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豫剧宗师培养“五朵云”,墓地荒凉,故居破败,后代无人学戏

内地明星 2 0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感谢各位看官支持原创,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河南大地九曲黄河流淌不息,滋养着这一方的厚重文化,而豫剧正是这片沃土上孕育的瑰宝之一。祥符调作为豫剧的母腔经历了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它的声音穿越时空,凝聚着戏曲艺术的精髓,而在这段历史长河中一代宗师孙延德的名字始终如璀璨的明珠闪耀。

孙延德1865年出生于河南封丘县的一个小村庄,乳名“小林”,艺名“白酥瓜”,这个略带亲昵的外号源自他的嗓音清脆圆润,如春风般令人陶醉。年幼的孙延德家境贫困,生活清苦,但他展现出非凡的戏曲天赋,在不到十岁时便进入了戏班,从此踏上了长达七十五载的戏剧生涯。

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而言戏曲的世界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一场意志的锤炼。早年孙延德在戏班里扮演旦角,旦角在戏曲中多为女性角色,需要细腻的表演和高亢的嗓音支撑。尽管年少,他的表演却充满灵动与精致,观众为之倾倒。

一场又一场的演出让他逐渐成为当地知名的豫剧演员,“白酥瓜”的名字在戏迷中广为流传。正是这段青少年时期的积淀为他未来的戏曲教育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岁月推移,孙延德逐渐从一个地方小角走向更广阔的戏曲舞台。

他以旦角闻名,但并未局限于这一行当,青衣、花旦、刀马旦,甚至文武小生他都得心应手。他的舞台表现力出众,既能在巾帼英雄的英姿飒爽中驰骋,又能在脂粉英雄的柔美娇俏间游刃有余,孙延德凭借多样化的戏路成为开封乃至更广地区最受欢迎的戏曲演员之一。

最为著名的要数他的代表作《夺永州》《天门阵》《花园赠珠》等剧目,这些戏曲既要求演员的唱腔精准到位,也要求演员具备扎实的武功底子。孙延德通过精湛的技艺将这些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赢得了观众无数的掌声。那时的舞台上他是耀眼的明星,每当他登台,场下的观众无不为他的表演而陶醉。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在人们的巅峰时刻悄然转折,孙延德四十岁时的嗓子突然出现问题,失去以往的洪亮清脆。这对一名豫剧演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他不得不离开舞台,结束了作为名角的职业生涯。

对于热爱戏曲的人来说离开舞台无异于失去了一切,孙延德并未因此沉沦,他毅然转向了戏曲教育,将自己一生所学倾注于后辈的培养上。孙延德从名角转型为戏曲教育家,成为豫剧界极具影响力的师者。

彼时的豫剧正值发展的重要时期,急需新鲜血液和创新力量,孙延德的到来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他凭借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厚的戏曲功底不断教授学生,帮助他们在舞台上取得成功。

他的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戏曲老师的循规蹈矩,他善于因材施教,懂得如何发挥学生的特长。豫剧界众多名角,如陈素真、司凤英、马双枝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

而他最大的贡献之一便是打破了戏曲不收女弟子的陈规,为豫剧舞台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女弟子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豫剧表演的多样性,也推动了豫剧的发展,使其得以在更广的范围内传播。

在孙延德的学生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被誉为“五朵云”的五位弟子——李剑云、时倩云、阎彩云、林黛云、贾碧云。这些弟子各有所长,他们不仅继承了孙延德的艺术精髓,还在舞台上开拓出自己的表演风格。

李剑云以嗓音高亢著称,时倩云则擅长塑造妩媚的角色,阎彩云的武功底子深厚,林黛云与贾碧云则在旦角表演中表现出色。这些弟子们凭借自己的才华将祥符调发扬光大,成为豫剧界的中坚力量。

尽管孙延德的艺术成就极高,但他晚年的生活却颇为清贫,在1947年孙延德在家乡去世,享年82岁。令人唏嘘的是这位一代宗师的墓地却显得异常荒凉,位于封丘县邵寨村的孙延德墓地周围只有几行杨树,没有豪华的陵园,只有一块刻有“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孙延德先生之墓”的碑文静静伫立,与他一生的戏曲贡献相比这样的景象无疑令人感慨。

如今虽然孙延德的墓地略显荒凉,但他的艺术精神依旧在现代得以传承。随着豫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祥符调再度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无论是传统舞台上的演出,还是现代传播方式的结合,豫剧这朵艺术之花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绽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

孙延德这位曾经活跃在豫剧舞台上的艺术家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他在戏曲教育上的贡献将永远被铭记。他培养了无数的豫剧人才,让豫剧这一中原大地的文化瑰宝得以传承与发扬。

如今站在他墓碑前的人们或许会为他当年风靡一时的舞台生涯感叹,更会为他在戏曲教育领域的无私奉献而深深致敬,这段跨越百年的戏曲历史因为孙延德的存在而更加辉煌。

参考资料:《新乡学院学报》;2012-6

《河南祥符调渊源历史》;河南郑州豫剧二团;2020-7-2

标签: 墓地 豫剧 孙延德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