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文摘:苗洁谈恩师王爱爱

内地明星 3 0

王爱爱是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戏剧教育家。

王爱爱先学花旦后工青衣,9岁登台,16岁唱红晋中。她先后向程玉英、牛桂英两位不同流派的表演艺术家潜心学习,既吸收了程派“咳咳腔”刚劲挺拔、朴实酣畅的艺术特色,又继承了牛派稳健大方、含蓄委婉、讲究字正腔圆的艺术风格,并根据自身条件不断创新发展,创造了深受观众喜爱的“爱爱腔”,成为晋剧青衣行中又一位里程碑式流派代表人物,被誉为“晋剧皇后”。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王爱爱老师,她独特的演唱风格在全国文艺界都有很大的影响。1995年8月31日,应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组委会邀请,我与王老师一行五人赴郑州参加“梨园群英桑中原”戏曲专场演出。此次行程,我与王爱爱老师同行、同住、同台演出——这不但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且给了我一个享受艺术的机会。短短几天,我就从王老师身上学到了许多许多。在此,我也想把其中感受告诉读者,以便让喜爱晋剧艺术的人们更进一步了解舞台下的王老师。

演出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名家,如童祥苓、尚长荣、李炳淑等欢聚一堂,共同为演出增光添彩。我能跟随王老师参加这样的艺术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同时,作为一位青年演员,与众多的艺术家同台演出,我内心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我演出的节目是晋剧《救裴》中精选的一段。剧中的表演、特技动作都是全新设计的,8米长的白纱在空中飘舞,平转、抢背、喷火、托举及各种造型动作,在保持戏曲特色的基础上,糅入大量的舞蹈技巧,表演难度很大,再加上排练时间短,演出前我心里十分紧张。王老师感到我情绪不稳定,便耐心地为我讲解如何提高心理素质确保表演成功等问题,并为我亲自示范剧中的每一个动作。起初,我在旋转白纱时,总不能准确地抓住纱边,从而影响表演。王老师便找了一块硬纸,亲手为我缝在白纱的边沿,我一伸手便能迅速抓住,这确保了演出的顺利进行。开演前,王老师还精心地为我包头、化妆。当时,郑州的气温在35摄氏度以上,王老师满脸汗水,自己的妆也被汗水冲掉了。那一刻,我坐在王老师面前,内心充满感激之情,一想到是享誉全国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亲自为我包头、化妆,我的泪水就要涌出来。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演好这出戏,为王老师争光、为山西人民争光!熟悉戏曲的朋友们都知道,佩戴头饰是一门艺术,戴得好,增强演员的自信心,漂亮大方;戴不好,满头零落,影响表演。王老师一丝不苟、耐心细致地为我佩戴头饰。最后,为了我的舞台形象,她连自己的胸花都摘下来戴在了我身上。演出开始了,观众席上的掌声不断响起,我激动得几乎难以自控。偶然间的一回眸,我看到王老师自己在幕后默默化妆,我瞬间冷静下来,我知道我在舞台上应该如何做了。

我短短的10分钟演出赢得了十几次掌声,演出非常成功,观众们给予了热情的鼓励,专家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观众席上爆发出的热烈掌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王爱爱老师再次被包围在如浪般的掌声之中……​

标签: 王爱爱 文摘 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