谁。用她的话说:“我是直话直说,没别的意思。”可是她没有意识到,她的话常常能把别人推到风口浪尖。2007年,另一件“口直心快”的事件再度让她陷入争议。当时,林志玲在一次慈善晚会上敬酒,却因为酒精过敏没有喝下,那英当场“义正词严”地教训了她一句:“你不喝,你知道下场是什么吗?这可是北京!”逼得林志玲硬着头皮喝下那杯酒,第二天脸都肿了。媒体一片哗然,“那英逼志玲姐姐喝酒”的新闻迅速登上热搜,她不得不公开道歉。

这样的事件,还有很多。从章子怡到周深,那英似乎总能不经意间掀起舆论风波。而她本人却始终没有改变那张“敢说”的嘴。有人说,她是因为性格简单,有什么说什么;也有人说,她是仗着自己的地位,目中无人。可她自己或许并不在意这些,依然过着自己的日子。成也一张嘴,败也一张嘴,这是那英人生的另一面,也是她成名后必须面对的代价。

人们总说,一个歌手的黄金时代有多长?对那英来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她几乎是那个时代的代名词。《征服》《相见不如怀念》《梦一场》……每一首歌都在乐坛掀起狂潮,也将她推向了事业巅峰。但当她站在“歌坛大姐大”的宝座上,迎接她的不只是鲜花和掌声,还有日益复杂的公众视线。

在她决定转型的那几年,《中国好声音》成了她的第二舞台。作为导师,那英依然是当仁不让的中心人物。她凭借敏锐的音乐判断和多年的行业经验,带出了第一季的冠军梁博,这让她在节目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然而,她的性格并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有所收敛。在第二季中,她因为一句“我喜欢李维,不喜欢周深”而成为众矢之的。后来周深以卓越的实力成名,那英当年的淘汰决定也被翻出来无数次批评。有人说,那英的直率有时候过于武断,而她却淡淡地回应:“我只是忠于自己的感觉。”

然而,那英的退居幕后,未必只是性格带来的结果。娱乐圈的更新换代迅速,新生代歌手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相比之下,那英的声音虽然经典,但已经不再是流行的风向标。周深、李宇春、华晨宇……这些新一代的歌手,带着更加多元化的音乐风格席卷而来,而那英则选择以导师的身份为他们让路。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我是个挺懒的人,年轻时候拼得太狠,现在我更喜欢轻松一点的生活。”她的声音里,听不出遗憾,却多了一份释然。

但公众的目光总是苛刻的。过去的那英,凭借自己的一腔勇气从伴唱一路走到舞台中央,而如今的那英,却在某些人的评价里成了“过气”的代名词。有人为她的直率点赞,也有人批评她“仗势欺人”。对于这些评价,那英的回应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我做的事,我都敢认。爱怎么说,那就怎么说吧。”

或许,这就是那英的性格和命运。成名时,她用直率开路;退隐时,她用直率为自己护航。对于她来说,经历过流光溢彩,也品尝过争议满身,现在的人生或许才是她真正想要的模样。

那英的一生,如她的歌声般高亢激昂,也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与争议。从辉煌到低谷,她始终做自己,既不掩饰锋芒,也不逃避过错,这或许就是她的真实与独特。

标签: 那英 女王 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