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在国宴上打包剩菜的行为,真是让不少人“吓了一跳”,毕竟这在公众人物里实在不多见。大家习惯了明星、名人“光鲜亮丽”的一面,一来就是大场面,二去肯定讲究“体面”,谁还会想到,堂堂奥运冠军会在国宴上打包剩饭呢?于是,一部分人就炸了,认为这不符合一个公众人物的形象,甚至有人觉得她这是丢了“运动员的面子”。但凡事儿都得辩两头,全红婵这一举动到底丢没丢人?
反过来想,既然餐桌上没人拦着,那就说明打包这事儿根本没违反什么规矩。甚至,大家都知道,国宴看起来华丽,但未必吃得多,很多菜都精致小巧,但要是食量大点儿,光品一口,可能还真吃不饱。再者说了,全红婵毕竟是运动员,每天训练需要大量能量,你让她吃几口点心就完事儿,那显然不是她的风格。把没吃完的饭菜打包带走,不是更体现对食物的珍惜吗?
而且,全红婵打包的这个举动,说实话还挺“广东”的。作为广东人,节俭是骨子里的传统,饭后打包更是常事。广东的饮食文化里,吃不完就打包回家从来不是丢脸的事,反倒是一种礼貌。全红婵这么做,反而是把这个节俭的美德带到了大场面上,难道不是正好契合了我们国家一直提倡的“光盘行动”吗?
你再看看如今的“光盘行动”,喊了多少年,效果还真不一定有全红婵这一打包动作带来的震撼。毕竟,讲节俭可比实际行动容易多了。全红婵这次不靠说教,直接身体力行,向大家展示了什么叫“不浪费,吃饱饭”。这样接地气的行为,比任何标语都有效果。这不,国宴打包的新闻一出,不少网友就表示,以后要跟着全红婵学着来,既为自己省了口粮,还为社会省了资源。
但说到这里,咱也不能忘了“公众人物”的问题。的确,作为奥运冠军,全红婵的一言一行备受瞩目,她的行为会引起更多关注和讨论。这也说明了公众人物的言行举止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多么重要。如果说过去的公众形象更多是追求“精致”“高大上”,那么全红婵无疑是给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性——简单、真实、节俭。这样的行为,不但不丢人,反而更值得推崇。想想看,如果每个公众人物都像全红婵一样,将节俭付诸行动,那所谓的“浪费之风”还能刮多久呢?
最后,国宴打包能不能成为一种新风尚?这或许还得看大家的观念能不能跟上。国宴的庄重感当然要有,但庄重不等于浪费。餐桌上珍馐美味固然值得享用,但吃不完的,打包带走,何尝不是一种对资源的尊重?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打包这个行为是否“得体”,而在于我们怎么看待它。全红婵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新思路:与其浪费食物,不如把它们“打包”带回,享受的同时更珍惜。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公众人物的形象到底该是什么样的?是追求精致、讲究排场,还是像全红婵一样,朴实自然,提倡节俭?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