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和叶珂,一个娱乐圈常青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红,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却因为一段恋情被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
恋情公开后,祝福的声音还没来得及刷屏,叶珂的“黑历史”就被网友们扒了个底朝天。
从“微do”到“伍佰的歌很猥琐”,再到模仿她吃蛋糕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叶珂的一言一行都被无限放大,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叶珂,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日常经营着自己的服装品牌,在社交媒体上光鲜亮丽,精致优雅。
随着恋情的曝光,她过往的一些言论和行为也被网友们翻出,并迅速发酵,成为众矢之的。
“在学校上厕所很粗鲁”、“我本来就做作”,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论,却透露出一种与大众认知相悖的价值观,也成为网友们攻击的靶子。
而她在直播中吐槽伍佰歌曲“猥琐”,更是引发了众怒,被指责“没文化”、“蹭热度”。
社交媒体是一个公开的平台,任何言论都可能被截图、传播,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除了“做作”言论,叶珂承认自己“微do”的经历也成为热议话题。
各种分析贴、对比图层出不穷,甚至还有人调侃说要出一本“叶珂微do教程”。
一时间,关于叶珂的讨论铺天盖地,她的微博评论区沦陷,甚至连黄晓明的社交账号也未能幸免。
如果说早前的“微do”风波还能用“个人选择”来解释,那么这次的“音乐品味”争议则彻底触碰了大众的逆鳞。
网红身份、争议性言论、明星效应,再加上大众的猎奇心理,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流量风暴,将黄晓明与叶珂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明星们可以通过发布日常生活动态、分享工作感悟、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拉近与粉丝之间的距离,塑造更加亲民的形象。
用得好,它可以成为你事业的助推器;用不好,它就会变成你人生的“定时炸弹”。
明星们在社交媒体上的一言一行都备受关注,任何不当言论或行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引发舆论风波,甚至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
叶珂的“黑历史”被扒,固然有她自身的原因,但网络暴力式的“人肉搜索”,也值得我们反思。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才能在“吃人”的网络世界里全身而退。
黄晓明与叶珂的恋情,与其说是一段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流量盛宴”。
不过好在黄晓明曾经也是顶流,对这种全民怼怼的流程已经十分熟悉,这次回应也堪称是“教科书”挽回声誉。
他当场回应叶柯发言是个笑话,讲出了“能让大家乐呵也是好的”这样的高情商发言。
可在她女友身上竟然一直都存在以貌取人的短视,自己整容,原本是为了弥补缺陷,提升自信,但如今却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制造焦虑”的手段。
当“网红脸”成为主流审美,当“白幼瘦”成为美的标准,人们开始陷入无尽的容貌焦虑之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
网红文化,原本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但如今却逐渐沦为了一种“流量至上”的商业模式。
为了吸引眼球,一些网红不惜炒作、造假、博出位,甚至挑战社会道德底线,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利益。
明星效应,原本是明星自身影响力的一种体现,但如今却逐渐成为了一种“流量收割机”。
一些明星为了维持热度,不惜制造话题,炒作绯闻,甚至利用粉丝的追捧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而这一切,都让“明星”这个职业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光环。
“流量密码”的泛滥,正在扭曲着人们的价值观,让人们逐渐迷失在“流量”的洪流之中,而忘记了“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当“流量”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当“眼球经济”成为社会的主流,我们是否应该停下来思考:这样的社会风气,会将我们带向何方?
热衷于追逐八卦、消费明星,却忽视了对自身内在的提升;沉迷于“网红脸”的虚假完美,却忽视了对真实自我的接纳和欣赏。
在“颜值经济”的浪潮下,美丽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通行证,而那些不符合主流审美的人,则被贴上了“丑陋”、“失败”的标签。
在社交媒体上,网红们凭借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营造出一种不切实际的完美生活,让普通人感到自卑和焦虑。
为了追逐偶像的脚步,一些粉丝不惜花费重金购买周边产品,甚至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而这些行为,也反映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迷失和扭曲。
在一个充斥着“流量密码”的时代,该如何坚守自己的价值观?
对于媒体而言,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引导公众理性看待“流量”,不要为了追求点击率而放弃底线,不要为了迎合市场而传播低俗文化。
与其过度渲染明星八卦,不如多报道一些正能量的故事;与其炒作网红“微do”的话题,不如多关注普通人真实的内心世界。
对于个人而言,也应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不要被“流量”牵着鼻子走。
“流量”可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滋生负面情绪的温床。如何利用好“流量”这把双刃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写在末尾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价值引领,引导公众理性消费“流量”,让“流量”回归理性,让价值回归本真。
信源:冲上热搜!黄晓明罕见回应有关女友叶珂舆论 2024-10-20 16:05·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