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晓彤的“逆行青春”,她如何在双重身份中活出自己?

内地明星 3 0

凌晨五点,北京的街道还未苏醒,关晓彤已经背着书包坐在车里。她不是去旅游,也不是赶早班飞机,而是去片场完成一天的拍摄任务。

那是2015年,关晓彤正在拍摄电视剧《好先生》。白天,她是剧组里与孙红雷、江疏影搭戏的“彭佳禾”;晚上,她回到教室,化身为准备高考的普通学生。

片场的她表演精准,课堂上的她解题果断。可她自己却说:“两边都做不好,我是个‘跑偏’的学生。”

她的“跑偏”并不是自嘲,而是一种真实的处境。拍摄需要的不是妥协,学业更不能被轻视。她记得有一次试镜结束后,导演对她的表现非常满意,但她却因为第二天的月考而不得不婉拒接下来的拍摄。

“我当时真的想过放弃,但一想起高考考场,我就告诉自己,还是得再坚持。”她对自己说。

2016年,关晓彤以专业成绩第一名考入北京电影学院。一时间,“天才少女”的称号席卷网络,所有人都在讨论她如何“轻松拿下第一”。

但关晓彤自己却清楚,这个“第一”并非如外界传说般轻而易举。为了迎接艺考,她在拍戏间隙抓紧练习表演,连路上的碎片时间都用来背诵独白。父亲关少曾为此暂停了所有工作,全程陪着她备考。

“我父亲最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第一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更安心。’”关晓彤说道。

但入学后,她的心态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专业课老师并没有因为她的明星身份而放松要求,反而对她的表演批评更严厉。第一堂表演课上,老师一句“你表演得很表面”让她瞬间红了脸。

“我意识到,真正的表演不是别人认可你,而是你能不能从角色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2017年,关晓彤接拍了电视剧《凤囚凰》,尝试转型为“大女主”。这部剧是她从“国民闺女”到成熟演员的重要一步,但也成为外界批评的焦点。古装造型不被认可、演技备受质疑,甚至有人说:“关晓彤注定演不了复杂角色。”

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关晓彤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片场加班,只为做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她回忆起当时的状态,“但有些情绪,你不能对任何人说,只能自己慢慢消化。”

尽管外界争议不断,但她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用更大的努力去弥补短板。她开始主动请教导演和搭档,试图用更多细腻的情绪将角色塑造得更有层次感。

比起同龄人,关晓彤的青春显得有些“不完整”。她错过了普通学生的社团活动和寝室生活,却多了片场的摸爬滚打和自我磨砺。

“我从来没觉得我的路是最好的,但它是我选的。”

在现实题材剧《二十不惑》中,关晓彤用自己的青春故事融入角色。从单纯到迷茫,从质疑到坚强,这些经历让她对角色有了更深的代入感。“拍戏时,我总会想,如果是我遇到这样的困境,会怎么做?”

正是这种慢热的成长,让她逐渐摆脱“国民闺女”的刻板标签,朝着更宽广的演员道路迈进。

关晓彤的青春不是一场顺风顺水的旅程。她在镜头前塑造角色,也在镜头外塑造自己。她的选择看似冒险,却始终保持着冷静和清醒。

或许她的青春不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她一步步成长为一个更成熟的演员和更坚定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