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家有儿女》幕后功臣费明逝世,一生未婚,令人惋惜

内地明星 10 0

费明,你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

但他是童年回忆《家有儿女》的编剧,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搞了一辈子创作。

最近,他因病去世了,可他留下的那些作品,有欢笑,有泪水,有对时代的记录,也有对人性的叩问。

1969年,全国上下都一股脑地“滚滚长江东逝水”,费明这个北京小伙子,也跟着时代的洪流,被裹挟到黑龙江的生产建设兵团。

费明

那年他15岁,正是青春年少、满脑子梦想的年纪。

黑龙江什么样?

冬天冷得能把人冻成冰棍,农场的生活更是苦得能让人掉眼泪。

费明干过很多活,比如养羊、干农活、垒宿舍。

图片来源网络

费明好像天生就比别人多了一份坚韧。

白天忙活,晚上就点着昏暗的煤油灯看书写字。

农场的生活虽然苦,却也给了他创作的素材,那些艰辛的经历,那些真挚的情感,都成了他日后创作的源泉。

他给父母写信,字里行间都是想回北京的强烈愿望。

可是,家里没人当官,也没啥背景,费家父母也只能四处托人,想尽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

1978年8月,在父母多方奔走下,费明终于回到了北京。

离开那天,他眼泪止不住地流。九年了,他的青春都留在了那个农场。

返城后,费明被分到大兴县文化馆当创作员。

说白了,就是个写宣传稿的。

可对费明来说,能回到北京,能继续从事创作,就已经很满足了。

那时候,国内的影视文化事业刚起步,很多剧团都缺编剧。

费明有文字功底,又有生活阅历,很快就成了香饽饽。

大兴区文化馆

他先后在全总文工团话剧团、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团和中央实验话剧院等工作,创作了不少受欢迎的作品。

你看,有时候命运还挺有趣的。

费明在农场的时候,拼了命地想回城,可真等他回到城里,却发现自己最怀念的,还是那段在农场“苦并快乐”的时光。

费明的作品,大多关注现实,反映时代变迁。

就拿他最有名的《家有儿女》来说吧,这部剧看似讲的是家长里短,其实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关系的变化和社会观念的转变。

《家有儿女》播出后,火遍大江南北。

《家有儿女》剧照

为啥?

因为它真实,它接地气。

剧中的那些家长里短,那些喜怒哀乐,都是那个时代中国家庭的真实写照。

费明的书总能打动你,让你在笑的时候体会到生活的真谛。

他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变革和人性的多面性。

费明和他人合照

费明不仅热衷于创作,还特别想当导演。

这就跟当初他非得回北京一样,不搞定不罢休。

1999年,费明和汪海林合作创作了电影剧本《协议结婚》。

这回,他终于有机会圆自己的导演梦了。

说起来也好笑,当时的导演颢然,因为拖欠编剧费,被费明和汪海林等人“教训”了一顿,结果自己反倒进了医院。

出品方一看,这戏还拍不拍了?

费明这时候毛遂自荐:“给我3000块钱,我帮你们把戏导完。”

汪海林

就这样,费明“歪打正着”地当上了导演。

虽然手段不太光明,但毕竟是他多年的梦想。

费明的一生,就像他的作品一样,充满了戏剧性。

他经历过难关,也尝过成功的甜头,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梦想的坚持。

费明

费明这一辈子,都在跟文字打交道,作品一部接一部,可他自己的感情生活,却始终一片空白。

有人说他太忙了,一心扑在事业上,没时间谈恋爱;也有人说他要求太高,一般人他看不上。

可谁又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理解他的选择呢?

也许,对费明来说,创作就是他最好的伴侣,那些作品,就是他的孩子。

他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了创作中,而爱情、婚姻,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必不可少的东西,对他来说,反倒成了可有可无的负担。

费明

2024年10月27日,费明因病去世,享年70岁。

消息一出,整个文艺界都为之震动。

费明这一走,带走的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他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变迁,也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间冷暖。

他的作品有的让人笑得前仰后合,有的让人感动得掉眼泪,还有的让人静下心来思考。

但他始终坚持用最真实的笔触,去描绘生活,去触碰人心。

费明

费明曾说:“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是一个时代的记录者,一个社会的批判者,一个心灵的歌者。”

这句话,大概就是对他最好的形容了。

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什么是对时代的爱与思考。

网友评论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或许很难再找到像费明这样纯粹的艺术家了。

但他留下的那些作品,那些思想,那些对艺术的热爱,将会永远激励着后人,去追寻真善美,去记录时代,去歌颂生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信息来源:

山西晚报2024-10-27《突传噩耗!他于今天7点40分去世,作品家喻户晓!》

环球网2024-10-27《费明因病去世,代表作《家有儿女》家喻户晓》

京报网2024-10-27《《家有儿女》编剧费明病逝,圈内同行深感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