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鹰奖:实力派翻车?关系户上位?一场赤裸裸的娱乐圈权力游戏?

内地明星 1 0

金鹰女神的光环褪去,留下的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无尽的揣测。今年的金鹰奖,赵丽颖风光无限,从百花到飞天,再到金鹰,完成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奖项收割”。然而,在这光鲜亮丽的背后,金鹰奖却越来越像一面照妖镜,映照出娱乐圈“流量为王”的现实和明星们为了名利争奇斗艳的众生相。

金鹰奖作为中国电视艺术领域的权威奖项,其评选标准和结果自然备受关注。然而,近年来,金鹰奖似乎越来越偏爱那些自带流量的明星,其评选结果也常常引发争议。

就拿今年的金鹰奖来说,赵丽颖凭借《风吹半夏》斩获最佳女主角,这对她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然而,也有不少人质疑,赵丽颖的获奖是否真的实至名归,还是说金鹰奖更看重的是她背后的庞大粉丝群体和话题热度?

不可否认,赵丽颖的演技在85花中属于佼佼者,但她今年能够包揽三大奖项,与金鹰奖对流量的偏爱不无关系。毕竟,在如今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拥有庞大粉丝基础和话题度的明星,更容易获得评委和观众的青睐。

与赵丽颖的春风得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演技精湛却缺少流量的老戏骨们,在金鹰奖的舞台上却显得黯淡无光。今年,范伟凭借在《漫长的季节》中的出色表现,终于获得了最佳男主角,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但却让人感到一丝悲凉。试想,如果范伟不是凭借《漫长的季节》这部爆款剧再次翻红,他是否还能获得金鹰奖的认可?

金鹰奖的“照妖镜”效应,不仅体现在奖项评选上,也体现在明星们的态度上。

今年的金鹰奖颁奖典礼上,不少获得提名的明星都选择了缺席,比如刘琳、唐嫣、周迅等实力派演员。她们的缺席,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金鹰奖的“潜规则”:没有流量,即使获奖也可能成为陪衬。与其去走个过场,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当然,也有一些明星选择“带作品”参加金鹰奖,希望能够借此机会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张新成虽然凭借《以家人之名》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提名,但他深知自己与李现、张若昀等流量小生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他在颁奖典礼上表现得十分谦虚低调,甚至被刘涛“强行CUE”与李现相提并论时,也表现得十分淡定。

而何炅作为金鹰奖的“老熟人”,则深谙娱乐圈的“生存法则”。他在颁奖典礼上对各位明星的介绍,可谓是面面俱到,既不得罪人,又能够恰到好处地烘托气氛。

然而,这种“高情商”的背后,也隐藏着娱乐圈的“人情世故”。比如,他在介绍赵丽颖时,特意提到了她主演的电视剧《风吹半夏》,并送上了一把寓意“开疆扩土”的裁纸刀,这番“送礼”的举动,既是对赵丽颖获奖的祝贺,也是对剧方的一种宣传。

金鹰奖,本应是中国电视艺术的最高殿堂,然而,在“流量为王”的时代背景下,它却逐渐沦为了娱乐圈的名利场。明星们为了争夺奖项,不惜使出浑身解数,而金鹰奖本身也似乎在迎合这种趋势,其评选结果也越来越难以服众。

金鹰奖的“照妖镜”效应,不仅照出了娱乐圈的现状,也照出了它自身的问题。当一个奖项过度追求流量和话题度,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尊重和追求时,它还能走多远?

今年的金鹰奖,虽然也有一些亮点,比如范伟、辛爽等实力派演员和导演的获奖,以及《三体》这部科幻题材电视剧的获奖,都让人看到了金鹰奖对艺术品质的追求。

但不可否认的是,金鹰奖想要摆脱“流量为王”的标签,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要改革评选机制,提高评委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减少流量对评选结果的影响。

其次,要鼓励原创,扶持优秀作品,为那些真正有艺术价值的电视剧和演员提供更多展示的平台。

最后,要引导正确的价值观,让观众明白,流量和人气只是一时的,只有真正优秀的演员和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金鹰奖,作为中国电视艺术的最高奖项之一,承载着无数电视人的梦想和希望。希望它能够不忘初心,坚守艺术的底线,真正成为中国电视艺术发展的风向标,而不是一面只关注流量和名利的“照妖镜”。

金鹰奖的落幕,对于获奖者来说,是荣誉的加冕,是多年努力的回报;而对于那些与奖项擦肩而过的演员和作品来说,也并非是失败,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正如吴越在采访中所说,她来参加金鹰奖,就是来“鼓掌”的。这种豁达的心态,或许才是娱乐圈最需要的。

毕竟,奖项只是对过去的一种肯定,而未来,还需要更加努力地去创造。

希望所有电视人都能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共同推动中国电视艺术的繁荣发展。

信息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10-20 “范伟、赵丽颖分获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女主角”

钱江晚报 2024-10-20 “金鹰奖揭晓!范伟、赵丽颖获最佳男、女主,何炅也拿奖了!”

光明网 2024-10-16 “第3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提名名单公布”

澎湃新闻 2024-10-20 “赵丽颖凭借《风吹半夏》获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