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型演员马绍信离世,与“金鸡奖”失之交臂,到底是因为什么

内地明星 9 0

一、戏如人生,一代演员静默谢幕

"著名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马绍信去世,享年86岁。"2022年3月15日,央视@中国电影报道官博发布的这条消息,让许多老电影迷陷入深深的怀念。

说实话,对于00后的年轻人来说,可能对马绍信这个名字有点陌生。

还记得《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那个经典场景吗?军列停在站台边,林总神情严肃,目光如炬:"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以4纵、11纵,加两个独立师强化塔山防线;2、3、7、8、9五个纵队,加6纵17师,包打锦州......"马绍信塑造的林彪形象,不仅仅是形似,更是神似,那种胸有百万雄兵的气势,真的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马老一路走好,最好的101扮演者。"@月烬这样写道。而@大志甜宝宝则说:"马绍信老师,谢谢您演的101,您的表演是很多后人了解他的契机,我非常非常喜欢您的表演。

"网友们的留言,字字真情,句句走心。

更让人感慨的是,30多年过去了,《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的许多主创都已相继离世,包括古月、苏林、赵恒多、刘怀正、刘锡田、谢伟才、里坡、梅葆玖、李定保、路希等。

如今,马绍信的离去,仿佛又一次提醒我们时光飞逝。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马绍信用他86年的光阴,为我们留下了太多难忘的银幕形象。那些或是正气凛然、或是性格鲜明的角色,早已融入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而今,这位演技派老戏骨悄然谢幕,但他留下的艺术财富,将永远留在中国电影史的长河中。

想知道这位特型演员为什么会与金鸡奖失之交臂吗?且听我给你慢慢道来。。。

二、金鸡奖背后的故事:实力与遗憾的交织

说起马绍信与金鸡奖的这段往事,真是让人既惋惜又感慨。

1992年,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凭借在《大决战之辽沈战役》中塑造的林彪形象,马绍信可以说是呼声最高的最佳男配角获奖热门。

当时的评委们也是一致认同,准备将这个奖项颁给这位来自东北的特型演员。

但是!就在大家以为这个奖杯稳稳到手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规则把马绍信挡在了门外——原来按照金鸡奖评奖规则,演员必须自己配音,不是自己配音的就不能参加演员奖的评选。

这是为啥呢?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很多优秀的表演艺术家都不是专业的配音演员。特别是特型演员,他们更注重对人物外形和神态的还原。

而配音,往往会交给专业的配音演员来完成,这样才能让整部作品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就这样,那一届的金鸡奖最佳男配角最终成了空缺。是的,你没看错,就是空缺!王铁成拿了最佳男主角,宋晓英获得最佳女主角,丁嘉莉捧走了最佳女配角,唯独最佳男配角没有归属。

但是老天爷果然是公平的!虽然错过了金鸡奖,但马绍信的实力得到了更多奖项的认可。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曹禺戏剧奖"、"金狮奖"、"金凤凰奖",还有第十五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这一连串的荣誉足以证明他的演技实力。

时过境迁,如今的电影配音规则早已不像当年那么严苛。但马绍信与金鸡奖失之交臂的故事,依然值得我们回味和思考。

这里面既有对艺术标准的探讨,也有对电影创作规律的思考。

而马绍信本人,却从未因这个"遗憾"而停下脚步。反而在之后的《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喋血四平》《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中,继续以精湛的演技塑造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

三、命运的转折:从话剧舞台到银幕巨制

谁能想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马绍信的演艺生涯。

1988年,《大决战》剧组的副导演来到哈尔滨,专门物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扮演者。说来也巧,当时省艺术学校的一位老师向剧组推荐了在地方话剧团默默耕耘的马绍信。

"说起来纯属偶然。"马绍信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这样说道。但这哪是偶然?这分明是实力和机遇的完美邂逅!

试镜现场,52岁的马绍信站在导演面前。那挺拔的身姿,深邃的目光,还有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那股子英气,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眼前一亮。

1991年,《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正式上映。马绍信饰演的林彪,不仅在外形上与历史人物高度相似,更重要的是,他把那种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军事指挥官气质,演绎得入木三分。

还记得片中那段经典的部署战役场景吗?"你记一下,我作如下部署调整。。。"短短几分钟的镜头,却让观众看到了一个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统帅形象。

这一角色,不仅让马绍信成为中国银幕史上第一个塑造林彪元帅正面形象的演员,更让他从默默无闻的地方演员,一跃成为全国观众熟知的实力派特型演员。

这次成功之后,马绍信接连在《大决战之平津战役》《喋血四平》《大进军——南线大追歼》中再度出演林总。每一次出演,他都在前一次的基础上精益求精,让这个角色更加丰满立体。

从话剧舞台到电影银幕,从地方剧团到全国荧屏,马绍信用自己的实力完成了华丽转身。

你知道马绍信最早是在哪里开启他的艺术生涯的吗?让我们把时间倒回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四、艺术初心:一个戏剧人的成长轨迹

要说马绍信的艺术之路,还得从黑龙江鸡西这座城市说起。

1936年,马绍信出生在这座以煤矿闻名的城市。那时的鸡西,虽然地处边陲,却有着浓厚的工人文化氛围。小马绍信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或许正是这份质朴的工业文化,为他日后塑造各类角色打下了深厚的生活底蕴。

童年时期,马绍信随父母来到哈尔滨,在太古小学读书。彼时的哈尔滨,是一座充满异域风情的文化名城,中西方艺术在这里交融碰撞。

年少的马绍信就像一块海绵,在这座城市里默默吸收着各种文化养分。

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56年。这一年,20岁的马绍信考入了鸡西矿区文工团。

在文工团的舞台上,马绍信开始了他的表演生涯。《甲午海战》《雷雨》《野火春风斗古城》《煤海朝阳》《天鹅湖畔》《将军的战场》。。。一部部话剧作品,让这位年轻的演员逐渐在舞台上站稳了脚跟。

从基层演员做起,马绍信后来还担任过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艺术剧院演员、黑龙江省鸡西市文化局研究员。在地方剧场摸爬滚打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扎根基层的话剧演员,日后会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好奇不好奇,马绍信在成为"银幕林彪"之后,还演过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呢?

五、特型演员的高光时刻与艺术追求

说到马绍信那些叫好又叫座的角色,真是一说起来就停不下来!

《大决战》系列电影里的林彪形象,可以说是奠定了马绍信特型演员的江湖地位。

从威风凛凛的革命军事家到穷凶极恶的土匪头子,马绍信的演技可谓是来了个360度大转弯。@大漠里的汉子爱妹娇就说过:"不光是林总,马老师的座山雕也演得非常好。

不仅如此,马绍信还在《铁血昆仑关》中饰演了日军军官中村正雄,在《黄土岭一九三九》中演绎了阿部规秀,《遍地英雄》里的杨老弯、《杨靖宇将军》中的日军少将。。。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特型演员,顾名思义就是要在外形上与历史人物高度相似。但马绍信的厉害之处在于,他不仅"形似",更做到了"神似"。

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反面角色,他都能把握住人物的精髓,演绎出令人信服的戏剧效果。

"表演要诚挚纯真,形神兼备。"这是马绍信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在他看来,特型演员不能只是"像",更要把人物的神韵、气质、内心世界都演绎出来。

正是这种追求,让他的表演有了一种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

如今,这位老艺术家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些精彩的银幕形象,更有他对表演艺术的执着追求和深刻理解。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马绍信的表演艺术经历,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特型演员,是中国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笔。而马绍信,无疑是这个群体中最闪亮的星星之一。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什么叫"演员与角色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