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东“公费打拳”看近期对张桂梅老师的负面评价
近期,京东邀请了一个脱口秀艺人,叫杨笠。随后发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10月14日,京东在发布了以杨笠为主体的双十一广告;
10月15日,随着杨笠过往“打拳”言论被挖出,部分男性用户在一些社交平台发布信息,开始有组织地抵制京东,从差评、退PLUS会员,演变到,提现京东金融,银行卡解绑,注销账户。。。。
10月16日,各大社交平台出现大量针对京东Plus会员退款为主体的网帖和主题讨论,京东的应对可以说是“火上浇油”——群发短信告知客户没有挤兑,事件为谣言;发布的最新海报涉及“女拳”。。。
。。。。。。
事件从发生到现在,已经一周多,事件还是网络热点,已经波及京东集团股价。
本来这个事情,我也没想太多,随着关注的信息越多,越觉得,这个事情,不是单纯的“公费打拳”。
原因之一就是,我也比较关注张桂梅老师,加上《山花烂漫时》这部电视的火热,从10月初开始,发现有不少针对张桂梅老师的负面帖子,而且往往获得比较高的点赞。
没有,京东这个事件,我只会以为对于张桂梅老师的负面评价,只是由于个人立场不同,观点不同,然后有了不同意见。——一件事情有不同认知带来不同观点,很平常,很平常。
但是,京东事件挑起来的情绪,结合张桂梅老师的负面帖子。就感受到一点不平常的氛围。
张桂梅老师,办女高,主要用的是国家的钱,不是跟京东“公费大拳”一样吗?不,都是女拳吗?
而且华坪女高,还大量招收少数民族,不招汉族学生;而且还准备招收东南亚地区的女生,都不招本地的男生。。。。。。
不知道,网友们,看到这里,有什么体会,是认为这些都是事实,还是,有没有一丝丝的感受:情绪被调动了,激动了,不同族群的冲突情绪起来了。。。。。。
我的感受是:京东的神操作,设立一个靶子“不干正事的打拳”,然后张桂梅老师成为“雷”——把对女拳的情绪,转嫁到女高,从女高这里,又变成民族、地域、收入差距等不同群体之间的一个雷,
文字水平有限,我不知道怎么表达这种感受,就是这个事情感觉有组织下了一盘很大的棋,很多人被棋局迷惑,感觉自己都在一个正确的真理上,不同的真理群体间,形成了对立,于是开始发泄不满的情绪,。
很多东西都是感受,我的这些感受,也只是我的感受。
我基于自己的感受,能做的,就是看过对张桂梅老师的负面帖子,然后觉得张桂梅老师行为有问题的,普通网友,对于帖子里面的一些观点,做个阐述,让普通网友,对一件事有更多角度的认识。
注:推荐大家看一下,《山花烂漫时》,个人觉得电视剧还是很大程度的还原了生活的真实。
第一 张桂梅老师拿国家的钱,成就个人
1 公款建校:国家每年都有关于民生方向各方面(助残、养老、孤儿、妇女等等)的拨款,国家的拨款就像企业里面搞岗位竞聘,出发点:能者居之。老话讲“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能因为是国家拨款,就否定个人的贡献;
2 成就个人:张桂梅老师,年少从东北随姐姐支援云南,中年丧夫,无儿无女,得了癌症如果不是当地政府百姓的关怀,她都准备放弃治疗了,她,这后半生,致力于华坪教育事业,无外乎两点:感激这片土地认可和支持她的善良的人;教育是她力所能及的事情;
求利?她生活就两个重心——孤儿院,女高,有钱都花在非亲非故的孩子身上;
求名?在筹办女高的时候,这个事情一定能成功吗?如果不是第一届女高的高考成绩瞩目,她哪有什么名?
筹办之初,拿自己后半生,破釜沉舟,筹款被狗咬都不放弃,去赌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图什么?她没有活路了?2001年就是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
3 为什么办女高,为什么不招男生?——“隔断代际传播”,代际传播这个词,很多人是无法理解的,这个“代际”的痛苦,对于那些饱受原生家庭带来的痛苦的人身上,或许才有深切的体会。一个愚昧的母亲,比一个愚昧的父亲,影响更为深远。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女高,创办之初,招收一百个学生都已经经费困难,从效益上讲,“钱花在刀刃上”,招女生,也是效率比高的事情;
4 为什么招少数民族学生多?网友们,这是在云南,看看华坪在地图上的位置。本来就是多民族聚集,而,汉族自古就有“耕读传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数民族本身对教育重视度就不高,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童婚现象,而且从上到下,在当时,都接受的一个事实,而且汉族一般情况下,经济情况也优于少数民族。——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很刺耳,但很真实。
5 女高是“掐尖”?
2011年,华坪女高的第一批考生,总共96人参加考试,本科上线69人,71.87%,一本上线率4.26%,综合上线高率100%。
2016年,丽江市全市参加高考实考人数7498名,全市文理科一本上线率为9.81%,全市文理科二本上线率为23.30%,比去年提高0.71个百分点
2004年末华坪全县总人口14.97万人,农业人口占82%;全县总户数42829户,其中农户32600户,有汉、僳僳、彝、傣、苗、回、纳西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31%。2004年末,全县有完全高中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初、高中各1所,初级中学13所,小学266所(其中完小71所),在校学生2733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平均受教育程度为6.5年。
2008年9月1日,由张桂梅同志积极倡导,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而创办的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开学,主要招收丽江市一区四县农村贫困家庭的女生。
2005年,丽江市,初中生在校人数6.99万;2008年,丽江市,高中生在校人数1.44万;高中部比初中部,少5.55万,高中录取率,20.6%。按现在女高在校500人,在当时,按这个数据,不过5.55万中的1%。
这是“掐尖”?这最多叫捡漏。
华坪女高,不是华坪独有的女高,是在华坪的丽江女高。这每年100多个学生来自丽江的一区四县。
6 高投入,低效益?华坪女高从2008年招收第一届学生至今,花费了大量财政资金:过亿元的基础建设、过亿元的教职工薪资、还给予女生大量的生活补助、学杂费补助。。。。结果只培养了2000多名的学生。有网友统计过,华坪女高一个学生平均每年投入的财政支出,是普通高中的1.5倍到3倍(不同地区有差异)。
事物要辩证的看。
第一,这些女生是贫困生;
第二,这里实现的军事化管理,对教职人员有更严苛的要求;
第三,这里改变一个女生的命运,就是改变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
第四,这里面还影响了,华坪数万少数民族重男轻女的陋习,加上辐射丽江,及云南周边的社会影响;
你把这个投入看做培养一个女生,是没有看到事情更深远的影响,国家至高荣誉,国家至高荣誉,这个荣誉的份量。
华坪女高,是扶贫先扶志的典型案例,是移风易俗的福泽几代人的工程,
7 华坪女高要招收周边国家的贫困女生。这个说法,就很矛盾,很片面。华坪女高是国家拨款,如果这个项目实施。那还是国家拨款,国家为什么愿意拨款?国家类似的项目还少吗?所以,这个问题合理的问法,应该是:国家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项目交由张桂梅老师去办,准确的说是华坪女高这个团队去办?
张桂梅老师,1957年6月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今年67岁了,还一身的病。2008年创办女高来,只是一个普通教师,没做过行政管理。
8 其他
建议大家看看《山花烂漫时》,不是要把张桂梅老师神化,电视剧拍得很清楚:
第一 女高的成功,有张桂梅老师不懈的努力,但也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各级单位的支持,群众的支持,更离不开女高学生自身的不懈奋斗精神;
第二 张桂梅老师也有自己的局限,华坪女高也有自己的新使命,华坪女高的管理团队也有新的血液流入。。。
如果有网友耐心看完这三千文字的文章,或许或说,你啰里啰嗦写这么多,到底在说什么,莫名其妙。
主旨其实是一段话:不少普通人在生活中会被生活打了耳光,可能是一个又一个的耳光,于是当遇到一些事件时候,情绪就会带动起来,被一些似是而非的事实遮蔽自己,然后在不同群体之间就开始形成对立,不满,怨恨。张桂梅老师是人,不是完美的人,她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不要被情绪冲昏了头脑,变得偏激,变得亢奋。。。。。。。肆意攻击、恶意揣测一个20多年把全部精力花在福利院的孩子,花在山区女孩的67岁老人,咱们扪心自问,如果不是被情绪冲昏了头脑,正常情况下,怎么会有如此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