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张艺谋小心翼翼地找到莫言,说:“看了《红高粱》后,我想把它拍成电影!我准备出800元,你觉得怎么样?”当时的莫言尚未如今广为人知,而张艺谋也还不是国际国内电影大师。当张艺谋提出这个想法时,他或许期待着莫言会让步,但莫言却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拍吧!钱不钱的事情无所谓!” 多年后,两人回忆起那个时刻,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当时的莫言还不是如今的文学巨匠,而张艺谋也还未跻身国际电影界的高峰,两人都是普普通通的汉子。一天,张艺谋偶然看到了一篇报纸上的关于《红高粱家族》的文章,他读后产生浓厚的兴趣,决定亲自去寻找这位作家。这便是两位大师合作的第一幕。
那一天,张艺谋一个皮肤黝黑的西北汉子,莫言是个面容略显臃肿、皮肤白皙的东北大汉,他们在火辣辣的天气里相遇,点燃了后来合作的火花。
多年后,莫言回忆道:“当张艺谋找到我的时候,我们并不熟悉。他看着我那双粗糙的黑手,可能觉得我就像村里的生产队队长一样。他居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张艺谋在谈及莫言时,以一种幽默的方式回忆:“我看着莫言,他身材臃肿,小眼睛眯着,就像村里的会计。” 这两位“队长”和“会计”开始筹备改编和拍摄《红高粱》的计划。
为了获得《红高粱》的改编权,张艺谋提出800元的报价,本以为莫言会讨价还价,但莫言却毫不客气地说:“钱不钱的事情无所谓!” 随后,张艺谋花费40000元租下100亩土地,开始种植红高粱。
这必须强调,当时的800元和40000元在那个年代都是巨额的资金。普通人的月薪不过二三十块钱。
《红高粱》之后于1988年上映,赢得高度赞誉,使张艺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与此同时,莫言也逐渐被更多人认可和了解。
莫言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他的作品包括《食草家族》、《春夜雨霏霏》、《蛙》以及《丰乳肥臀》等等。莫言的很多作品都与土地和故乡紧密相连。其中,作品《丰乳肥臀》和《蛙》等,在特定历史时期展现了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虽然其中的情节令人不适,但它们都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正如莫言所言:“文学作品不仅可以赞美,还可以揭示黑暗,批判阴暗。”
尽管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但他也遭到了一些质疑和批评,有人认为他将中国社会的丑陋面放大,以取悦西方观众。
有人说:“一个人要么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要么用童年来治愈一生。” 在获得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上,莫言讲述了他童年的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历。在年幼时,由于家庭贫困,他和母亲去田里采摘麦穗。不料,他们被地主发现,母亲由于腿脚不灵活而被地主打耳光。地主离开前还吐了一口唾沫。母亲倒在地上,流着血。
多年后,当莫言再次遇到那位打过母亲的人时,他打算报仇,但母亲却阻止了他。母亲说了一句深刻的话:“打我的人,不是眼前这个老人!”
之后,莫言在军队工作,1984年的某天,莫言在王府井大街上拿到了一本书。他翻开了书的几页,惊叹不已:“原来小说也可以写得如此出色!”激动之下,他回到部队宿舍,摊开纸张,拿起笔,开始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从那时起,文学就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侣。那本书就是引起全球轰动的《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对莫言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引人叹为观止,让人感受到了想象力的华丽和语言的精美。因此,莫言被誉为“小马尔克斯”。
以本土故事为基础,莫言从故乡出发,用崭新的视角审视当时农民的艰辛经历,将他们的人生历程如同放映幻灯片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些故事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却又引起深思。它们不仅具有《百年孤独》的风格,也融入了莫言独特的慈悲和洞察力。其中一部作品就是带有浓郁《百年孤独》风味的《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讲述的故事异常诡异而有趣。地主西门闹被冤杀后,他不甘心就此结束人生,于是被阎王打入轮回六道。他在六次转世中分别化身为驴、牛、猪、狗和猴等动物,以动物的视角体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死轮回。这些故事展示了他们极度的痛苦和彻底的放纵,跨越了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
莫言说:“正是因为有了《生死疲劳》,我才有了诺贝尔奖!”《生死疲劳》语言幽默,情节搞笑,虽然是一部悲剧,但莫言充分发挥了自己讲故事的才能,勾勒出了中国农村的各种人生百态!
余华对此极为赞赏:“我看完《生死疲劳》很妒忌,写得那么牛···这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莫言是我的 yyds!”
《生死疲劳》是一部文学爱好者和喜欢阅读的人绝对不能错过的“诺贝尔奖”作品。通过阅读《生死疲劳》,我们可以深刻理解土地与人民之间的关系,感受到中国人民的温柔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