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走偏了?从金牌到演艺,感动标准还有底线吗?

内地明星 3 0

“感动中国”这个曾:经颂扬平凡英雄的评选,2023年却遭遇了广泛质疑。张雨霏因金牌入选、牛犇凭演艺成就获奖,评选标准似乎越发宽泛和模糊。那些曾让我们动容的平凡英雄,怎么不见了?评选真的还在传递“感动”吗?

“感动中国”,这个曾经让无数人热泪盈眶的品牌评选,今年的风评却有点儿不妙。2023年“感动中国”的结果一出来,先是网友惊呼:这评选标准咋变了?从体育冠军到演艺成就,感动的定义好像开始变得“能扯多远扯多远”了。大家不禁怀念起白方礼那种纯粹到让人心疼的奉献精神。

先说说这次引起最大争议的入选者——张雨霏,一个在东京奥运会拿了金牌的游泳运动员。作为中国的骄傲,张雨霏的体育成绩毋庸置疑,但问题来了,金牌跟“感动”能划上等号吗?她为国争光,但这跟“感动中国”一直强调的无私奉献精神真的对得上吗?感动中国历年来感动我们的,不正是那些默默无闻、没图回报的普通人吗?

记得白方礼吗?这位普通老人,用几十年的时间蹬三轮车攒学费,资助了300多个贫困学生。他没有金牌光环,甚至没啥特别的教育背景,只是坚守着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你能说这样的事迹不比一块金牌更让人泪奔吗?所以,张雨霏的入选自然让不少人有点懵:我们到底是在评感动,还是在评成就?

牛犇的入选则更是让不少人有话说。牛犇老师作为老戏骨,演技和贡献无可厚非,但说到“感动中国”的标准,我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是凭借几十年的表演成就,还是在意那些触动人心的行动?这类争议其实反映了公众对感动评选的高期待——我们渴望看到的,是那些真正的温情和大爱,而非单纯的成功人士。毕竟,演艺成就再高,也不是评选初心。

再看看那些文化传播者、外国友人的入选,争议更甚。尤其是穆言灵这样的文化推广者,她的贡献确实值得肯定,但将“感动”套在文化传播上,是不是有点牵强?文化可以是感动的载体,但文化本身并不一定能打动我们——评选的标准怎么一下子这么宽泛了呢?这些人或许为中外文化交流做了贡献,但这跟日常感动的奉献有啥关系?“感动中国”到底该感动谁? 这个问题越来越让人摸不着头脑。

有人说,现在的评选是为了更广泛地包容不同领域的杰出贡献,这没错,社会发展了,感动的元素可能会多元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模糊“感动”的边界。其实,最感动人心的,依旧是那些身边的平凡英雄:公交车上让座的老人、社区里义务服务的志愿者、深夜巡逻的普通警察。他们没有耀眼的头衔,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感动”二字。这才是“感动中国”应该继续传递的东西。

评选标准的扩展,虽然体现了对多样化贡献的重视,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感动中国最初的内核是平凡中的伟大。当体育冠军、演艺成就都能入选时,感动本身的精神会不会被娱乐化、商业化稀释?我们期待看到的是那些真正为社会做出无私奉献的人,而不是功成名就的偶像。名人固然可以影响社会,但这不代表他们能轻松取代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

当年我们为什么会被白方礼、洪战辉感动?因为他们在无声的坚守和付出中,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最美的光芒。感动中国不只是为了颁奖给有成就的人,更应该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这个社会有多少人值得尊敬和学习。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价值导向变得更加多元化,有人说这是一件好事,但标准的模糊化反而让我们逐渐忘记了初心。感动的力量不在于头衔,而在于行动本身。张雨霏、牛犇们虽然各自在领域内光芒四射,但那些平凡得没有姓名的人,才是这个国家真正的感动英雄。正是他们,汇聚成了一道无形的力量,让我们知道这世界依旧有温暖和希望。

所以,别再让评选标准一再宽泛化了!未来的“感动中国”,能不能多给那些平凡英雄一点掌声?这些小人物的伟大行为,才是我们这个社会前进的动力源泉。真正能感动中国的,不一定要站在领奖台上,而是那些在普通岗位上付出和牺牲的无名英雄。希望下一届“感动中国”,能带我们重新找回那份久违的初心。

“感动”不该是金牌和成就的代名词,它是每一个普通人用善良和坚守书写的平凡篇章。未来的“感动中国”,期待它能更加坚定地把目光投向那些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的平凡英雄,他们才是真正值得铭记的感动源泉。

标签: 金牌 演艺 底线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