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声:欣逢每一个当下 不忘初心澎湃前行

内地明星 3 0

从15岁进入鞍山话剧团、17岁还没毕业就当了兵,到首部电影《白杨树下》在鞍钢首映大获成功后被借调辽台、北漂两年后最终凭借实力成为北京电视台“当家花旦”,再到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华丽转身经营起了梅兰芳大剧院,她的人生从来不被定义,她的故事充满力量。作为中国第一代电视主持人,她有拓荒的勇气,也有先行的底气。她就是著名主持人——余声。

6日晚,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广电局主办,市艺术剧院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文化活动“星空下的演讲”在祥和人家度假庄园举行。原北京电视台著名主持人余声回到家乡鞍山与大家畅聊了她的成长历程。

“我是15岁进入到鞍山话剧团,当时每天早上5:00就起床到二一九公园里去练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所以说,一路走来,我今天取得的成绩得益于鞍山话剧团对我的培养。”晚6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座无虚席。伴随着热烈掌声,她的故事娓娓道来。

17岁,余声还未毕业就被部队选中当了兵,1981年她复员回鞍,到了鞍钢技术质量监督处当工会图书管理员。1982年,因为长相、气质端庄出众,余声受邀出演了她个人的首部电影《白杨树下》,在片中饰演反面女一号并在鞍钢首映大获成功。她说,也是因为这部影视作品,她人生的路有了新拓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初,当时中国电视文艺迎来了全面发展,辽宁电视台抢先抓早希望在电视栏目上作出文章,需要一个优秀的主持人,于是将余声借调到辽宁电视台。“这也是我第一次以主持人身份亮相在镜头前,这份激动我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台里想法很多,也给了我很大的施展空间。我在辽宁电视台工作了一年半,后来到了北京。”余声说,她当时是北漂一族!为了能在北京台站得住脚,赢得首都观众和大家的认可,她每天早早就到单位,什么杂活都干,有空闲的时候就看看书,为的是更好地锻炼自己。直至两年后,她才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主持人。

在余声心中,舞台是神圣的。1986年,余声到北京电视台任节目主持人并由此创下了很多经典时刻。 她先后主持过1990年亚运会开幕式、1997年香港回归庆典活动、1999年庆祝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大庆文艺晚会、1999年澳门回归庆典活动以及2000年迎接新世纪庆典活动、2001年申奥成功庆典活动……并一举摘得了全国首届“星光杯”主持人奖、“如意杯”全国最受欢迎十大节目主持人以及全国首届百佳德艺双馨优秀电视工作者等诸多奖项,成为了北京电视台名副其实的“当家花旦”!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余声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规划。2004年,她的父亲病重需要人照顾,余声跟台里请了假,在病床前细心照顾了父亲近两个月。“我请假那么长时间,台里的栏目不能停,只能请别的主持人替我。我完事了再回去,就面临着这个主持人怎么办?后来我爱人就劝我,应该给年轻人多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主持事业也需要后继有人、培养新人。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就告别了主持舞台。”她说。

2005年,机缘巧合,余声和爱人我国著名的书画家张德林受邀经营起了梅兰芳大剧院,她担任剧院艺术顾问。“首先我先生是一个资深票友,书法、京剧都是他的最爱。受他影响,我对京剧也多了一份关注和了解。 觉得这也是为中国传统文化尽绵薄之力的机会,就一拍即合经营起了剧院。”余声说,2006年,恰逢国家京剧院筹建梅兰芳大剧院,国家京剧院原院长吴江、副院长赵叔成找到了夫妻俩。“当时的经营机制是国家京剧院负责剧本创作、舞台演出,梅兰芳大剧院经营则要找一家文化公司托管。既然是托管,就需要找一个懂戏懂行的人。我有舞台经验,张老师懂戏,他们就觉得我们是很适合的人选。”

提及这段经历,余声表示当时虽然有国家京剧院的支持,但彼时的京剧市场并不景气。“我们必须承认京剧本身的受众面还是比较窄的,要让更多的人走进剧院,就一定要有好作品,有能够让大家产生兴趣的作品。”余声说,剧院设立之初,她和团队就特别策划了一套“红色经典”,集合《杜鹃山》《沙家浜》《平原作战》《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和《江姐》等6部戏,并以此为基础作为经营运作发力点,一炮打响,好评如潮,让“游故宫、登长城、到梅兰芳大剧院看国粹”的宣传得到广泛的认可。 余声说,除了做经营,他们还邀请学生、京剧爱好者走进剧院做公益专场, 只要是对京剧的弘扬与传承有意义,她自掏腰包也要为国粹推广尽一份力量。为了做好京剧传承,余声又围绕“忠、孝、仁、义、礼、智、信”推出了系列专场演出。她表示,真正的艺术是经得起时间和人民检验的,与其说自己是在经营梅兰芳大剧院,不如说是为弘扬京剧传统和传承经典国粹做点事,目的就是想让京剧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重新焕发艺术光彩。如今,余声已经卸任剧院工作,但她对京剧的热爱没有消退。

活动中,情到深处时,余声还现场为大家演唱了京剧 《沙家浜》选段《军民鱼水情》,受到大家的欢迎。

活动结束后,余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对于此次受邀回到家乡分享成长经历,她倍感欣慰并通过鞍山市新闻传媒中心向家乡的“新朋老友”献上祝福,还化身文旅推荐官喊话全国各地的朋友们来家乡鞍山做客。

她说,回眸这一路走来,她庆幸自己在每一段抉择上都作出客观、正确的选择,而她的这份圆融与自洽来源于观众的厚爱和家人的支持。“我先生曾送给我一句话:往事如烟随风去,余声似水绕指柔。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自我圆满听起来是个特别宏大的目标,其实圆满可以是阶段性的,我们要学会从小事上找到价值感、幸福感,然后慢慢形成自我圆满的状态。希望我的这点感悟,也能给大家带去一份温暖与力量。”

(本文部分照片由康成明 摄)

全媒体记者 赵梓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