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元甲”黄元申:41岁当和尚,出家16年还俗,74岁隐居国外

内地明星 2 0

在繁华都市的喧嚣中,黄元申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电视剧《霍元甲》中的主角,41岁那年他却选择出家为僧,16年后又突然还俗,远赴美国隐居。这样一位曾经的电视剧英雄,为何会选择离开喧嚣的演艺圈,去追寻内心的宁静和真实的自我?他的人生旅程中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和反思?下面小史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黄元申出生于1948年12月2日,在上海的一个知识丰富的家庭中,不久后随家迁往香港九龙的调景岭区定居。原本处于较好经济状况的黄家,因国内外的政治动乱和时局变化,家境急转直下,生活陷入困顿。他们被迫住进了简陋的木屋,生活条件极为艰苦,连基本的自来水都没有,需要走过半个山头才能从远处挑水回家。

黄家虽贫,家庭成员却在不断增加。在香港的几年内,黄元申的父母又相继迎来了五个孩子。作为家中的长子,黄元申不得不早早承担起照顾弟妹的责任,他常常一边抱着妹妹,一边忙于炉火旁做饭。家中经济拮据,连基本的蔬菜都难以购买,他便常到附近山上采摘野菜,用来与大家分享那简单的豉油拌饭。

在黄元申的家附近,住着一位年迈的老伯。感受到老人的孤独与不便,黄元申便常帮他料理家务,每次上山挑水时,总是额外为老伯多挑两桶。老伯对黄元申的孝顺和勤劳非常赞赏,考虑到他身体瘦弱,便鼓励他学习武术以强身健体。

老伯精通各种武艺,还擅长点穴术。黄元申便与老伯约定,每晚在完成一天的家务和工作后,深夜十二点去老伯家练习武术。虽然他未能学到点穴技巧,因老伯早逝,但这段经历奠定了他日后在电影中展示的灵活身手的基础。

黄元申的学业同样出色,毕业于香港的利玛窦英文书院,后来更是获得了前往加拿大和纽约大学深造的机会,但因家庭经济原因未能成行。在一次采访中黄元申曾感叹地说:“人说七十二行,我却做了七十三行。” 他的工作经历极为丰富,从侍者到售货员,从工厂工人到写字楼职员,甚至在赌场和建筑工地都有过打拼。

在这段多职业的打工生涯中,黄元申还曾是一名玉器学徒,熟练掌握了玉器的鉴定和打磨技术,这使他在后来的娱乐圈中,成为朋友们求助鉴定玉器的专家。尽管生活忙碌,他从未放弃过练习武术,这为他日后进入演艺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1971年,黄元申因渴望改善家庭状况,成功进入了邵氏电影电视艺员训练班,开启了他的影视之路。次年他首次亮相的电影《饿虎狂龙》获得了导演吴思远的极高评价。这一表现为他赢得了连续的影视合约,他那既英俊又聪颖的形象,让他很快被誉为影坛“英气外露,内藏灵秀”的演技派新星。紧接着,他主演的《大小通吃》在75家影院同时上映,每场几乎座无虚席,使他迅速跃升为百万票房的影星。

黄元申的星途虽高速上升,但他始终保持谦逊和努力。许多高危和艰难的动作场面,他坚持亲自完成,从未使用替身。在与高雄合作的《贩卖人口》中,他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完成拍摄,这种敬业精神使他赢得了业内外的普遍尊敬。

除了演戏,黄元申热爱读书,他的住所中常堆满了各类书籍。他涉猎广泛,还深入研究电影制作技术。1975年他毅然决定成立自己的电影公司,期间还自编自导自演了《赌鬼》、《着错草鞋走错路》以及《陆小凤与西门吹雪》等多部作品。

黄元申以其谦和和热心的性格在圈内外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常被亲切地称为“OK仔”。他从不傲慢,常帮助和提携初出茅庐的新人。加入香港无线后,他在1976年的首部电视剧《CID》就赢得了第20届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铜奖,同年他欢迎了儿子黄吉梁的出生。随后,在《陆小凤》等剧集中的出色表现,再次证明了他的演技。

与此同时黄元申和赵雅芝之间的关系因一封情书而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虽然两人都尝试澄清,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让黄元申压力倍增。在成功饰演霍元甲之前,他已与史倩予相恋多年,两人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并育有一子一女。本以为这段关系会随着时间而更加牢固,却没想到会被一场意外的邂逅所打破。

他们的故事发生了转折是在黄元申参与《剥错大牙拆错骨》这部剧集的拍摄期间。在拍摄过程中,为了帮助新晋演员赵雅芝提升演技,黄元申频繁在片场进行指导。两人的合作渐渐从专业伙伴转变为彼此的知己,尽管这一切纯属工作之需,但外界的眼光却越来越加入了私人情感的揣测。

随着媒体的渲染和公众的揣测,两人的关系似乎越发模糊不清。尽管黄元申多次公开澄清,称两人仅是工作关系,但这并未能平息流言。事态的发展到了一个高潮,当记者找到黄元申的妻子史倩予,她在情绪激动下展示了一封署名为“芝”的情书,直言家庭的破裂是因为有了外来的干扰。

这场公开的揭露让黄元申和赵雅芝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赵雅芝的个人生活也充满了波折,她与丈夫的婚姻因多次争吵和对孩子抚养权的争执而走向了法庭。就在这段风波中,黄元申的职业生涯却迎来了巅峰,他在《大侠霍元甲》中的表现令他声名大噪。

1984年,通过与林国雄的交往,黄元申开始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或许是长时间的职业生涯带来的疲惫,也或许是演艺圈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他感到疲惫,黄元申逐渐找到了心灵的慰藉。在林国雄的影响下,他开始逐步淡出影视圈,深入学习佛学,并开始实践斋戒。黄元申和家人一起改变了生活方式,开始了全新的精神探索之旅。

1990年42岁的黄元申在东南亚遇见了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佛教大师,圣一法师,并决定拜师学艺,改名为衍申法师。自此他便在宝林禅寺开始了他的出家生活,慢慢淡出公众视野。

在宝林禅寺的日子里,黄元申完全放弃了以往的饮食习惯,改为素食,一天只吃两餐,坚持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相较于之前在演艺圈的忙碌和无序,寺院中的生活带给他规律和宁静。他的一天从凌晨三点半开始,洗漱完毕后便参与四点的早课。

早课后是早餐时间,随后是一系列的宗教活动,包括诵经和打坐。黄元申不仅亲自准备每一餐的素食,还积极参与寺院的日常杂务,如种植蔬菜和养花,亲自体验农耕生活。

曾经的武术训练,现在转变为静坐冥想。这种转变让他感到精神充沛,尤其是对他以前的失眠问题有了显著的改善。黄元申深感自己不仅适应了出家生活,而且在其中找到了乐趣。

虽然妻子试图多次探望,但黄元申坚持拒绝,他认为这是对修行的一种干扰。据悉,他的妻子未曾改嫁,独自一人将两个孩子抚养成人。黄元申的朋友们偶尔会来寺院看望他,虽有人劝其复出,但他坚决拒绝。

在出家的头几年里,黄元申还前往普陀山、九华山及九云山等名胜古刹进一步修行。很多人好奇他出家后是否真的没有烦恼,他坦言自己仍是凡人,自然有烦恼,但他已找到了应对烦恼的方法。

黄元申曾作诗表达他的心境转变: "生命如戏,三世皆通,死神无踪,不问贫富,戏终人散。

这反映了他对过去追名逐利生活的洞察和超脱。黄元申的出家可能被外界揣测为逃避现实或情感纠葛,尤其是与赵雅芝的未果情缘,尽管两人实际上并无深交。

时隔16年,黄元申在2005年宣布还俗,并与家人一同移居美国,尽管他重新留起了头发,依旧保持着一种僧侣般的生活方式。此后不久,他与儿子回到内地生活,偶尔在深圳街头被人瞥见。

黄元申曾说过,“人生如戏,曾经在荧幕上演绎角色,出家后成为一名和尚。” 他的还俗似乎标志着这个内心角色的再次转变。尽管外界仍对他的人生抱有疑惑,黄元申自己可能也未能完全看透红尘,但他的生活选择反映了他对内心平和的不懈追求。

黄元申的人生如同一部戏剧般跌宕起伏,如今黄元申虽然已远离了曾经的灯光与舞台,选择在更为平静的环境中探索生命的深层意义,他的人生旅程依旧充满了教育与启迪的价值。在寻求心灵平静的道路上,他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多样性。他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个正在追梦路上的人,无论遭遇何种挑战,都不应轻易放弃追求内心深处的呼声。

黄元申的人生证明了,每一步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每一个选择都充满了意义。他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不同面貌,提醒我们,在追逐梦想的同时,也不忘寻找真实的自我。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