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主持人孟非,52岁的他已经走上了另外一条大道

内地明星 3 0

"孟非最近去哪儿了?"这是2023年观众们经常问的一个问题。

曾经的江苏卫视一哥,除了《非诚勿扰》的老面孔,真的很少在荧屏上看到他的身影了。有人说他江郎才尽,也有人猜测是被新生代主持人挤下神坛。

但真相往往出人意料,52岁的孟非选择了一条和主持人身份完全不同的人生赛道。

翻开他的社交动态,没有了节目现场的西装革履,取而代之的是时尚休闲装扮,戴着名表,开着豪车,到处游山玩水。

这哪像是"消失"了?分明是找到了更有意思的人生玩法。

记得《非诚勿扰》巅峰时期,全国上下但凡到了播出时间,都得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生怕错过孟非的金句。如今,当年那个幽默风趣、妙语连珠的主持人,选择了主动淡出。

要说他混不下去吗?显然不是。要说他江郎才尽吗?更不可能。这位精明的主持人早就在商海里布好了局:投资公司、连锁面店、影视制作,一个都不落下。

有人说他低调,也有人说他精于算计。但不得不说,在很多老牌主持人还在死守着那一亩三分地的时候,孟非已经悄悄转型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从当年的印刷工到如今的商业大亨,孟非的人生轨迹给我们上了一课:所谓的"消失",不过是在为人生的下一个高峰蓄力。

而他的选择,恰恰印证了那句老话:人生的光环有很多种,站在舞台中央不是唯一选择。

52岁的孟非,正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或许就是他给所有人的最好答案: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要一直待在别人的聚光灯下,而在于你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看他现在的状态,哪里是在走下坡路?分明是找到了另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康庄大道。

如果要问孟非人生中最难忘的一个场景是什么,或许就是那个让他羞愧难当的饭局。

那是他20岁那年,刚在江苏广播电视报纸厂做印刷工的日子。年轻气盛的孟非,想约个老同学叙叙旧,找回当年的美好时光。

为了这次见面,他特意打扮了一番:新衣服、新发型,甚至用了好几泵沐浴露加上洗衣粉,就为了冲掉身上的油墨味。

他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得足够完美了。

高档饭店里,灯光明亮,桌布洁白。两人刚开始还有说有笑,场面其乐融融。直到那个瞬间——他偶然捕捉到女同学眼神中闪过的一丝惊诧。

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孟非的心凉了半截。

那双沾满油墨的手,黑色的污渍深深嵌在指甲缝里,怎么也洗不掉。在雪白的桌布衬托下,显得格外刺眼。那一刻,他仿佛闻到了酸臭的味道,就像夏天下水道里散发出来的气味一样难闻。

火辣辣的感觉从脸颊蔓延到耳根,他悄悄地把手收回到大腿上。两个人都假装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聊天,可那种尴尬的气氛却怎么也散不去。

这不是一个恶意的眼神,但却在孟非心里种下了一颗改变命运的种子。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经和那些继续读大学的同学们拉开了距离,中间横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

这种强烈的落差感,成了他重新拿起课本的动力。白天上班,晚上补课,利用一切零碎时间啃高中课本。就算工作时不慎被机器卷伤了手,在医院躺了两个月,他也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

有人说,成功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对孟非来说,那双沾满油墨的手和同学惊诧的目光,就是压垮他、也是激励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生活给了他当头一棒,但也让他明白:如果不想永远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得靠自己爬出这个坑。

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场景,成了孟非日后所有成功的起点。正是这份刻骨铭心的自卑感,推动着他一步步往上爬,直到后来成为万众瞩目的主持人,再到如今的商业大亨。

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看似最痛苦的经历,却可能成为你最大的财富。

说起孟非的童年,还真是个有意思的故事。1971年,这个重庆出生的男娃,还在襁褓中就随父母来到了南京。

但生活总是充满戏剧性,忙于工作的父母把他送到了外婆家,就这样,他在南京的乡下扎了根。

在外婆家的日子,简直就是小说里才有的田园生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下河游泳、捡石头、抓知了,身后还跟着一条憨憨的中华田园犬。

外婆的疼爱,邻里的和睦,这段无忧无虑的时光,成了孟非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可惜好景不长。12岁那年,父母为了他的前程,硬是把他接回了城里。从此,他的生活就像被按下了快进键,一切都变得那么快,那么猛。

城里的房子是新的,设施是好的,可孟非就是觉得哪里都不对劲。父母整天忙得像陀螺,回家了还要吵架。小小的孟非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遍遍地读语文书,试图用文字来挡住门外此起彼伏的争吵声。

就这么一直读啊读的,倒是让他的语文成绩出奇的好,高考时甚至超过了文科状元。但其他科目?啧啧,惨不忍睹。

大学没考上,父母想让他复读,但孟非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与其在家里看父母打仗,不如出去闯闯。于是,他孤身一人跑到了广东。

在广东的日子,可以说是把人生的苦都尝了个遍。搬运工、地摊小贩,什么活儿能赚钱就干什么。饥一顿饱一顿就算了,最难受的是那种看不到未来的感觉。

原本以为文凭不过是一张纸,可现实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一年后,他灰溜溜地回到了南京,靠着父母的关系,进了广播电视报纸厂当了个印刷工。

从乡下的野小子,到城里不适应的少年,再到广东打工的漂泊者,最后成为一名普通的印刷工。这段经历看似是孟非人生的低谷,却为他日后的成功埋下了种子。

毕竟,只有经历过人生的酸甜苦辣,才能在主持时道出那些打动人心的话语,也才能在商场上看准机会,抓住命运的机遇。

从印刷工到电视台摄影师助理,这个转变看似普通,却是孟非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说起来还得感谢那次工伤事故。在养伤的两个月里,父母被吓坏了,生怕儿子再出什么意外。托关系把他安排进了江苏电视台,成了一名摄影师助理。

可这活儿可不比印刷工轻松。扛着又重又贵的摄像机跑现场,还得任劳任怨地干各种杂活。前辈们指东他不敢往西,说一他不敢说二。

有时候累得腰酸背痛,却还得陪着笑脸。

但孟非憋着一股劲儿,别人吩咐的活儿,他都抢着干。慢慢地,同事们开始喜欢带他出外景,还手把手教他摄影技巧。

1994年,是孟非人生的转折年。这一年,他不仅当上了正式摄影师,还如愿考上了南京师范大学。白天拍摄,晚上上课,虽然累得像条狗,但他却乐在其中。

这段时间,他还参与了国家文化部的大型纪录片《西域风情》,走遍了三万公里的路程。风里来雨里去,但每一步都让他离梦想更近一点。

从摄影师到记者,再到编导,孟非在电视台几乎干遍了所有岗位。这些经历,为他后来的主持生涯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003年,孟非获得"中国十大新锐主持人"称号,这是他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从2007年到2016年,他主持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爆红,《南京零距离》、《名师高徒》,直到《非诚勿扰》,把他推上了江苏卫视一哥的宝座。

谁能想到,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印刷工,如今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主持人?

这条路,孟非走得一点都不容易。但正是这种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让他比其他人更懂得珍惜,更懂得未雨绸缪。

也正因如此,当他站在事业的顶峰时,已经在谋划下一步的转型。

毕竟,只有经历过底层的艰辛,才更懂得如何在高处站稳脚跟。从这个角度来看,孟非的每一步,都走得稳扎稳打,显示出他过人的眼光和智慧。

说孟非是个聪明人,真不是在夸他。早在2011年,当别的主持人还在为收视率拼命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布局自己的商业版图了。

这一年,孟非出版了自传,版税收入就达到了480万。要知道,当时的主持人出书,能有个几十万就不错了。可孟非呢?一出手就是顶级主播的身价。

但这只是开始。2012年到2014年,孟非开始了他的商业布局。先是以女儿的名义注册公司做投资,接着开连锁面店,还和导演合伙创立了影视公司。

一个接一个的项目,看得人眼花缭乱。

有人说他是在给自己找退路,但事实证明,这哥们儿是真懂商业。2014年,他以1820万的年收入登上了福布斯名人榜。

要知道,这可不是主持费,而是实打实的商业收入。

从一个主持人到成功商人的转型,孟非走出了一条和其他主持人完全不同的路。他没有一直死守着主持人这个身份,而是提前为自己规划好了转型之路。

回过头来看,孟非的每一步都走得相当精明。当年那个在饭店里因为油墨染黑的双手而感到自卑的年轻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业大亨。

从印刷工到主持人,再到商人,孟非的人生经历就像一本励志故事。但他的成功不是靠运气,而是源于他永不满足现状的拼劲和过人的商业嗅觉。

如今的孟非,除了固定主持《非诚勿扰》,更多时候是在打理自己的生意。有人说他"消失"了,但实际上,他只是选择了一种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不正印证了那句老话吗:"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要一直站在原地,而在于你要有勇气开辟新的天地。"

52岁的孟非,用自己的方式证明:人生的巅峰,从来都不只有一个。而他的故事,也给所有想要转型的人上了生动的一课。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