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我习惯地打开手机,一条消息突然映入眼帘:“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谢芳于今日(12月19日)凌晨2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我怔怔地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陷入沉思。
我是从电影《青春之歌》上认识谢芳老师的,那一年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建国十周年献礼影片,第一部就是《青春之歌》。电影两个半小时讲述的故事和道理,让我们这些十几岁的少年似懂非懂。而女主角林道静那坚毅的眼神,齐耳的短发,蓝色的旗袍,红色的毛衣,白色的围巾,却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62年,突然间,呼和浩特所有影院的休息厅里都悬挂起中国电影明星的照片,人们进到电影院,都会一睹这二十二位影星的风采。谢芳,因扮演林道静一举成名,已经是那个时代众多青少年心中的女神,自然也位列其中。当年,我也曾是个小小的追星族,只要走进电影院,都会徜徉在这些照片前,与同学谈论着他们的一部部作品。争论着《早春二月》中性格活泼的陶岚,和《舞台姐妹》里刚直善良的竺春花谁更好看。那个时候根本不会想到,有一天我会和照片上的他们相识,更不会想到还要在一起进行合作。
1996年元旦过后不久,在雪后初晴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我们《总督张之洞》剧组迎来了谢芳老师。这部讲述晚清洋务运动中,张之洞修建京汉大铁路的电视剧,有几场慈禧老佛爷的戏,戏份虽不多,但却是全剧的戏眼。于是副导演郁晓鹰专程拜访了谢芳老师,为支持我们这支年轻的团队,谢老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邀请,风尘仆仆赶到长春。
谢芳老师为人朴实,性格爽朗,尊重剧组每一位演职员。试装,定妆,排戏,走位,读剧本,背台词,都会按照我这个晚辈导演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完成,一扫我心中的忐忑不安。想到如今一些明星,走位要替身,说台词则是一连串的阿拉伯数字,在剧组摆谱耍大牌,更觉得我国老一代艺术家敬业精神之可贵。
慈禧的戏都是在长影8号摄影棚搭建的皇宫里拍摄。那段日子长春特别冷,平均气温在零下18度,偏偏这个棚没有暖气,工作人员穿着军大衣还冻得直流清鼻涕。而穿着单薄戏服的演员,只有在换机位的间隙才能披上棉衣暖和一会儿。谢芳老师为了不碰坏头上的装饰,减少服装化妆师的麻烦,总是说,我活动活动就扛过去了。她靠伸伸胳膊,搓搓手取暖,直到拍完一场戏换装的时候才披上棉衣。
在北方,冬天拍夏天的戏,环境和服装都好解决,最难的是说台词时呼出的呵气,一下子就让观众看出是冬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剧组采取的办法就是在说台词前咬一口冰棍,含在嘴里化掉,以降低口腔的温度,使其与室外温度大体一致。这时立即开机,让演员说台词,就会没有呵气。不过,含在嘴里冰棍量的多少和时间长短很难控制,常常为拍一句台词,需要重复多次。谢芳老师从来没有在冬天吃过冰棍,听说了这个办法,带头从制片主任六毛手中拿过冰棍,一遍一遍拍了起来。一场戏拍完,谢老师的口齿都冻的麻木了,但仍然保持着最好的精神状态。
有场戏,慈禧需要在一个长镜头里说完大段的台词,她含了口冰棍,刚开机拍了一句,呵气又冒了出来,拍了几遍,遍遍如此,大家都很着急,束手无策。我不得不准备将这个长镜头分切成几个镜头来拍。这时谢老师说:“王导演,别急,再试试这个方法。”说完拿起一根冰棍,一口一口嚼碎全部咽了下去,然后再含上一口,点头示意可以了。我下达了开机的指令,慈禧太后不紧不慢地说着台词,整段台词说完,再也没有了呵气,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制片人袁小平激动地说:“我们穿着军大衣还冻得哆里哆嗦,谢老师都五十多岁的人了,为了艺术生生吃下整根冰棍,这才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在剧组,谢芳老师总是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很快我们就与她熟了起来。休息时,大家常常好奇地询问她拍电影时的故事。有一次讲起《青春之歌》,她说起她名字的来历。谢芳老师出生在1935年,当时国难当头,父亲给她起名怀复,希望她胸怀复兴中华之志。五十年代初,她参加土地改革运动,才改名谢方,意为好儿郎志在四方。直到《青春之歌》拍摄制作完成,为了让观众一眼便认出主角的性别,写字幕时导演便给方字上加了个草字头,从此谢芳的名字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飘飘洒洒重塑了眼前的一切,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谢芳老师犹如这晶莹剔透的雪花,迎风起舞,飞向遥远的天堂。但她塑造的林道静、陶岚、竺春花等各个年龄段的人物,永远是那样美丽、优雅、慈祥,永远活在亿万观众心中。
王新民
2024年12月19日 于内蒙古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