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主播“互撕”的背后

内地明星 3 0

本文转自:今晚报

网开一面

顶流主播“互撕”的背后

秋风起,蟹脚痒。网络直播界的卖蟹故事也异彩纷呈地亮相了。

据说起因是同一品牌的螃蟹供货商请了两位顶流带货主播带货,主播A在销售额上略逊主播B一筹,主要还是因为B的价格更实惠。A主播背后搞小动作,导致B主播在上链接时遇到了些问题。B开始反击,被A的合伙人说B蹭流量,于是B公开爆料:首先,A卖假货,暴雷后不回应、不赔付;A那个合伙人曾因电商运营过程中的造假行为,入狱三年;而且两人还曾齐心合力,把对A有恩的另一位百万粉丝网红C送进监狱。网友们立刻被引发了兴趣,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发现百万粉丝网红C是被A挖到其公司旗下的,后因两人的私情,A的太太要求C离开公司;C对A提出天价补偿,A和合伙人录音作为证据,将C以敲诈勒索罪送进监狱……

顶流主播们之间的龙争虎斗显然不会轻易平息,但围绕流量而起的争端最终还是会归于对流量的刺激与争夺。B对A的爆料那么多,最能引起网友兴趣的只是男女私情、负心汉送第三者“银手镯”的八卦轶事。而所有这些爆料内容孰真孰假,又是否存在为非作歹、违法犯罪行为未被惩戒的可能性,也都没有人在意。

归根结底,在互联网大潮中冲浪已久的网友,已经不再信任任何“顶流”“网红”的表达或者表演了。过往的经验告诉所有人:为了流量,这些熟悉的面孔什么话都敢说,什么故事都敢编,什么剧情都敢演……无数次“狼来了”之后,无论是传说中的“狼”还是大喊“狼来了”的牧童,都成为这场哗众取宠的杂耍的一部分,观众们要追着看更刺激的“反转”情节,并不将其中的恩怨纠葛当真了。

互联网泛娱乐化趋势发展多年,许多“流量淘金者”的行为毫无下限,他们通过撒谎、欺骗、讲故事达到目的,或者通过威胁、讹诈以及其他网络暴行巩固地位。与此同时,这样的泛娱乐化氛围也培养起一大批把新闻当戏看、把苦难当笑料、把骂战当消遣的互联网用户群体。他们不关心谁对谁错,只想获得“审判”所有人的虚拟权威;他们不想明确大是大非,因为只有在灰色模糊地带才能随心所欲地指控他人、煽动情绪、抱团霸凌、弹冠相庆。

互联网泛娱乐化的供给与需求形成了“闭环”,网红的行为模式和粉丝的无脑追捧也近乎“锁死”。如果全社会仍然听之任之,对平台操控舆论的行为不加管控,对“狼来了”的老把戏不予惩治,对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事实不及时查证惩处、公开信息,对网友们或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集体暴行不规范、不教育,也不制止,那么以娱乐为名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难道非要等雪球崩塌、每个人的生活都受到影响的时候,我们才能最终看清那些纷纷落下的,全都是令人作呕的垃圾吗?唯有尽早铲除网络文化中的“脏东西”,不要生活在垃圾堆中“久不闻其臭”,才能给下一代互联网用户留下一片明净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