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瑶去世后,围绕她的争议再度被推上风口浪尖。有人同情她的才华与坎坷,也有人对她的婚外情历史大加鞭挞。
尤其是平鑫涛的元配林婉珍与其子女,乃至部分网友,纷纷将矛头指向琼瑶,认为她是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
但奇怪的是,作为这场纠葛的核心人物、最具决策权的平鑫涛,却在骂声中“成功隐身”。
这真的公平吗?
这场纠葛的背后,是否还有更复杂的真相?
01 平鑫涛的“工具人”哲学:爱情只是他的遮羞布
如果要探究这场16年纠葛的根源,就不得不提平鑫涛这个男人。他的人生哲学简单又精明:把“婚恋利益”最大化。
他的婚姻、爱情、事业,甚至是自己的子女,似乎都被他当作实现个人目标的工具。
无论是林婉珍还是琼瑶,在他眼里,首先是“有用的人”。
林婉珍在平鑫涛的事业起步阶段确实起到了“贤内助”的作用。
她不仅是《皇冠》杂志的第一号员工,还为了支持丈夫的事业辞掉工作,甚至拿自己的退职金办婚礼、租婚纱。
婚后,她一人承担了家务和对三个孩子的养育,甚至连平鑫涛挑剔的饮食习惯都要照顾得无微不至。
平鑫涛忙于事业,她就全力撑起家庭,可惜她的牺牲并没有换来丈夫的感激,反而成了他日后轻视她的理由。
琼瑶的出现,则让平鑫涛看到了另一种“工具人”的可能性。
她是当时台湾文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作品畅销、才华横溢。
平鑫涛很快意识到,琼瑶不仅可以成为他的“爱情对象”,更能成为皇冠文化的摇钱树。
于是,他用尽手段拉近与琼瑶的关系,从约稿、送唱片机到“鞭策”她写作,甚至让她搬到自己家附近方便联系。
他的每一步都精心设计,既是爱情攻势,也是商业布局。
02 林婉珍的隐忍与琼瑶的挣扎
林婉珍在这场三人纠葛中展现了惊人的隐忍。她早早察觉到丈夫与琼瑶的暧昧,却选择“装不知道”。
她没有质问、没有闹,只是默默承受。即便平鑫涛的婚外情已经公开化,她依然不愿离婚。
她的理由是“为了孩子”,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是,她没有经济独立的能力,甚至连娘家都无法依靠。
她只能用这种“不动声色”的方式,维系自己作为“平太太”的地位。
而琼瑶则在这段感情中经历了极大的挣扎。
她不是不明白自己的身份,也不是没有道德感。她多次提出分手,但每一次都被平鑫涛用各种手段挽留。
最戏剧性的莫过于“乌来殉情”的故事。平鑫涛带着琼瑶去乌来谈分手,途中故意把车开到悬崖边,作势要自杀。
琼瑶被这一幕深深震撼,最终选择继续这段感情。有人说这是“爱情”,但更像是平鑫涛精心策划的一场心理战术。
平鑫涛的“骑驴找马”策略贯穿了整个16年的纠葛。他既不愿放弃家庭和孩子,又不想失去琼瑶这个“金鹅娘”。
他一边对林婉珍说“孩子还小,不能离婚”,一边对琼瑶说“再等几年”。他用这种模糊的态度,将两位女性牢牢控制在自己的生活中。
03 漫长的“三人行”如何维系?
这场“婚姻战”之所以持续了16年,除了平鑫涛的算计,还与两位女性的性格有关。林婉珍的隐忍与琼瑶的热烈,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
林婉珍在回忆录中提到,琼瑶曾主动提出“维持现状”的建议,理由是“这样四个孩子都有爸爸,大家都幸福”。
这番话让林婉珍感到震惊,但她并没有反驳。她的沉默,既是对现实的妥协,也是对平鑫涛的绝望。
她明白,自己的丈夫已经不爱她,但她依然选择留在婚姻里,只为了孩子。
而琼瑶则在这段感情中不断妥协。她曾多次逼迫平鑫涛离婚,但每一次都被拖延。
她也曾试图放手,甚至差点接受另一位男士的求婚。然而,每当她试图离开,平鑫涛都会用各种方式挽留她。
最终,她选择了等待,直到1976年,平鑫涛才终于与林婉珍签署离婚协议。
04 平鑫涛的“成功学”神话与琼瑶的真实成就
有人说,没有平鑫涛,就没有琼瑶的成功。这种说法显然低估了琼瑶的才华与努力。
事实上,琼瑶在认识平鑫涛之前,就已经在文坛崭露头角。她的第一部成名作《窗外》,正是她独自创作的结果,而非平鑫涛的“发掘”。
平鑫涛对琼瑶的“帮助”,更多是商业层面的合作。
他通过《皇冠》杂志将琼瑶的作品推向市场,但琼瑶的畅销本质上是因为作品本身的质量与时代需求的契合。
平鑫涛并没有“造就”琼瑶的成功,反而是琼瑶的作品成就了皇冠文化的辉煌。
更值得注意的是,平鑫涛对琼瑶的“鞭策”并非毫无代价。
琼瑶为了满足平鑫涛的商业需求,不得不高强度创作,甚至写到手指磨破。
她本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追求文学的深度与突破,但却被困在了类型化写作的框架里。
05 谁才是这场纠葛的“第一责任人”?
回到最初的问题,琼瑶真的该为这段纠葛承担全部责任吗?
显然不公平。
她的确有过错,但真正让局面走到这一步的,是平鑫涛的自私与算计。
他既不愿放弃家庭,又想要爱情,还想要事业上的成功。他把两个女人都当成了“工具人”,最终让三个人都受到了伤害。
林婉珍的痛苦、琼瑶的挣扎,甚至平家子女的愤怒,归根结底,都源于平鑫涛的精明与虚伪。
他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丈夫,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伴侣。
琼瑶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但她的才华与努力不容否定。她为平鑫涛的事业付出了许多,也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代价。
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用更理性的眼光看待这段历史,不再简单地用道德标签去审判她,而是看到这场纠葛背后更复杂的人性与时代背景。
真正该被质问的,是那个在背后操控一切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