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兵役这个赛道,黄景瑜也算是无敌了。即便是都市爱情剧《冬至》,他的职业还是刑警,只不过,衣服从行政夹克换成了大衣。
对于“服兵役”这个说法,黄景瑜一点都不排斥,毕竟他爷爷就是个老红军,家里父辈和同辈选择参军的也不在少数,在亲人的耳濡目染下,他自然也有一个军人梦,甚至还希望自己长大后可以成为特种兵。
那时候的黄景瑜从来没想过要当演员,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觉得,自己离演员非常远。
但现实往往和想象有很大的出入,因为学习成绩不行,他上完职业学校后,就南下去上海讨生活,没能入伍。
上海这座城市,承载了许多人的梦想,而黄景瑜没有梦想,或者说,他那时的梦想就是赚钱。为了赚更多钱,他无意间走上了模特这条路,有朋友告诉他,北京有个剧组在招募演员,他就想着过去试一下。
关于演员这个职业,黄景瑜没有概念,他连电视剧都很少看,别人聊演员、电影,他压根就听不懂。他去北京只是为了见一见世面,根本没想过会被选上,甚至连行李箱都没带。
但没想到,《上瘾》这个剧组,根本没让黄景瑜试戏,选角导演只是看了他的外形,就让他出演顾海这个角色,当天就告诉他别走,留在宾馆,几天后就可以开机。
这天降大饼砸在黄景瑜身上,换来的不是他的高兴,而是害怕,他总觉得事情发展得很奇怪。
作为编剧的柴鸡蛋,在跟黄景瑜聊天时,夸他拍完这部剧就能出名。但黄景瑜不为所动,拒绝画大饼,只在乎片酬有多少,因为价格合适,他最后还是压下了心中疑惑,乖乖待在北京拍戏。
没有表演技巧,没有表演经验,甚至都没有对表演的敬畏。对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黄景瑜毫不上心,其他演员愿意早起一两个小时,在化妆间里排队做妆造,但他为了可以多睡一会儿,撒谎说自己会化妆,其实就是画一下眉毛,就到片场拍戏。
导演说开机,他就开始按照剧本里的要求演,演得好不好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拍完戏后,黄景瑜回到上海,继续四处找工作,只当之前演戏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意外,根本没往当演员这件事上想。
《上瘾》播出后,在网上收获了一片赞誉,黄景瑜的微博粉丝也从几百人暴涨到200万,但他还意识不到自己出名。有不少品牌商找他发微博打广告,他只觉得这钱挺好赚的,根本不觉得里面有坑。
真正让他对表演有了兴趣的,是人生中第一部电影《枪炮腰花》。
纨绔青年阿蒙和黄景瑜很像,对影视行业只有一个印象,挣钱快,有油水。影片中,阿蒙伪电影梦,点燃了大众居民们真的电影梦,让原本荒废的工业区焕发了生机。
黄景瑜也有种被带到另一个时空的奇妙感,原来演戏是如此有趣。他的心中,也被埋下了一颗种子。但距离真正的演员,还很遥远。
让黄景瑜彻底点燃演员梦的,是电影《红海行动》。为了演好角色,他不仅要经历高强度的特种兵训练,还要在昼夜温差极大的非洲沙漠拍戏。
但这些苦,都比不上实现童年梦想的甜。他在电影里成了蛟龙突击队狙击手顾顺,有过10年军旅生涯的演员张译,还在微博上称赞他演得不错。
从那之后,黄景瑜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路。
《破冰行动》的禁毒大队缉毒警察李飞,《检察风云》里严谨缜密的青年检察官,《爱上特种兵》中铁汉柔情的特种兵,《孤战迷城》里坚韧不拔的特工,《他从火光中走来》血性正义的消防员,《维和防暴队》责任感强的维和警察,以及最近热播的《冬至》中睿智、隐忍的刑警。
黄景瑜几乎把各军兵种演了个遍,被网友戏称为“在娱乐圈服兵役的男人”。看似角色类型重复,但他并不焦虑。
从横冲直撞到脚踏实地,黄景瑜在片场艰苦的日子,磨炼了心智。比如拍《王牌部队》时,他在信号都难以接收的山沟里,与世隔绝拍了好几个月。
拍摄《他从火光中走来》,他和消防队员一起吃住,一起训练,一起出警。剧中火灾、地震等大场面都是真火真爆破真实拍,黄景瑜很容易受伤,每天拍完身上都是淤青。
饰演了如此多的军人,他也对儿时的梦想有了更深的感悟。甚至某次看阅兵时,眼泪情不自禁就流了下来。
做演员久了,黄景瑜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他越来越习惯倾听,听别人的故事,了解别人的心情。
在生活中,他也越来越习惯观察,观察周围的环境,观察路过的行人,这个过程就是他收集表演素材的过程,“当之后演某一个情节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出现各种素材,可能只要扒个素材就可以去表现了。”
十几岁的时候,黄景瑜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填饱肚子、多赚钱,是他最大的梦想。
二十几岁的时候,黄景瑜踏进娱乐圈,在剧组里学习、感悟,换个方式实现儿时的军人梦,对人生逐渐有了感悟。
到了三十岁,黄景瑜对“演员”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不仅在站在镜头前,为观众呈现角色,更要给观众、给社会带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