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因翻车“跌落神坛”的白岩松,已经走上另一条大道

内地明星 3 0

“白岩松什么时候这么老了?”

在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一头白发、皱纹深刻、面颊消瘦的白岩松依旧在为观众们播报赛事,很多人在关心奥运本身的时候,也都生出了唏嘘。

这个在央视工作了30年的元老级别主持人,给人的印象貌似一直都是40岁的睿智、犀利的中年人模样,如今才56岁的他到底怎么走进“老年”行列的呢?

“真是什么话都让他说了。”

这是网友们不爽白岩松的点,自他那两段完全割裂的话出来后,这个人才真正的从所谓的“神坛”上重重跌落。

白岩松一直都是一个忧国忧民形象的主持人,他在央视的主持风格是严肃的、犀利的、有深度的、直击要点的

所以在这么多年的积累中,白岩松拥有许多喜欢他的观众,而“白岩松”三个字也像是专业又接地气的代表。

但就在2021年1月份的时候,白岩松说了一段同样犀利的话语,只是这次观众们没能出声附和,反而站在对立面对其加以指责。

他的原话是——

“难道我们现在指望的是房价很低?然后一点压力都没有?然后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同意?不会吧?!”

这段被单独剪辑出来的话语戳中了万千年轻人脆弱的心灵,生活本就已经很艰难了,白岩松怎么能这么直白地讲出来,并且对依旧在努力的他们指责批评呢?

有位网友表达了很多年轻人的看法,他说“难道我指望房价很高,工作不好找,很大压力,只要喜欢的女孩跟她一追求就不OK?不会吧?”

年轻人不是不知道社会的苦,但是他们在幻想里希望什么都能简单点,这样才有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并不是真的这么不切实际。

但白岩松的意思也不是在指责年轻人,因为这段话后面还有一段——

“对,正因为有一定难度,然后你够(着)它的时候,痛苦与此有关,幸福可能也与此有关。相比较之下,中国年轻人买到拥有自己产权的房子是最早的……”

他是站在一个过来人的角度上,希望年轻人不要认为“得到”这件事很容易,要做出努力、要去奋斗才能拿到想要的。

只是舆论发展是很迅速的,一时之间白岩松那个接地气的形象被瓦解,换成了一个既得利益者的样子。

或许是负面的声音很多,也或许是真的觉得表达得方式不太对,白岩松反省了自己,只是他做出的努力没能得到谅解。

4个月过去,白岩松再次谈到了年轻人压力的问题,这一次他换了表达方式——

“几年前我就说过,当房价超过三四万,再怎么涨,就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了,反正,也买不起。

而潜在失业的压力,流动的压力,将来孩子教育医疗的压力。这一切都使年轻人觉得,连自己都很难照顾,而且是疲于奔命,我还怎么去扶育下一代。”

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年轻人的心里去,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不少人放弃了挣扎直接躺平,白岩松一定是好好了解过了基层的现状。

但这番正义凛然的言语没有引起大众的共鸣,反而让人觉得他很割裂,前后不过相差了4个月,说出来的话立场完全不一样,颇有种“讨好”观众的感觉。

年轻人对于白岩松的话语有自己的理解这无可厚非,但这并不能否定了他是个从底层爬出来的一员,而白岩松能如此了解大家的心态,是因为他也经历过生存的“难”。

在磨练中成长

白岩松身上的朴实之感并不是故意营造出来的,因为他真的来自于一个极为朴实的家庭。

1968年出生的他生长在呼伦贝尔大草原,白天要放牧,晚上要跟着父母哥哥挤在牛棚中睡觉,他不懂为什么自己家里的生活如此艰难。

但是8岁那年,白岩松的父亲被癌症带走了生命,他才意识到其实之前的生活还不错,至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很温馨。

为了活着,为了不让寡母加速衰老,他不得不和哥哥快速长大,然后成长为家里下一代的支柱。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都是白岩松的信念,所以再苦再难他也没想过中断学习,哪怕做了再多的活、身体多累也从未放弃。

万幸多年坚持终有回报,他在17岁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

很多人考入大学就松懈了学习,但是白岩松没有这个底气,为了更好地找工作,他依旧把良好的阅读习惯延续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他总给人一种博学多才的感觉,因为那是他多年的积累,只有博观才能轻松做到约取。

1989年是证明白岩松阶段性胜利的一年,那一年他毕业,那一年他被分配到央视工作。

他像许多新人一样做着最基础的工作,一边积累经验一边成长,同时也在找机会展示自己,一直到了1993年时,《东方时空》让观众们认识了这个人年轻人。

激动的他走进录制棚,播报新闻的工作让他兴奋,但是一张嘴就坏事了,原本不多的工资最后被扣得差不多了,结算的时候不仅没赚,反而还倒贴了。

这就是央视专业的地方,读错一个字就要扣钱,是惩罚,也是给新人的磨练,想要拿工资就要不断精进自己。

白岩松也只能赶紧适应镜头提升播报能力,想赚钱就得吃得了苦。

然而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跟钱有关系的问题又来了。

那时候他和妻子刚刚结婚,一起在北京租房子住,但是当儿子出生后不得不赶紧买房,给小家伙提供一个足以成长的庇护所。

但是两个小年轻没有什么积蓄,只能通过借钱来买房、养娃,可以说直到这个时候白岩松的生活都是质朴的、艰难的。

为了尽快还钱,为了不让儿子过得跟自己一样苦,白岩松把精力转移到工作上,只有赶紧证明自己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央视是什么地方,是一个云集了各地人才的顶尖平台,竞争压力可想而知,这就使得白岩松更加努力地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这种绷紧弦的节奏一直持续了很多年。

“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追求完美和达到极致。”这是2019年时他的感悟。

原来在5年前,高压的工作使得他患上了抑郁症,心理的疾病很快影响了他的身体,焦虑、暴躁、失眠、暴瘦、脱发等,很快将他打击得“面目全非”。

在这个灰暗的时期,帮助白岩松重新振作起来的背后支柱是他的妻子,两人互相扶持了这么多年,早就成了相知相爱的灵魂伴侣。

而走出抑郁,重新站在台上的他就已经是那个消瘦的、生出白发的“非青年”了,始终没变的只有他那份对于工作的热情,对于自身的知识积累。

当所谓的“翻车”话语被爆出来时,白岩松其实是懵的,他没想到自己的话会被断章取义,就算自己解释了也得不到理解,所干脆就放任不管,热度过去就好了。

被网暴、被口诛笔伐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经历,如果这是一个新的考验,那么只要度过就能证明自己又成长了。

对于这件事白岩松有做出过回应,他说被误解、被斥骂都没什么,因为现在已经释怀了,之后就是保持初心继续前行。

他一直都是为底层人民说话的,更是为了艰难求生的年轻人说话的,因为自己曾经淋过雨,希望在别人的人生旅途中撑起一片伞,让大家去认识真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而如今的白岩松虽然没有继续在“神坛”上发光,可他依旧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观众们播报新闻,哪怕他的样子比前几年更加苍老,他还是坚持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

结语

或许白岩松在表达语言时在方式上出了问题,但他也是在用一个过来人的视角为年轻人提供生活经验,他是在鼓励、警示,他是好意。

这样的他不应该遭遇网暴,更不应该被误解。

好在他释然了,依旧在参与基层活动、为百姓发声,56岁的他就快要退休了,希望他在完成所有工作后好好享受退休生活,不要再在外貌上与同龄人拉开差距。

你怎么看待白岩松的话语,你觉得他说错了吗?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2024-10-06《白岩松、郎朗和季博文共同发出倡议……》

【2】白岩松-百度百科

【3】华龙网2024-08-15《一句“该关掉话筒了”引发猜测,白岩松:人生很短,记忆很长》

【4】人民网2017年02月21日《白岩松:新闻人要尊重期待 优质内容是媒体影响力》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