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感动?真炒作!“感动中国”沦为“尴尬中国”,引发网友质疑

内地明星 1 0

曾经“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是亿万中国观众心中的盛事,每年的获奖名单总能引起无数人的共鸣和感动。

然而近年来,这项评选活动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甚至被网友戏称为“尴尬中国”,特别是2024年的评选结果公布后,公众的不满情绪似乎达到了顶点。

感动中国一直以来都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一面旗帜,一个精神的象征,它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一种价值的认同。

每当看到那些获奖人物的事迹,我们都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被他们的力量所鼓舞。

可以说过“感动中国”是全国人民的催泪弹,白方礼老人蹬着破旧的三轮车,一步一步走出希望的光芒;丛飞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演出,用生命谱写爱的赞歌……

他们的故事,平凡而强大,真实且动人,总能击中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相信,即使身处黑暗,也总有一束光,为我们指引方向。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感动中国”变了,屏幕上不再是那些平凡而伟大的面孔,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自带光环的“成功人士”——奥运冠军、科学家、表演艺术家……

他们的成就固然令人敬佩,但总让人觉得隔着一层可望而不可及的距离感,少了些许共鸣,更像是一场“成功学”的表彰大会,而非一场触动心灵的旅程。

某位年收入百万的演员因“敬业精神”入选,却引发了网友的强烈质疑。

在网友看来,高片酬的演员将其职业表现视为理所当然,何谈“感动”?这种评选结果不仅未能触动人心,反而让人感到困惑和失望。

或许“感动中国”真的变了,当它不再聚焦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不再讲述那些平凡却伟大的故事。

而是将目光投向那些自带流量和话题的“成功人士”,它就不可避免地失去了部分温度和共鸣。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陷入尴尬境地的背后,是社会环境和媒体传播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信息爆炸和流量为王的时代,评选活动似乎在迎合大众口味和坚守初心之间摇摆不定,导致评选标准变得模糊不清,难以服众。

张雨霏,一位在东京奥运会上斩获两金两银的游泳健将,她的名字出现在2023年“感动中国”的获奖名单中,引发了不少争议。

有人质疑:运动员获得好成绩,本就是他们的职责所在,这也能算“感动中国”?

这样的质疑并非个例,近年来,“感动中国”的评选标准屡屡成为众矢之的。

有人认为,节目组过度追求“高大上”,忽略了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感动;也有人觉得,评选标准过于单一,缺乏对不同类型人物的包容性。

“感动”本是一个极其主观的词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泪点和感动点都各不相同。

我们无法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什么是“感动”,更不能将“感动”变成一种被操控和消费的情感。

诚然,奥运冠军、科学家、表演艺术家等“成功人士”,他们的故事充满着励志和正能量,能够激励我们不断奋斗。

但“感动中国”更应该成为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各个角落的温暖和希望,让更多普通人看到自己的影子,感受到来自平凡的力量。

还记得那位靠捡废品资助贫困学生的“最美拾荒者”胡雷吗?他衣衫褴褛,却用微薄的收入,默默捐赠了上百万元善款。他从不张扬,只是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大爱无疆。

还有那些在疫情期间,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宁,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却更加真实,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也更能引发我们的共鸣。

因为他们让我们明白,感动,无关乎身份、地位、成就,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和爱,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当“感动中国”的舞台,越来越像是一场“成功人士”的表彰大会,我们是否应该反思: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对“感动”越来越苛刻?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被各种资讯裹挟,每天都有无数的新鲜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感官不断被刺激,阈值也随之不断提高。

疫情期间,一位武汉的出租车司机,每天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他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

一位外卖小哥,在送餐途中,遇到一位突发疾病的老人,毫不犹豫地背起老人就往医院跑,他说:“我只是做了任何一个人都会做的事情。”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性的光辉和善良的力量。

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些“成功人士”的经历那么传奇,却更能触动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因为他们让我们明白,感动,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

“感动中国”,不应只是少数人的舞台,更应成为一面折射时代精神的镜子,映照出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光芒。

我们需要更多来自底层的声音,更多来自生活本身的感动。

我们需要看到那些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善良和希望的人,那些为了梦想而默默奋斗的人,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

他们的故事,或许没有那么“高大上”,却更加真实,更加温暖,也更加有力量。

因为他们让我们相信,即使身处黑暗,也总有一束光,为我们指引方向;即使生活充满艰辛,也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去守护和珍惜。

“感动”的温度

“感动中国”走失的十年,也是我们对“感动”越来越迷茫的十年。我们被各种标准和定义所束缚,忘记了“感动”本应是一种纯粹而自然的情感流露。

当我们习惯了用“成功”去衡量一切,用流量去定义价值,那些来自平凡生活的感动,便不可避免地被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

我们可以去关注那些平凡却伟大的故事,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并将这份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当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发现美好,就会发现,感动,其实无处不在。

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的不是被包装和炒作的“感动”,而是那些来自基层、来自民间的真实故事。

他们的行动可能微不足道,却代表了人性中最真挚的善良和坚韧,这才是“感动中国”应该传递的精神和价值。

“感动中国”评选活动应该回归初心,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去发现那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点滴感动。

只有这样,这项活动才能重新获得公众的认可和尊重,继续传递正能量,照亮人们的心灵。

不知道您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喜欢文章的话记得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信源: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公布,九位行业人物获奖》——济南时报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揭晓!颁奖辞来了!》——环球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