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爱上了这样的跨界?

内地明星 2 0

近日,一个舞蹈节目在网络上刷屏。峨眉女团干净利落地“穿、拨、挑”,少林武僧孔武有力地挥棍劈打,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带着学生“挥鞭骑马”,英歌舞队手持“英歌槌”在舞台变换队形……民俗战舞与流行街舞相融合,唱跳歌手刘宇一身红白战袍,化身向大师学艺的“舞林”侠客。这段表演视频引发网友纷纷留言:“这是传统文化焕新的风采!”。

节目名称“血脉觉醒”一词常用在一些热血小说里,原本解释为角色体内某种隐藏的力量突然爆发,从而脱胎换骨。如今,年轻人将追逐国潮的新风尚,称为新的“血脉觉醒”。峨眉刺、少林棍、蒙古舞、英歌舞等,很难想象这些元素结合到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而今,这些类型的地方特色表演节目,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迅速走红。这些过去难以搭上边的元素,如今出现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潮流。不仅是看国潮舞,练八段锦、拿保温杯、攒购物袋……年轻人从质疑长辈,到理解长辈,最后成为长辈,到加入其中。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了国潮,为何突然“血脉觉醒”?

一直以来,文艺表演面临着一个现状:在当代影视作品、流行音乐等各种审美艺术的冲击下,传统的艺术方式该如何创新、如何表达?换个说法,如何将传统的、民族的审美纳入到现代语境,并与年轻人对话和传播,使之成为年轻人的视线聚焦处。面对这样的追问,当下的创作者们显然已经掌握了创新与传统的微妙平衡,给出了令市场满意的答卷。

在当下的互联网舆论场,可以观察到有年轻人在网络上自我调侃:对以前“嗤之以鼻”的传统文化内容,如今感到“真香”。这种突然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开始追求复古怀旧审美的行为,有人说是因为“到了年纪”。

从心理层面剖析来看,这是年轻人从内心深处焕发出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认同。所谓“血脉觉醒”,也便可以理解为根植于骨子里传统文化基因的觉醒。那些曾经对“传统”充满反叛的年轻人,主动对传统文化向外探寻、建立价值认同,也是他们内心从容舒展的自信姿态的外显。

年轻人愿意为国潮演出投射关注,这不仅是一种娱乐行为,更是一种文化行为。从之前受到观众好评的《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节目,到如今别具匠心、百花齐放的各类跨界国潮创意表演。国潮舞蹈之所以受到追捧,除了其节目具有视觉表现力,关键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被唤醒,希望通过舞蹈演绎的形式,走进并了解传统文化。

年轻人从接触到了解到喜爱,从观看到见证到记录,其中,媒介技术的推动力量不容小觑。从线下演出、影院,到电视、电脑端,再到移动端平台,媒介形式的多样化也带来了内容生产与传播效率的革新。在媒体融合时代,创作者们以创新的叙事方式探索着不同的表现形态,融合类的视听产品也打破了横亘在媒介与年轻人之间的“次元壁”。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通过短视频、直播间被持续看见、被不断放大。

还要注意到,年轻观众“血脉觉醒”下隐藏的文化自信,对于表演者们而言,更是一种实际的创作激励。据报告显示,2023年全年,抖音演艺类直播总场次达7143万场,同比增长47%。演艺类直播场均观众4263人次。这相当于每天有19万场中等规模演出在直播间上演。近年来,直播间正成为传统文化新舞台,重塑着演艺行业生态,直播打赏成为线上演出新门票,也为国潮主播带来新收入。

当然,如何让“觉醒”的血脉更好地传承下去,仍需传统艺术创作者们不断深耕。只有积极主动地拥抱年轻人,在与时俱进中推陈出新,才会迎来一场场文化的双向奔赴,让古老传统蕴含的文化密码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养料。

编辑:李玮

监制:包真

总监制:谢恬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