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邹悦:不觉得西方媒体故意丑化中国,被网友骂后发文回怼

内地明星 1 0

文|南风

编辑|影娱先锋

“我也同意西方媒体很偏见,但我不确定他们都充满恶意。”

谁能想到这句话竟然是出自央视主持人之口?

这番言论一经发布,舆论的声音就如同山崩海啸般袭来。

邹悦是在为近些年西方的所作所为“洗白”吗?

还是仅仅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对问题进行分析?

1993年从华中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毕业之后,邹悦就到武汉电视台担任起了记者和主持人的工作。

后来他凭借优秀的英语口才,被借调到中央电视台,参加香港回归系列的报道。

到了1999年,邹悦正式加入中央电视台工作。

他当过新闻主播,参加过两会报道,进行过“神舟五号”直播采访工作。

还获得过中国播音主持的“金话筒奖”,可谓是成绩斐然。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应该弘扬正能量,引导社会风气的主持人,竟然在2022年6月说出了那番争议不断的话来。

他说西方的媒体固然存在偏见,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怀有恶意。

还说这种偏见并不只针对中国,而是对所有不同价值观和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

可是存在偏见的种子一旦种下,最终往往会结出名为恶意的果实。

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也通常会更加致命。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问题的普遍存在,就对它视而不见。

有支持他的声音说,西方媒体骂西方更狠,所以不能就这样说,他们在对中国进行恶意丑化。

但更多的是反对他的声音:

西方媒体总是挑选一些负面新闻进行报道,而忽略掉中国在各个领域内的成就。

这种部分的事实,往往比谎言更为歹毒

面对网友的指责,邹悦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再次发文回怼。

他说网友们只是在选择服从。

只是在用标准化的思维,去寻找自己已经认定的答案。

话里话外就是在讽刺网友们只是一群容易被情绪左右,缺乏深度思考的群体

那西方媒体到底有没有恶意抹黑中国呢?

看看近些年他们对中国的报道就知道了。

2021年,一家名为H&M的服装品牌,在其官网发布了一则声明。

他们宣称有关调查人员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存在“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问题,以后将不再从新疆采购棉花。

不仅仅是H&M阿迪达斯、耐克等多家西方品牌也纷纷跟进,宣布停止从新疆采购棉花。

可这些所谓的“调查人员”,甚至从头至尾都从来没有都没有到过新疆。

这些新闻更是彻头彻尾的假新闻。

消息一经发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

中国消费者强烈反对西方对新疆的诬陷。

各个与涉事企业有关的明星也纷纷发出公告,宣布自己与这些公司终止合作。

外交部也是立刻对谣言进行反驳。

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清楚地知道,新疆绝对不存在强迫劳动的情况发生。

可是外国人呢?

他们是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来了解中国的。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污蔑,可是实打实地严重损害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新疆人民的生活

这种赤裸裸地无中生有,难道还不算是恶意吗?

2021年,美国驻津巴布韦大使馆,用一千美元一篇的诱人高价,收买当地媒体

企图用大量的负面言论,来攻击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为参与国家搭建了一个开放、包容、平等、互利的共赢平台,促进了民心交融和文明交流。

可某些霸权国家却因此怀恨在心,用低劣的手段进行抹黑造谣。

这无疑是试图用金钱的诱惑来引发全球对中国的敌视。

津巴布韦《先驱报》

以及新冠疫情初期,全世界都在为抵抗病毒作斗争,科学家都在为病毒溯源进行调查。

可美国媒体却罔顾科学事实,企图用“中国病毒”一词,来将疫情的出现归咎到中国身上。

大量的水军在网上高谈阔论,甚至还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应该向全世界道歉”。

直到随着全球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这一荒谬的言论才算被终结。

这些难道还能说只是偏见,而不是恶意吗?

“德国当年在青岛修的下水道,损坏零件旁边,必定有油纸包着的备用零件。”

“日本餐馆盘子必须洗够七遍,中国留学生因为只洗五次而丢掉工作。”

“外国人一到18岁就会被赶出家门,只为了锻炼他们自力更生的能力。”

这些故事恐怕大家都熟悉得很,甚至当年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真的。

这些故事中并未直接对中国进行负面描绘。

但它们却在不经意间编织了一幅外国在各个领域都超越中国的图景。

它们悄无声息地在听众心中种下了“他国处处胜于华夏”的印象。

这种隐晦的比较,如同细水长流,逐渐侵蚀着人们对本土文化和成就的自信。

这让外国的月亮在人们眼中显得格外圆

“公知”一词,本意指的是具有专业学术背景,能够真实批判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

可这个词现在却逐渐沾染上了贬义的色彩。

他们总是在无形之中发表一些颠覆大众认知的言论。

他们有意识地引导公众对中国现有的不足进行大肆批判,而对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不足的改善选择性忽视。

他们又总是将外国的每一步进展都描绘成人类文明的巅峰之作。

为外国的不当行为披上华丽外衣,用“人道主义”或者“自由至上”来粉饰贪婪无度的行径。

虽说“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可一股脑只是对中国进行批评,而转眼却对外国进行一味的赞美。

这种双重标准的言论引导,究竟是何居心?

当然并不是说邹悦就一定是所谓“公知”,邹悦就一定另有目的。

他可能仅仅是因为见闻与常人不同,所以才得出了这番自认为客观的结论。

但是对这些年西方媒体对中国如此明显的恶意,当真能够视而不见吗?

大众的意识正在逐渐觉醒。

人们能够用更加清晰的头脑来思考,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那些崇洋媚外之言。

如此多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再多的能言善辩,也仅仅是徒劳的挣扎。

邹悦的事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我们要以邹悦为鉴,在每一个“现在”都保持清醒的判断。

用思考的力量,引领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部分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邹悦

环球时报|好家伙,美国黑中国直接明码标价

百度|美国16亿美元“水军”阴谋:抹黑中国的丑恶行径

腾讯网|什么是“公知”?为何成了贬义词?他们缺乏底线和正义

标签: 央视 主持 邹悦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