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之西北圈有多强

内地明星 12 0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圈子。

娱乐圈这个名利场,尤其如此,各方势力姿本纵横交错,相互制衡。一直以来,娱乐圈流行一说法,什么京圈、港圈、西北圈。

每个圈子都聚集了一大批大佬,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资本撑起了中国影视,尤其是京圈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

京圈是最早发迹的,也是最著名的。他曾通过导演和编剧的才华,开创了娱乐圈的新局面。

然而,随着王朔的隐退,这一势头逐渐减弱。他们真的撑起了中国影视的一片天吗?

当然没有,充其量就是中国影视版图中比较出彩的一部分。

其实,真正令中国影视不断发展,繁花似锦的是西影厂和港资。

建国后,中国组建了许多电影厂以丰富民众文化领域的生活,同时也诞生了第三代导演。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是谢晋,他后期最重要的作品《鸦片战争》,背后的资本是香港嘉禾。

第四代导演中的代表人物、黄健中、滕文骥、吴天明都来自西影厂,几乎占据了第四代导演的半壁江山。

谢飞的《香魂女》、《本命年》分别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银熊奖;滕文骥的《棋王》入围威尼斯电影节。

吴天明的《老井》将张艺谋捧成中国第一个A类电影节影帝,《变脸》又让自己成为A类电影节最佳导演。

到了第五代导演,成了西影厂的一枝独秀。

名声最为显赫的当属“国师”张艺谋,在得奖方面堪称“誉满中华”。金狮奖、金熊奖、金马奖、金像奖、金鸡奖、百花奖,可以说拿奖,拿到手软。还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除了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吴子牛、黄建新、李少红、孙周,凡是有点名气的第五代导演基本都来自西影厂。顾长卫、黄建新、李杨、冯小宁,宁浩、贾樟柯、刘惠宁、曹盾,王全安等这些都是西北圈中极为出色的导演。

除了导演,西北圈中的编剧和作家也是人才济济,极赋才华。陈忠实、路遥、贾平凹、梁晓声、柳青,陈彦,芦苇,余华,哪位没有几个文学奖傍身?

西北圈有个极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导演+演员+编剧的固定搭配。

巩俐,余男,蒋雯丽,张雨绮,章子怡,马思纯等在影视界大杀四方。

电视剧方面也都非常火爆,张嘉译、刘奕君、张涵予、段奕宏、富大龙、郭涛、陈建斌、尤勇、巍子、冯远征、黄轩、白宇、窦骁,凌潇肃等等,这些西北汉子无一例外都是演技派。

你会发现,这群西北男演员或许不是演艺圈里最帅的,但绝对都是中国演技圈的中流砥柱型人物。

这些电影背后的制作方是西影厂、银都机构、汤臣,所以完全可以说是西影厂和港资让华语电影蜚声国际。

也正是因为长相偏沧桑感,只要表情不故作卖弄,西北男演员留起胡子来很少显得油腻。比如西安人白宇,就是靠胡子走出深沉型男路线的。

即使到了90年代,西影厂已经开始逐渐没落,仍然有不少佳片。

如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还有宁浩、贾樟柯、陆川、李杨等第六代导演都是从西影厂起步。

而且西影厂更是引领了西部武侠片的风潮,以西北地区为故事背景展开的电影成为可以与香港武侠片抗衡的武侠电影类型。

提到剧作家与编剧基本就是西影厂的天下。剧作家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莫言、余华,陈彦,芦苇,哪一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更是港资与西影厂的一次深度合作。

豆瓣电影TOP250中有43部华语电影入围,没有一部来自所谓的京圈。

马思纯是非常给西北圈子争光的,小小年纪就和周冬雨一起获得了金马影后,把马思纯带入西北圈的是她的小姨蒋文丽,也就是西北圈扛把子顾长卫的老婆,其实西北圈子大多都是本身很有奖项和荣誉的人,比如章子怡、巩俐、余男,其实进圈的,对自己的演艺事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就比如通过女友进入西北圈的欧豪事业发展的就越来越好了。

在整体风气愈加浮躁的娱乐圈,你能难得地在这群西北男演员身上看到厚积薄发的沉淀感。

有的沉淀成了温暖宽厚的大爷,有人则沉淀成了颇具硬汉气质的性感大叔。这或许要得益于那被凛冽寒风吹出来的坚韧。让他们像匹草原上的头狼一样傲气、孤独,带着愣头青似的永不服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