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名家陈涌泉因病离世:儿子是警察,生前他以儿子为自豪

内地明星 2 0

陈涌泉的童年,仿佛就是一部微缩版的相声发展史,充满了艺术的熏陶,也饱含着生活的艰辛。陈涌泉出身于一个地地道道的相声世家。

他的外公钟子良是清门相声的代表人物,在旧社会享有盛名。而父亲陈子贞更是红遍京津的相声名家,在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间创作了《八猫图》《穷富论》《羊上树》等传世之作。

陈子贞与陈涌泉的母亲(钟子良的二女儿)结为连理,翁婿俩经常同台演出,将相声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然而,命运无常。

1941年,9岁的陈涌泉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父亲陈子贞在51岁时被日本人的汽车撞死。这个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不仅夺走了他的至亲,还带走了全家的依靠。

雪上加霜的是,陈子贞存在私人银行的一大笔钱因银行倒闭而化为泡影。家道中落,曾经优越的生活瞬间成为泡影。陈涌泉的母亲含泪卖掉了家里的房子,艰难地维持着这个破碎家庭的生计。

年幼的陈涌泉,在这样的境遇中,开始了艰辛的生活历程。尽管生活困苦,但相声的血脉似乎在陈涌泉的体内流淌。他的母亲曾对他立下"约法三章":第一不当警察,第二不当兵,第三不当演员。

这源于旧社会演员地位低下,陈子贞曾多次受到旧警察的欺凌。然而,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陈涌泉的人生轨迹将与相声艺术紧密相连。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和生活变故中,陈涌泉的童年虽然坎坷,但也为他日后在相声界的成就埋下了深厚的根基。这段经历不仅塑造了他坚韧的性格,也让他对相声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

尽管家境贫寒,陈涌泉在学业上却表现出色。中学时代的他成绩优异,母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考上大学。然而,命运再次跟他开了个玩笑。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陈涌泉不得不在中学毕业后辍学,开始为生计奔波。辍学后的陈涌泉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他徘徊不定之际,父亲的拜把兄弟白云鹏伸出了援手。

1951年11月15日,对陈涌泉来说是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他进入了北京相声改革小组工作。凭借着中学毕业的文化底子,他被安排担任文书,负责会议记录和修改相声作品。

这份工作,为他日后的相声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仅仅一年后,1952年11月,陈涌泉如愿以偿,被调入北京市曲艺团,正式成为一名相声演员。

在团里,他与史文惠搭档,合演的相声《两个理发员》引起了广泛的反响,让年轻的陈涌泉初尝了成功的滋味。然而,艺术生涯并非一帆风顺。

在特殊年代里,北京曲艺团的演出被迫停止,陈涌泉也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即便如此,他对相声的热爱从未动摇。

上世纪70年代,当陈涌泉终于回到团里时,他曾担任过食堂管理员,负责单位的招生,还辅导过年轻演员,为重返舞台做着默默的准备。

这段艰难的岁月,不仅没有磨灭陈涌泉对相声的热爱,反而让他的意志更加坚定,为他日后在相声界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每一次挫折,都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宝贵的财富。1978年,对陈涌泉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与比自己小15岁的李金斗开始了正式合作,这个搭档一直持续到他退休。

尽管年龄有差距,但李金斗对陈涌泉非常尊重,两人在台上是默契十足的搭档,在生活中则是亲密无间的朋友。1986年,陈涌泉与李金斗携手参加全国曲艺新曲(书)比赛,他们合说的相声《武松打虎》一举夺得一等奖。

这个奖项如同一块巨石激起千层浪,让两人在相声界声名鹊起,演出邀约纷至沓来。随后,他们又合作创作了《老鼠蜜语》《死后奇闻》《猴的自白》《省略语》《加板气》等一系列经典段子,在相声界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旋风。

陈涌泉的成功绝非偶然。他拥有极强的文字功底,对每个相声作品都精雕细琢。每次拿到新的相声作品,他都会对每句话、每个字、每个细节进行精心设计和二度创作。

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他们的作品经久不衰,深受观众喜爱。1990年,陈涌泉因病住院,但他心系舞台,为了不影响李金斗的演出,他主动推荐李建华与李金斗搭档。

这个举动体现了陈涌泉对艺术的无私奉献精神。然而,当陈涌泉康复后,李金斗坚持要继续与他搭档,这份情谊令人动容。

1993年,陈涌泉随中国广播艺术团赴中国台湾演出,著名的张学良将军专程来剧场观看。随后,他们还在张学良将军五弟张学森的家里进行了专场表演。

与张学良将军的合影,成为了珍贵的历史瞬间,也见证了陈涌泉艺术生涯的又一个高峰。在相声界,陈涌泉桃李满天下,共收了6个徒弟:刘辰、王辅廷、陈庆晟、薛宗来、张铁山、姚富山。

他授徒不收报酬,只为传承这门艺术。可惜的是,大徒弟刘辰早年因病去世,这让陈涌泉深感悲痛。后来,虽然有不少年轻人想跟他学相声,但由于他们过于功利,只想学会几个段子就登台挣大钱,陈涌泉婉拒了这些请求。

这段与李金斗合作的黄金时期,不仅让陈涌泉的艺术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为中国相声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当时从警条件要求很高:一是家庭没问题,二是必须是三好学生,三是身高、外形要好。陈桓完全符合这些条件:他身高1.73米,人长得很精神,高中时担任副班长,还是共青团员。

每天,他都要在繁忙的长安街上指挥交通。陈桓腰杆笔挺,手势标准,有条不紊地指挥着车水马龙,他帅气的执勤照片甚至登上了北京一家交通杂志的封面。

看着儿子穿上警服,站在繁华的长安街上指挥交通,陈涌泉和妻子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他们多次悄悄去长安街,站在人流中远远地望着儿子挺拔的身影,内心洋溢着难以言表的骄傲和幸福。

这个选择,不仅实现了陈涌泉对新时代的憧憬,也成为了他晚年生活中最引以为傲的事情之一。父子两代人的不同选择,既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也是陈涌泉家庭故事中最动人的篇章。

从被禁止当警察,到以儿子从警为荣,陈涌泉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新中国的巨大变化。这样的表现很快得到了认可,5年后他被调到交管局给领导当秘书。

在37岁时,陈桓更是升任北京市交通管理局招待所所长,事业发展可谓顺风顺水。陈桓的成功让陈涌泉感到无比欣慰。

儿子的警察身份不仅没有给他带来困扰,反而成为了他晚年生活的一大乐趣。陈桓乐观热情,在警察系统里结识了许多朋友。

每当外地的警察朋友来北京看望陈桓,陈涌泉和妻子总是热情地将他们请到家里做客。渐渐地,陈涌泉的家成了一个"警察接待站"。

几乎每个月,他们都要接待一两批儿子的交警朋友。这些警察朋友们亲切地称呼陈涌泉的家为"警察接待站",这个称呼让陈涌泉倍感温暖和自豪。

陈桓也是一个孝顺的儿子。每逢节假日,他都会抽时间回家看望父母。特别是在陈涌泉晚年听力不好,行动不便时,陈桓更是经常过来给父亲送吃的,陪父亲聊天。

这份父子之情,温暖而深厚,成为了陈涌泉晚年生活中最珍贵的慰藉。陈涌泉和陈桓的故事,展现了一对相声艺术家父亲和警察儿子之间的深厚情谊。

他们不同的职业选择非但没有造成隔阂,反而因为相互尊重和支持而更加亲密。陈涌泉以儿子为荣,陈桓孝顺父亲,这种和谐的父子关系,成为了陈涌泉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在相声界,陈涌泉的地位和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他与李金斗搭档近30年,创作了《武松打虎》《老鼠蜜语》《死后奇闻》《猴的自白》《省略语》《加板气》等一系列经典相声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他精湛的艺术功底和严谨的创作态度,为中国相声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涌泉的成功离不开他背后默默支持的妻子。

在他常年在外演出时,妻子独自撑起一个家,将几个女儿照顾得很好。这份无声的付出,成为了陈涌泉事业腾飞的坚实后盾。

四,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陈涌泉的身体状况逐渐变差。他的听力不再如往日般敏锐,行动也变得不便。但即便如此,他对相声的热爱从未减退。

在家中,他仍然会时不时地琢磨相声段子,回味往日的舞台荣光。2024年4月14日早晨8点48分,这位德高望重的相声大师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92岁。

消息传出,整个相声界为之震动,无数观众和艺术爱好者纷纷表达哀思。陈桓站在父亲的遗照前,回想起父亲坎坷而辉煌的一生,想起他们父子俩走过的温馨岁月,心中满是悲痛。

他深深地感激父亲的培养和支持,也为能成为让父亲引以为豪的警察而感到欣慰。如果有来生,陈桓还愿与父亲再续父子情缘。

陈涌泉的一生,是艺术与人生的完美交织。他用相声诠释人生,又将人生融入相声。他的离去,不仅是相声界的巨大损失,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遗憾。

但他的艺术精神和父子情深的佳话,将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人们缅怀和学习的楷模。

标签: 相声 警察 陈涌泉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