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风气是在干什么?娱乐圈要完了吗?

内地明星 10 0

著名编剧汪海林在节目《鲁豫有约》中对现今中国的演艺圈表达了他作为专业人士的担忧。

他认为如今中国演艺圈里的20岁到30岁的女演员几乎都不会演戏,而这些女演员不是没有天分,而是在经过了现如今的这股风气之后丧失了演戏的天分。

而令人担忧的是就连男演员也基本上已经成为了“不合格人才”。

汪海林在节目中直言:“我们在中国的演艺圈里能演硬汉的男演员几乎绝种了,反倒是更娘炮的角色层出不穷。”

汪海林表示这股风气与资本关系非常密切,那么这种风气实际上是在干什么呢?

汪海林作为专业人士自然是对剧本有极高的判断力的,所以说他能看出男演员的演技是可以放心信任的,但汪海林不仅仅是想表达现如今的男演员演技差这一点,他还认为现如今男演员的数量也在下降,这是为什么呢?

汪海林在节目中说:“我们现在能从小荧屏上看见的男演员屈指可数。

但是看看十几年前有多少演员层出不穷,大街小巷都知道他们的名字,就像现在那些偶像男团一样的明星,十几年前都快要不够用了,难道他们都一夜之间消失了吗?

不,是因为他们都知道混不下去了,所以也不再继续演戏,选择去别的产业发展了,这就是现如今男演员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的原因。”

汪海林说明了现如今男演员数量与质量都在下降的原因之后,接着也分析了男演员演技在下降的原因。

汪海林说:“现如今男演员的角色越来越娘炮了,所以他们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演技,因为演技在这类角色身上根本不会被激发出来。”

汪海林认为现如今男演员的角色越来越娘炮的原因与资本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因为演员本质上是要通过表演来赚取观众的眼球的,而现在的观众们对娘炮并不厌恶反而有非常大的接受度,这让资本家的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认为像汪海林那样满嘴胡言乱语认为娘炮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古董”实在是太落伍了,资本要跟上新时代的步伐。

汪海林说:“钱嘛,肯定是要挣的,但资本家不代表着观众的观念,别说现在观众们有多爱看娘炮了,那些知道自己不受欢迎的老前辈们更是知耻后勇,不去多看这些自己都觉得不太能够接受的剧了。”

汪海林顺势愤愤不平地提到了现如今中国的剧本质量,认为这才是导致好片子越来越少的主因。

首先要明确的是,汪海林认为好剧本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性,还要有较高的现实性,不能创作脱离了现实,在我国,现实大背景下的故事格外受欢迎,所以题材选择上也不能选取不太符合中国社会现实的题材。

其次选择一些老了的题材再进行重复翻拍也是不被汪海林认可的,汪海林认为这样不仅会让作品艺术价值降低,还会让观众对于即将播出的影视作品产生了审美疲劳。

最后一点在汪海林看来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有中国故事。

如果没有中国故事,那就不算中国电影了。

汪海林说:“中国电影不是什么特效做得有多牛,剧情编得有多复杂,甚至故事结构也没有多高难度,关键是要能反映中国现实,用中国人的智慧去讲中国人的故事,这才是中国电影的精髓南京话真不好听不代表它不好听的道理。”

汪海林认为国内很多影视学院都在用复杂的评判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剧本,这样不仅完全不符合中国故事的标准,甚至还让中国与世界的艺术创作脱轨。

因为复杂的评判标准并不是评判的必要条件,甚至有时候简单有效率更高,所以一些创作者撤下了中国观众需要以外,也没办法得到想要的认可和发展。

所以汪海林也呼吁专业人士们集中发掘剧本精华,简化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帮助中国影视作品真正的创作出更多符合中国观众需求的剧本,让中国的影视界更上一层楼。

在节目中汪海林还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理解又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那就是“网感”。

汪海林认为网感这种能力是现在独有的,但是它确实非常好用,既有效率又简单实用,不仅能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进行剧本评价还能帮助创作者更好地创作出符合观众的剧本。

“网感”是由“网评”发展而来的,以前的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评价非常直接且简单,要么好要么不好,不好就会骂,但是骂完了之后就会遗忘,但是现如今的观众们在对影视作品评价的时候已经加入了评论性、叙述性等复杂的表达形式。

在汪海林看来,这其实就是观众们在应用网感对剧本进行判断,能够通过直接简单的方式对剧本的现实性、故事性、文化性、艺术性等进行评价。

只有符合网感才能叫做好剧本,正是因为有了网评,创作者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观众们喜欢什么,这就让创作变得不再单调,而是可以更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汪海林认为,这样的好处有太多了,不仅能让创作更符合观众需求还能让中国影视行业更进步快速又高效,但是现在的专业人士们却不认可网感,所以汪海林只能在此呼吁专业人士们勇敢尝试,还中国影视行业一个美好的未来。

中国影视行业的风气在变,那这风气背后又有什么样的东西在引导着?

就在汪海林为中国剧本担忧的时候,有着中国最强编剧之称的刘震云已经不再担忧,因为他早已经明白了中国影视行业的“秘密”:创作并不不再是以艺术为目标的了,而是以资本为目标的。

刘震云爱清淡,但这是他个人喜好,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他一样,又怎么能要求创作者将艺术搁置一边去追求资本目标呢?

这股风气在持续发展,那么未来中国影视行业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会不会影响到中国对男性角色以及女性角色的塑造?

这就得其他人操心了,我只负责关注汪海林的呼吁,顺便知道这股风气又在干什么?

你呢?

担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