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10 月,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繁荣我省演出市场 打造东南演艺经济高地和两岸流行文化中心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申报奖补对象为依法设立的演出经纪机构在闽的营业性演出。扶持首次来闽、全国首演在闽和首次打造演艺新空间的演出主办单位,鼓励台湾演艺人才参与。规定不同情况下的奖补政策,近三年首次在闽举办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符合条件单场奖补 30 万元,每家机构全年不超 150 万元;全国首演在闽的,符合条件单场奖补 50 万元,每家机构全年不超 200 万元,奖补金额可叠加,最高 350 万元。此外,首次打造演艺新空间活动符合条件给予不超 15 万元补助,引进全球知名艺术家开展创作计划,每批次奖补不超 10 万元,全省每年不超 20 批次。办法还鼓励旅行社相关举措,并鼓励市、县出台相关政策。
网民不淡定了,质疑到,歌星是不是太牛了?一手捞老百姓的金 一手还能拿政府的银?
小编认为,这种观点是比较片面和偏颇的。
举办演唱会等演出活动对于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方面,它能够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大型演出活动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税收,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政府出台相关的奖补政策,是为了促进演出市场的繁荣,打造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环境,推动文旅经济的发展,并非是单纯地给歌星资金支持。而且对于奖补也有着明确的条件和要求,并非随意发放。
我们应该以更全面和客观的视角看待这一现象,而不是简单地认为歌星“一手捞金一手拿银”。
政府出台这样的演出市场奖补政策,可能有以下具体考量:
首先,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通过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演出资源,推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丰富本地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
其次,推动地方品牌建设。高质量、大规模的演出活动能够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增强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再者,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除了直接关联的旅游、餐饮、住宿等,还能促进交通、物流、广告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产业协同效应,推动整个地区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培养和扶持本地演艺人才和企业。在与外部优秀资源的合作与竞争中,有助于本地演艺人才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本地演艺企业也能不断成长和壮大。
最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丰富的演出活动为民众提供更多的文化选择,提高文化生活品质,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这些奖补政策对普通民众也能产生积极影响:
丰富文化生活。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演出活动将举办,民众有更多机会欣赏到精彩的演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增加就业机会。演出市场的繁荣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诸如演出策划、舞台搭建、后勤服务等就业岗位,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工作选择。
带动旅游消费。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前来观看演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普通民众如果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可能会增加收入。
提升城市活力和形象。更多的演出活动能让城市更具魅力和活力,提高民众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促进消费增长。民众在观看演出的同时,可能会在周边进行餐饮、购物等消费,从而拉动本地消费市场。
加强文化交流。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演出增多,有助于民众接触和了解多元文化,开阔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