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濑已喜男,半世纪来一直被低估

日本明星 3 0

一、电影《饭》中的社会背景与女性困境

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桥段,袁洁子一开始离家出走,回到东京的娘家。她的目标是找到一份工作,并不是单纯回去依赖娘家。当时她去了多个职业介绍所,发现排队的人非常多。其实,东京的经济当时处于低谷,很多人失业,很多人不得不去外地找工作。袁洁子和她的丈夫上元谦原本住在东京,但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搬到大阪。然而,他们在影片中仍然怀念东京,显然东京是那个时代很多人向往的地方。

袁洁子的经历不仅仅是一个女性是否独立的选择,更多的是一个被历史和环境裹挟的决定,是一种妥协。比如影片《浮云》,里面的男女主角在二战时期的环境中经历了一段激情澎湃的爱情,这种极限环境激发的情感影响了他们之后的选择。《浮云》的女主角和袁洁子的经历有相似之处。她们在战争结束后,试图继续战争时期那种浓烈的情感,但现实是残酷的,工作难找,生活艰难。男性逐渐面对现实,而女性则还沉浸在过去的情感中。

高峰秀子在《浮云》中扮演的角色,最后的决定,也是为了回归那种在战争中的激情。而这种回溯,让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些女性不能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还需要看她们所处的环境。

二、成濑巳喜男的电影创作特点

有学者北冲宽平在研究《饭》这部作品时指出,影片中的妻子最终选择了妥协,回到丈夫身边,这反映了日本在1951年从美国殖民独立后,又在朝鲜战争中重新成为美国军需工厂的状态。女性的身体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国家权力定位的一部分。影片的结尾并不明确表明夫妻关系完全和好,影片在他们回家的途中结束,带有一种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的结尾,通过影像和台词错位来表现,避免了被意识形态简单解读。陈奈的电影风格不同于其他导演,他通过影像本身的力量表现出一种反抗的意识。虽然受制于社会制度,他的影片仍然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表达更深层次的含义。这使得他的作品在女性主义或意识形态分析之外,还有一种独特的艺术张力。

三、成濑巳喜男与林福美子的创作关系

其实在电影制作过程中,电影的诞生是一个在对抗和妥协关系中的结果。城外这部电影尤其有意思,因为它改编自林福美子的多部小说作品。刚才史念提到林福美子的自传性质作品,可以看出成濑巳喜男与林福美子的原著关系非常紧密。不知道二位有没有看过林福美子的原著,成濑是怎么改编的?会有很大出入吗?

比如《饭》这部电影,它开启了林福美子与成濑的合作,这部电影的成功让成濑从一个不得已的导演变成了在东宝非常有话语权的导演。这个电影的诞生其实非常巧合,本来是有另一位导演来拍这个片子的,因为那位导演生病了,成濑作为备选导演拍了这个片子,结果大获成功,开启了成濑与林福美子和其团队的合作。

顺便提一下,成濑的团队,包括他御用的美术导演、摄影师和音效师,竟然是日本首部哥斯拉电影的拍摄团队,这个消息非常震惊,这个团队的水平高到这样一个程度。

四、成濑巳喜男的导演风格与影响

关于林福美子,她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有争议,有些人评价很高,但有些人并不认为她是一个艺术性特别高的小说家。在电影《饭》的剧本中,可以看到成濑在不断对抗小说的一种处理方式。他很有名的一个特点是删减台词,他的脚本家往往是女性。在小说中有一个很明显的结尾,比如男女主角回到家里,但在成濑的电影中他并没有让他们真正意义上回家,而是在一个中途的场景结束了他们的关系。

此外,剧本中有明显的情节,比如男女主角相见时一个人物蹲在地上哭泣的场景,在电影中也被删减掉了。我对林福美子其实研究不多,但在对比影像与原著之间,感觉成濑的处理方式更加有意思。这也可能是我的个人偏见。

不知道荒野老师有没有读过《放浪记》。《放浪记》是林福美子的自传性质作品,里面有一个人物一直对林福美子很好,给她钱,求婚失败后依然默默守候。在结尾,这个人物去见林福美子,林福美子变得吝啬,即使很有钱也不愿意帮助贫穷的年轻艺术家。但那个人物为她辩护,说别人不知道她经历了什么,她是如何挣扎到现在的成就的。

林福美子睡着了,他离开了,庭院里少了一双拖鞋,暗示这个人物可能是林福美子自己想象出来的。我很好奇《放浪记》原著中是否真的有这样的角色,因为自传性的小说会写很多为自己辩护的话,电影也有类似的桥段,如林福美子为了自己上位没有把竞争对手的小说交给杂志,导致竞争对手非常生气。这些描述都是林福美子自我辩护的一部分。

然后一直在流浪,所以我没有办法替你记载这本小说。让你有这样的结果,以及造就你这样的命运,并不是我故意要这么做,而是因为我流浪的人生,如同我的命运一样,导致了你这样的一个后果。我有所谓叙述者的权利,可以为事物做出评价或定义,比如把某个人写得坏一点,或者把某个人写得好一点。

影片中有两种画外音,一种是高峰秀子的独白,另一种是真实出现在荧幕上的文字。其实,这两种都是来自于林富美子的身影,陈来意在电影里增加了许多重文本,对林富美子的自传型小说做出呼应或者抵抗,赋予其学术的感觉,显得很有张力。虽然我没有读过原作,也没有看过林富美子的小说,但我一直比较好奇他们俩是否见过面。

林富美子在陈奈拍1951年的作品时就去世了,那也是她的遗作。当时那部作品由袁吉子主演,那个时候还没有开启高峰秀子与林富美子的组合。推测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陈奈在林富美子去世后看到了她的作品,然后改编了很多部电影。这说明他对林富美子的作品有相当大的认同,并不止一次地坦言,林富美子的原著与他的感觉特别契合。他对林富美子的认同也反映在电影中,尤其是影片结尾出现了"花期很短,尽是痛苦"这句话。

《浮云》和《放浪记》的结尾都用了这句话,显然陈奈对这句话特别偏爱。林富美子当时非常有名,观众对她的认同度很高。制片厂也有意在影片中加入更多的林富美子元素,以吸引更多观众,因此强化了陈奈与林富美子的联系。50年代是日本文艺电影的巅峰期,制片厂处于黄金时期。这种背景下,成就了陈奈和林富美子的组合。两位老师也提到了高峰秀子与陈奈、林富美子之间的关系。

高峰秀子在陈奈电影里出现了很多,合作了将近20部电影。可以说,陈奈成就了高峰秀子这个演员。然而,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高峰秀子在陈奈去世多年后拒绝接受关于陈奈的采访。在片场,两人几乎没有交流。高峰秀子很有天赋,一遍就能通过,而陈奈也不会对她有过多要求,因为她是大明星。陈奈的御用摄影师狱警正夫提到,陈奈和高峰秀子关系不好,但陈奈和摄影师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喝酒聊天。在陈奈去世后,高峰秀子接受采访时谈到,陈奈临终前最想拍的最后一部作品

在一个白色的幕布前,一个作品的拍摄现场,摄影师否认了高峰秀子所谓的叙述。按照陈耐的性格,他从未听说过这种事情,且依他的性格也不会这么拍摄。他们的关系也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峰秀子在撒谎,或许在临终之前曾提及此事。总的来说,他们之间并没有如我们想象的那种浪漫而神秘的关系。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合作创造了日本电影史上无数杰出的女性电影。高峰秀子在电影里往往表现得非常动情且微妙,但她和导演的关系却不好,这让我很好奇他们在现场是如何相处的,最终能拍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在采访中,当被问到高峰秀子是如何教导演戏时,她的回答通常是没有特别的交流,“你演这个就可以了”。在陈耐的片场,从来没有彩排或展示分镜头的过程。大家只听他的指挥进行表演,最后通过剪辑将这些看似无关的画面组合在一起,呈现出感情激烈涌动的作品。他不仅与高峰秀子关系不好,可能和很多人关系都不好。高峰秀子曾称他为“讨厌的老爷爷”,这或许表明他性格有问题。

然而,这都是我们主观的判断。在片场,他可能需要这种导演方式来达到某种效果,而在日常生活中,摄影师称他为一个非常开朗的人,也许不在片场时他是另一个样子,有时候甚至很毒舌。讨论陈耐是因为我们三人非常喜欢他的电影,但对于那些可能从未看过他电影的观众来说,为什么今天仍然值得关注他?这不仅仅是为了刷新日本电影史,而是因为他时刻关照着当下的电影创作。比如,导演是枝裕和常被认为受小津安二郎的影响,但实际上他受陈耐的影响更深。他在拍《步履不停》时反复揣摩陈耐如何处理人物与空间的关系,以及家族关系的题目,这与陈耐电影中的主题有很大关联。

再比如,导演是冰减少龙介,他在拍摄时直接让演员参考陈耐电影中的表演风格,尤其是情感关系的处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陈耐的电影始终影响着许多电影人。这些导演的作品中,总能看到陈耐电影的风格和精神存在,即使在过了50年甚至百年之后,这种影响仍然充满价值。尽管有些误解存在,人们逐渐认识到,真正受到陈耐影响的电影人比我们想象的更多。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