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今天来聊聊娱乐圈这桩大事。这事儿涉及两位大咖导演和演员,还关乎一位年轻演员成长及背后人情世故。
先说说唐国强老师,在长春电影节那番话,着实惊人。对着《志愿军》三部曲编剧,唐老师情绪激动,直言批评:“这么搞下去,这片子就不是志愿军了!凯歌导演,咋把历史片拍成商业片?”这话一出,引起轩然大波。为啥唐老师这么愤怒?得从《志愿军》电影说起。
《志愿军》系列,打着爱国旗号,未映先火。演员阵容豪华,老戏骨和新生代都有。唐国强老师作为主演之一,对作品寄予厚望。第一部《雄兵出击》上映后,票房口碑双丰收,猫眼评分高达 9.6 分,一片向好。
然而,第二部《存亡之战》上映,变味了。观众惊讶发现,唐国强和刘劲老师戏份被剪没。更离谱的是,陈凯歌导演儿子陈飞宇戏份突出,超过不少主演。这操作触动观众神经,难怪唐老师公开不满。
作为父亲,陈凯歌为儿子铺路能理解。但这“偏爱”是否过度,牺牲作品质量和观众期待?商业和艺术间,他似乎没做好选择。以为增加儿子戏份能提升知名度,可观众不买账。
陈飞宇这年轻演员,成长路顺。从《赵氏孤儿》小角色,到《妖猫传》助理,再到大制作男主,资源让人羡慕。但演技没跟上,在《志愿军》系列表现引争议。观众吐槽:“演技配不上资源,不该挤走老戏骨。”
面对批评,陈凯歌该反思。为儿子铺路理解,但得对作品和观众负责。商业艺术平衡是难题,每个导演都得思考。
陈飞宇本人呢,应专注提升演技,别光靠父亲资源人脉。娱乐圈竞争激烈,实力才能走更远。
最后想说,《志愿军》系列意义重大,承载历史记忆敬意。希望未来影视作品注重历史真实和艺术纯粹,让观众享受视觉盛宴同时,感受历史厚重。
咱也想想,导演该如何平衡商业和艺术?年轻演员怎样提升演技不靠资源?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