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模仿马三立登上1992年的央视春晚,而后借着余温,投拍电视剧《马三立》而名利双收,直播中突然展示了8万元的收条。
老汪的成名之路可谓是充满艰辛的。作为天津的娃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相声氛围浓厚,天津被称为“相声窝子”。老汪从小被相声熏陶着,加上在天津曲校的系统学习,以及诸多名家的指点,水平突飞猛进。
特别是他非常痴迷于马三立大师的相声,通过反复模仿研究,最后到了形神兼备的地步。1992年在中央电视台春晚上因为模仿马三立大师而一炮而红,有人称呼他“小马三立”,也得到了马三立大师的肯定。
就是因为拍摄《马三立》电视剧,令老汪在九十年代就大赚了四十多万巨款,并在北京某小区购置一套房产,从此在北京有了梦寐以求的“家”。
“名利双收”的老汪应该感激马家才对,但是他却和马家结了仇,在直播间里经常骂马家。
就在这两天的直播中,老汪又旧事重提,并拿出了当年马三立儿子收他8万块钱的收条。其实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网友们已经不感兴趣了。
老汪口口声声说“马家收了一个23岁小孩儿的钱”。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人家马三立那么大的腕,交给你“一个23岁名不见经传小孩”来拍,人家能放心吗?这不是明摆着让你知难而退吗!
况且,《马三立》电视剧拍摄还是很粗糙的,最可笑的是给马三立大师找了个“红颜知己”,马三立的儿子三个也改成了一个。
这部反映马三立近60年曲艺生涯的电视剧,竟浓缩成了18集,也真够难为剧组成员的。
不管怎样,《马三立》让老汪的名声更大了。也为他跻身央视这个平台打下了基础。
那么,老汪为什么还要骂马家呢?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流量!
如今老汪直播卖酒成了主业,直播间经常不足两千人,有时候才几百人。“七月风波”时,老汪里挑外撅,没少蹭流量,一度直播间达到一万人以上。
现在“七月风波”已经少人问津,没什么流量了,老汪只好制造流量了。
于是,他又重启老套的”骂人”模式,当然是“骂名人、骂大腕”最有效了。老汪旧事重提,30年前拍摄《马三立》时,和马家的恩怨又炒了一回。
老汪的套路就是流量不足时候,他就骂“侯家”、骂“马家”。骂侯家当然就是他师父于世猷那点事;骂马家就是电视剧《马三立》的恩怨了。
老汪经常在直播间说“相声圈里面没好人”,这就是个伪命题。他的师父不是好人吗?刘文亨、魏文华曾经多次帮助过他,不是好人吗?
借用侯耀华的一句话,“他是中戏毕业的吗?”艺人就是艺人,不但在台上做戏,台下也在演戏,老汪就是这样。
什么是“恩”,哪个是“仇”,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马大师授权老汪拍摄电视剧《马三立》,使他声名鹊起。
但是老汪不但不感恩,却在直播间里骂人家马家,这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