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家郭兰英:苦水里泡大,经历两次婚姻,晚年无儿无女不孤单

内地明星 9 0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郭兰英,这个名字曾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记忆,从旧中国的动荡岁月到新中国的崛起,她的一生仿佛是时代巨轮的缩影。

青年郭兰英(左二)

这个山西贫苦农家的女孩,年少时差点被饿死,又被卖给戏院,在饥饿和困苦中挣扎,却凭借着天赋和顽强的毅力,走上了舞台,用歌声感染了无数观众。

从戏班里的学徒到全国知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郭兰英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起伏。

可是,在她辉煌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艰难与苦痛?

她的两段婚姻、与命运的抗争、以及她在创作与教育领域的坚持,似乎都隐藏着更多的故事。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一步步走到今天?那些曾经的痛苦和辉煌,又如何深深镌刻在她的心灵中?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1930年,山西平遥,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迎来了他们的第六个孩子——郭兰英。作为家中第一个女儿,她的降生并没有带来幸运与祝福,反而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她上面有五个哥哥,后面又陆续有五个弟弟和一个妹妹,这个十几个孩子的大家庭每日为填饱肚子而苦苦挣扎。家中的孩子们,因贫穷甚至无法拥有完整的衣物。

记忆中,兄弟姐妹们轮流穿着仅有的一条裤子,谁有机会出门,裤子就由谁穿,其余的孩子只能待在家里。

冬天,他们全家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相互取暖,而到了炎热的夏季,污浊的汗味混合着狭小空间里的苦闷气息,令人难以忍受。

更为糟糕的是,家里的口粮常常不足,吃不饱饭的痛苦让郭兰英年幼时就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她瘦小的身体,面黄肌瘦,头发稀疏,几乎看不出她的年纪。

生活的艰难不仅限于温饱,家中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父母在迫不得已之下,决定将年幼的一个弟弟送给别人抚养。

郭兰英目睹了这个令人痛苦的场景,几个陌生人抱走了她的弟弟。

尽管她年幼,但已经能够明白这意味着与弟弟永远的分离。她追着那些人跑了很远,哭喊着,试图阻止这一切发生,但最终还是被父母拉回了家。

从此以后,这个家庭再也没有见过她的弟弟。

然而,命运的折磨并未止步。郭兰英十一岁时,家中依旧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为了生存,父母决定再次将她送人。

不同的是,这一次她不是被领养,而是被卖给了一个戏班子。

她被戏班子以八十块钱的价格买走,从那一刻起,郭兰英的命运不再掌握在父母手中,而是被生死契约束缚在了这个“戏班子”的世界。

从此,她成为了戏班子里的学徒,这一身份更多像是奴仆,而非徒弟。每天,她要学习各种戏剧表演,还要承担繁重的杂务。

如果稍有懈怠或者做得不好,迎接她的就是师傅的责骂、体罚,甚至殴打。

郭兰英回忆起,有一次因为做饭不好吃,师傅当场将饭摔在地上,用毛巾和抹布狠狠堵住了她的嘴巴和鼻子,令她几乎窒息而死。

剧烈的呼吸困难和恐惧让她几次陷入了濒死的境地。

尽管如此,她仍然没有屈服于命运的打击。她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戏曲的各种技艺,试图通过精进自己的表演来改善生活。

这种不懈的努力让她在13岁时,随戏班子来到张家口,开始登上戏台,成为戏班中的主唱。

然而,尽管她在台上备受欢迎,台下的生活依旧艰难。她所赚的钱全部被戏班子收走,而她自己仍然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

1944年,郭兰英的人生迎来了转机。那年,华北联大文工团来到张家口慰问演出,他们演出了新歌剧《白毛女》。

这部戏剧讲述了一个穷苦农家女儿“喜儿”的悲惨命运,她的父亲因为欠下地主的债务被逼自杀,而她自己则被地主强占为妾。

郭兰英第一次看到这部剧时,内心深处被强烈地震撼了。她觉得自己就像是现实中的“喜儿”,两人的命运仿佛如此相似,都是在困苦中挣扎求生。

看完演出后,郭兰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想要加入文工团,想要通过演绎“喜儿”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她向文工团的领导表达了自己的强烈愿望,得到了团里领导的认可,并通过他们的帮助,脱离了戏班子的控制。她正式成为了华北联大文工团的一员,开始了她全新的艺术旅程。

尽管她脱离了苦难的戏班生活,进入了文工团,但郭兰英依然面对巨大的挑战。

文工团的演出要求与传统戏班的表演大不相同,她不仅需要掌握现代歌剧的表演技巧,还要学习认字和文化知识。

在这些新的要求面前,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每一项技能。她知道,只有掌握了更多的本领,才能在舞台上更好地诠释角色。

机会终于来了。在一次下乡演出中,原本饰演“喜儿”的演员王昆因为身体不适无法登台,郭兰英毛遂自荐,获得了上台的机会。

站在舞台上的她,将自己对“喜儿”的理解融入到表演中,用生活中的真实感受诠释了这个悲苦的角色。

她的演出感人至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这次演出成为了她艺术生涯的重要突破,她从此成为了《白毛女》中的固定演员之一,开始了她的崭新艺术生涯。

《白毛女》这部作品不仅带给郭兰英名气,更使她的艺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随着剧目的巡演,她的演技也在不断精进。

她开始参与更多的剧目表演,如《刘胡兰》、《小二黑结婚》等,逐渐成为了文工团的台柱。

她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也得到了文艺界的高度认可。她的演艺之路从此踏上了新的高度。

尽管事业步步高升,郭兰英的个人生活却充满了曲折与波折。1964年,34岁的郭兰英与比自己小12岁的中国歌剧舞剧院演奏家方浦东结婚。

两人的结合源自音乐和艺术上的共同追求,他们在工作中互相扶持,婚姻生活一度幸福美满。

然而,幸福并未持续太久。不久之后,郭兰英怀上了孩子,但由于工作繁忙,她在一次演出途中不幸流产。

流产的打击对她来说是致命的,而医生告诉她的另一个消息更是让她的世界彻底崩溃——她因身体受损,再也无法生育。郭兰英陷入了极度的痛苦中。

她认为自己已经无法给丈夫带来完整的家庭,不愿意让方浦东因为自己而放弃做父亲的权利。

尽管方浦东多次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孩子的问题,但郭兰英最终还是选择了结束这段婚姻。两人含泪分手,这段婚姻以遗憾收场。

离婚后,郭兰英将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中。她通过不断演出和创作,努力让自己从失去中恢复。

她的歌唱事业不断向前推进,《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作品让她的名字更加响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艺术家。

然而,尽管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郭兰英内心深处的痛苦依然挥之不去。

她曾经憧憬过母亲的身份,但这个梦想破灭后,她选择将更多的情感投入到舞台和艺术中,用歌声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白。

在一次艺术交流中,郭兰英遇到了国画大师万兆元。

万兆元是李苦禅的关门弟子,擅长花鸟国画,艺术造诣极高。万兆元对郭兰英的才华和艺术造诣十分敬佩,而两人在生活中也逐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尽管郭兰英因无法生育对再婚有所顾虑,但万兆元表示,孩子并不是他们生活中的核心,他只想与她共同度过余生。

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婚后相互支持,彼此扶持着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岁月。

与万兆元的结合,让郭兰英重新获得了生活的动力。婚后,两人不仅在艺术上相互影响,还共同投身于艺术教育。

尽管生活中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他们共同创办了郭兰英艺术学校,为那些有艺术梦想却因家境贫寒无法接受专业教育的孩子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学校的创办是他们二人共同的梦想,这也让郭兰英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意义。她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然而,幸福的时光并不长久。1998年,万兆元因病去世,这让郭兰英再次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丈夫的离世使她一度失去了生活的重心,但她依旧坚强地承担起了学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

她深知,万兆元的梦想未曾完成,而她有责任将这个梦想继续下去。她坚持在舞台上发光发热,并通过她的艺术学校,继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艺术接班人。

郭兰英在艺术学校的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更是为了培养新一代的艺术人才。

她每天早晨都会带着学生一起练习声乐,尽管年事已高,她依然保持着对艺术的热情与执着。

她亲自教授学生们发声、吐字、表演技巧,将自己毕生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们。

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不仅在专业上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也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演绎每一个角色、每一首歌。

郭兰英的教学理念是“艺术源于生活”,她常常告诉学生们,只有理解了生活的本质,才能在舞台上表现出真实的情感。

她鼓励学生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体会人们的喜怒哀乐,并将这些感受融入到他们的演唱和表演中。

她相信,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打动人心的,而这种艺术的力量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理解。

在学校里,郭兰英不仅是学生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她用自己的人生故事激励着学生们,让他们明白,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只要不放弃追求梦想,总有一天会在舞台上发光。

她的学生中,有许多人后来成为了中国歌剧界的中坚力量,其中不乏像贠恩凤、张也这样的知名歌唱家。郭兰英的辛勤耕耘和不懈努力,让她在晚年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

1990年代末,郭兰英和丈夫万兆元将所有积蓄投入到艺术学校,努力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逐渐发展壮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为了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郭兰英继续四处演出,将演出的收入用来资助贫困学生的学费。她和丈夫过着简朴的生活,万兆元则继续通过售卖国画来为学校筹集资金。

他们的共同努力使学校逐渐步入正轨,成为了中国艺术教育界的重要基地之一。

即使在万兆元去世后,郭兰英依旧坚持学校的工作,她不愿让这个她与丈夫共同的梦想在半途而废。她亲自为学生们上课,培养出了无数艺术人才,延续着中国歌剧的生命力。

通过她的付出,郭兰英艺术学校成为了中国艺术教育的摇篮,培养了大批具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

这些学生不仅继承了郭兰英的艺术风范,还将她的教学理念带到更广阔的舞台上,继续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

郭兰英用她的一生书写了一段关于坚韧、奉献和艺术追求的传奇故事。她从一个贫困的农村女孩,历经苦难和波折,最终成为了中国歌剧舞台上闪耀的明星。

而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个人奋斗的传奇,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无数艺术家共同经历的缩影。她所经历的苦难与成就,已然成为中国现代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她的一生中,郭兰英的艺术不仅留在了舞台上,她的教育事业同样影响深远。

她创办的郭兰英艺术学校,培养出了无数优秀的艺术人才,这些人继续在不同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传承着她的艺术精神。

郭兰英虽已年迈,但她的歌声和她对艺术的贡献,依然回荡在我们耳边,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追求他们的梦想。

至今,郭兰英依然是中国歌剧界的一座丰碑,她用自己的生命和艺术,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她的故事仍在继续,而她留下的艺术遗产,也将在无数后来者的手中得到传承和发扬。

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