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泓良:是康洪雷御用演员但有神演技却不火,43岁有妻有儿还孝顺

内地明星 3 0

在娱乐圈中,总有一些演员,他们并非惊艳众人的主角,却凭借深厚的演技让人难以忘怀。

在光鲜亮丽的影视圈里,李泓良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没有俊朗的面孔,也鲜少出现在热搜榜单上,但只要他的角色一亮相,便总能让人记住。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康洪雷导演的“御用演员”,七次合作让他成了这个大导演的“心头好”。然而,所谓的“御用”,背后藏着多少汗水与坚持,却鲜有人知。

从《士兵突击》的“马小帅”开始,李泓良用他的执着和演技打动了康洪雷。那个憨厚、木讷却有一股子韧劲的角色,虽然不是主角,但每次出场都让人眼前一亮。后来在《我的团长我的团》中,他是奔走呐喊、满怀信仰的小书虫;到了《推拿》,他又化身失去视力的按摩师芒来。每一个角色,李泓良都揣摩得入木三分。他对细节的执着甚至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哪怕只有几分钟的戏,他也要把角色的经历、情感掰开揉碎,咀嚼透了再呈现给观众。

康洪雷曾说:“李泓良不是一位演员,他是一块随时可以打磨成珍珠的璞玉。”但这块“璞玉”的成长并不容易。拍摄《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时,为了一个场景,他在零下几十度的草原上被大雪掩埋,雪和塑料片被灌进喉咙,险些窒息。等到这一条拍完,他瘫坐在地上,只喊了一句:“我不行了。”那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只有像李泓良这样的演员,才能撑起康洪雷剧中那些层次丰富的角色。

所谓“御用”,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康洪雷懂得李泓良的价值,而李泓良则用一次次超越自己的表演,回应了这份知遇之恩。

李泓良的脸上,写满了平凡——单眼皮、小眼睛,放在人群里并不起眼。但就是这张平凡的脸,让无数观众对他塑造的角色念念不忘。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配角,到渐渐登上大荧幕挑大梁,他的成长路,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的坚持。

他的人生,从一场“考不上”的经历开始。李泓良三次才考上中戏——第一次失败后,他硬着头皮做了一年的旁听生;第二次,又是同样的结果。但他没放弃,每天蹭课、观察老师点评,旁听生的身份没有让他自卑,反而让他更加用心。终于,第三次,他迈进了中戏的大门。别人以为他终于顺利了,可实际上,这只是他漫长奋斗的开始。

中戏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成了舞台上的“无名小卒”。那时候的他,为了演好一场儿童剧,可以不眠不休琢磨动作、设计台词。每次演出,他都把那些小观众当作最严格的评委,觉得“能把孩子逗乐”是天大的成就。他后来回忆,那些在儿童剧舞台上摸爬滚打的日子,锤炼了他对表演的纯粹追求:“角色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角色有没有‘活’。”

他的坚持,终于在荧幕前得到了回响。电视剧《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中,他饰演的赵世炎是个有骨气、有信仰的爱国志士。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反复琢磨人物的情感与信念,甚至连一个微笑的角度都要调整到位。最终,赵世炎这个儒雅又坚韧的形象,被他演绎得鲜活生动,不少观众说:“这个角色,让我重新认识了李泓良。”

从跑龙套到《我们的法兰西岁月》,从儿童剧到荧幕剧,李泓良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跋涉。他从未急于求成,也从不讨巧,靠的就是对表演的尊重。他的演技不是一日练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铺就的坦荡道路。

一个演员,真正的成就不是“演技好”,而是能让角色有“魂”。李泓良就是这样的演员。他擅长演绎那些复杂的、多面的人物,把他们的情感、矛盾和挣扎,像剥洋葱一样层层展现在观众面前。一次次的突破,让他成为荧幕上难以忽视的“化魂者”。

《我是刑警》中的宋小军,是他近年来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角色。表面上,他是个文质彬彬、带着一丝邻家大叔气质的人,眼神温和,语气柔缓;可一转身,他就是一个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悍匪。李泓良将这两种极端的矛盾毫无痕迹地融合在一起,用细腻的表演展现了角色内心的黑暗和复杂。尤其是在那场审讯戏中,他从一开始的镇定自若,到被戳中心事后的崩溃,再到最后的伪装狡辩,仅仅几分钟的戏,就让观众直呼“炸裂”。很多人说,看着他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一场内心的斗争,这种冲击让人过目难忘。

而在《推拿》中,他饰演的盲人按摩师芒来,则是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复杂。失明后的世界,对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一片黑暗,但芒来却用坚韧和乐观找到了生活的意义。李泓良并没有用外在的“盲人姿态”去博同情,而是通过语言的停顿、情绪的波动和动作的迟疑,让这个角色的真实感油然而生。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失明的人,而是一个在苦难中与命运抗争的灵魂。

李泓良的表演没有“公式”,但有一个原则:角色要真实,要活着。他不去追求讨好观众,而是全身心地让自己沉浸在角色的世界中。

在戏里,李泓良可以是复杂多面的悍匪,也可以是坚韧不拔的知青。可在生活里,他却简单得像一个邻家大哥。没有热搜,没有绯闻,他的生活,围绕着家庭和表演,平淡却饱含深意。这种低调的坚持和对生活的热爱,或许正是支撑他一路走到今天的力量源泉。

李泓良曾说:“我不是聪明人,也没颜值,很多新兴的东西我学得慢。但表演让我踏实,它是我唯一的依靠。”这种对表演的赤诚,让他甘愿为每一个角色吃苦。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时,他要学蒙语、南京话,还得练大提琴和马头琴。导演康洪雷说一声“练吧”,他立刻“马首是瞻”。在零下几十度的风雪中拍埋雪戏,他险些窒息,但从没抱怨过,只说一句“能演康导的男主,是我的荣幸”。他对自己的要求,不是达标,而是做到最好。

他是一个温柔的丈夫、孝顺的儿子。年轻时,他为了让妻子和孩子过得更好,曾动摇过是否要放弃表演,“混”出名气,但最终被妻子劝了回来。“你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妻子的话点醒了他。从那以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原则:不为了名利委曲求全,只要用心演好每一个角色,他就问心无愧。

他对家庭的温暖和责任感,从未被职业的忙碌冲淡。拍戏间隙,他最喜欢一个人爬山、看果树,甚至在寺庙里听木鱼声,享受内心的安静。他常说:“生活简单点挺好,守住一份平静,比什么都重要。”或许正是这份生活中的从容,让他的表演多了一层真实与厚度。

李泓良用执着与热爱,在每个角色里塑造生命,也在人生中书写厚度。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那些默默坚持、专注于热爱的演员,终将被时间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