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 黄圣依嫁给杨子,到底图什么啊?
杨子,一个穷得只剩钱的男人。
可以尽情骂他、笑他、编排他。
不用怕冤枉了他,害他难过心伤什么的。
因为他没心。
我不是在骂他,反而有点佩服。
空心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刀枪不入,无坚不摧的。
连心理医生都治不了,不给治的那种人。
因为改善问题的前提是,他得意识到有问题。
杨子打着调解婚姻的旗号,上《再见爱人》。
却在节目上,偷摸给长发美女打视频。
也不算偷摸,是他自己没看见头顶的摄像头,自作聪明地掏出私藏的手机,和人打视频。
网友眼尖,放大他的手机屏幕,能清晰看到一个露肩膀头子的美女轮廓。
芒果镜头记录下他耍赖、推锅、瞎话连篇的全过程,再一整个大放送。
你说这种人,会不会在乎婚姻质量,妻子感受这些虚头巴脑?
胡彦斌在观察室里,一针见血,戳破他的小心思:
他是来做个人秀的,他在给你演一个调皮鬼人设。
一个心里只装自己的人,是无法和任何人建立任何深刻关系的。
跟他过了快20年的黄圣依,送上的真挚评价:他最害怕失去的东西是钱。
只怕还给他留了面子。
可能更全面的说法是,酒色财气,各种初级原始欲望。
他不会付出感情,他也不需要感情。
把这种人放到两性关系语境下审判,就像在怪爱玛电动车不装喷气发动机,不能上天一样。
杨子在90年代中后期发家。
不敢说百分百,至少百分之千的暴发户,成功的重要技巧是钻空子。
钻空子又有秘诀两件套,一说,二蒙,外加一个推过揽功。
不是说杨子是这种人。
只是泛指成功人士,往往——
脸皮厚如城墙,心肠黑如煤炭,方成英雄豪杰。
这套操作,学名叫厚黑,又称人情世故。
当然不是90年代专属。
是杨子随身携带,张口就来的“国学文化”精髓。
金庸在50多年前,写的韦小宝,活在大清朝的小人物,就已经靠深钻厚黑学,平步青云,飞黄腾达了。
算起来,杨子跟韦小宝,还是同龄人。
掌握这套学问的,就上了《繁花》(原著小说版)。
学不会、不想学,只做规矩讲究人的,就上了《漫长的季节》。
杨子生在70年代,家是河北农村的,不富裕。
老母亲走家串巷教人干手工活,挣点家用。
小小子求妈妈别走,背他上街转悠转悠,但一次都没如愿。
穷人什么都不趁,唯一值钱的只有时间,哪舍得拿去逛吃、逗孩子。
打工都嫌不够呢。
一寸光阴一寸铝合金。
事实证明,出卖时间和劳力,是发不了家的。
杨子自己在采访里说的,11岁前没穿过棉鞋,数九寒天下,两只脚冻得全裂了口。
他说他非但不是富二代,还白手起家好几次。
结合他们巨力在抖音上发的推广视频看,他家发迹在80年代末。
杨子俩哥哥在村里开了小作坊,生产钢丝绳插套机。
杨子哥三个,就老幺杨子长了张巧嘴。
哥嫂们在后方酷酷干,他去上海卖货跑单。
抓住了机遇,作坊变工厂,再一步步干成了现在的巨力。
按杨子本人的说法,他94、95年在上海,租第二工业大学的房子。
黄圣依她爸,刚好就是那个学校的老师。
黄圣依家里都是学者、教授、名刊编辑,在好多国人温饱还成问题的年代,就出国留学、公干。
黄圣依自小也受上海精英教育,学英文、学才艺。
杨子具体啥学历未知,八成没上过全日制大学,早早出来混社会。
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自信,敲锣打鼓,大声嚷嚷黄圣依没文化。
上李湘访谈时的原话:
黄圣依就相当于高中文化水平,要是不跟我学习,很快连高中的知识都得忘,那你就是个初中生。
黄圣依被他这通踩,皱眉抿嘴,湖南台导播直把镜头往她脸上怼,记录下她压抑的怒火。
最后她还是笑笑没说话,给足杨子面子。
比较俩人的文凭和家境,不是在论做人高低。
相反很羡慕杨子生得早,赶上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好时候。
农村小子闯上海,没上过几天学,也能干成个大款,怎么也不能说不鼓舞人心。
但有一种感觉,杨子面对黄圣依时,并没有他嘴上说的,那么有自信。
自信的第一表征,应该是诚实,敢直面事实。
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你对我高看还是小瞧,我并不在乎,才是真强大。
杨子相反。
他抬杠、嚷嚷、吹牛、顾左右而言他。
你问他多久没陪孩子了,他能从他95年在巨力当总裁,绕到北斗七星的运行轨道,就是不会正面回答一句。
东躲西藏、七拐八绕,遮掩一颗空洞的心。
他说他五个手机不离手,是怕落下哪个朋友的信息,朋友就不跟他做朋友了。
所以对外何其大方、讨好,对内何其吝啬、计较。
大男人不需要感情,但需要外人说他好、说他了不起。
存在感、认同感、自信心,这些撑着人往前走的原动力,靠自个儿内心生产不出来。
因为他没心。
儒家好儿郎,自洽不了的地方也在这里。
《再见爱人》前三季,都在反复讨论大男子主义的衰落。
到了第四季,来个大男子主义的巅峰。
杨子比高亚麟更像黄晓明,比黄晓明更像黄磊。
集各种糟粕一身,充分展示一个传统大男人的肤浅和没劲。
但依然有红圣依、绿圣依前仆后继,跟他深夜打视频。
但那不是个人的魅力,是财富权势的魅力。
杨子真是位综艺之神。
帮《再见爱人》的讨论范围,又往前探了一大步。
告诉你,婚姻的本质是经济关系,婚姻本身就是一种阶层。
最后说点跟杨子无关的。
为什么越是假大空,越容易成功?
看看金庸写的《韦小宝这家伙》原文(洁版):
「就韦小宝而言,他大多数行动决不能值得赞扬,不过,在清初那样的社会中,这种行动对他很有利。
在某一个社会中,如果作弊的结果比洁身自爱更有利,应当改造的是这个社会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