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6岁的琼瑶在随父母逃亡的路上,弟弟不见了。父母问小琼瑶: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死。没想到,琼瑶做了一件事,为全家带来了转机。
1944年,日军大举侵犯湖南地区,琼瑶一家人不得不与爷爷洒泪分别,踏上了逃亡四川的道路。
由于琼瑶和两个弟弟年纪尚小,父亲雇了2名挑夫,将孩子们安置在大箩筐中,由挑夫挑着前行。
一路上,敌军的飞机不断地从头顶低空呼啸而过,难民们扶老携幼、满脸惊恐,撤退的军队步履匆匆、神色凝重。
琼瑶的父亲看着这乱世惨象,悲愤长叹:“不甘异族残害,要付出多少代价!”
这一句话刚说完,就引起了旁边一位中国军官的注意。军官上下打量了一番琼瑶的父亲,几步上前问道:“你们不是普通的农民吧?”
父亲见是中国军官,坦然回应:“我是一名教员。”
军官的眼睛一下子亮了,扭头看向琼瑶的母亲,问父亲:“这是你太太?”
“没错,她也是教员。” 父亲稳稳地说道。
军官立马流露出敬重之色,看着琼瑶一家,紧接着问:“你们这是打算去哪儿啊?”
“四川。” 父亲沉声道。
“啊!” 军官惊得拔高了声调,“你知道四川有多远吗?”
“我知道,自从离开家乡后,我就知道这是一条艰难又遥远的路,但是我不能留在沦陷区,让日本鬼子侮辱。”父亲目光坚毅,字字透着狠劲儿。
军官紧盯着父亲,眼里满是不解,手指向挑夫的箩筐:“你就打算这么挑着孩子,一路走到四川?”
“有难民火车,就搭火车;没有的话,走着也得去。” 父亲坚决地说。
军官摇了摇头,直言道:“这么走,你们根本撑不住。”
“撑不住也要走!” 父亲依旧冷静地说。
军官微微动容,诚恳地劝道:“我打心底佩服你们读书人,依我看,你们去找广西的军队,他们跟你们路线相同,路上还能保护你们。”
母亲一听,赶忙插话:“哪儿能找到广西的军队啊?”
军官整了整帽子,胸脯一挺:“我就是广西军队的,要是你们乐意,我护送你们到广西。”
父亲与母亲对视一眼,母亲点了点头。父亲赶忙伸出手,激动地说:“你好,我叫陈致平,太感谢你了!”
军官伸手紧紧握住,爽快回道:“我姓曾,叫曾彪,是辎重连的连长。”
曾连长瞧见母亲走路一瘸一拐,让人牵来了一匹马,让母亲上马,还安排了一名士兵负责牵马。
为了给挑夫减轻点负担,年幼的琼瑶就跟着曾连长一块儿骑马。
由于行军队伍很长,挑夫前前后后混在队伍里,不在父母的视线里。
等到一家人跟着队伍在镇外扎营时才发现,挑夫和弟弟们不见了。
“有没有看到挑夫?有没有看到两个孩子?”父母发疯似地问每一个人。
曾连长得知情况,立刻派了几个士兵,到周边城镇去寻人。
谁能想到,人还没找着,日军却打过来了。
形势危急,曾连长没办法,只能放弃寻找,一边大喊着撤退,一边飞快地抱起琼瑶放到马上,冲着琼瑶父亲大喊:
“陈先生,你这么年轻,还怕没有儿子吗?保命要紧,快走吧!”
琼瑶的父母像是被定住了,呆愣愣地站在原地。
琼瑶扭头望着父母,大喊一声:“妈妈……” 紧接着,用力挣脱曾连长的手,“扑通” 一声摔下马,连滚带爬地扑进母亲怀里。
曾连长瞅了他们一眼,重重叹了口气,狠下心策马疾驰而去。
琼瑶和父母在原地呆立许久,才拖着沉重的步子缓缓挪动,不知不觉走到一座桥边。
母亲失魂落魄地走到桥中央,手扶栏杆,目光呆滞地盯着桥下潺潺流水。
父亲一个箭步跨过去,紧紧抱住母亲,泪水夺眶而出:“不行,不行啊。”
母亲转过头木然地对父亲说:“日本人打过来了,孩子也丢了,我们还有路还走吗?”
父亲仰头长叹:“与其被日本鬼子侮辱,不如有尊严地死在自己手里。”
母亲缓缓蹲下身,双手扶住小琼瑶的胳膊,轻声地问:“凤凰,你愿不愿意跟爸爸妈妈一块儿死?”
小琼瑶噙着泪,哽咽着应了句:“好。”
话落,一家三口边哭边朝河边走去。父亲和母亲抱在一起,顺着岸边斜坡缓缓滚入河中。
小琼瑶小步小步地朝河里走,当河水淹到脖子时,她瞬间慌了神,放声大哭:
“妈妈…… 爸爸……”
万幸,河水不算深。母亲听到琼瑶的哭喊,手脚并用挣扎起来,顺带把父亲也拽了起来。
母亲看着父亲哽咽道:“咱们要是死了,凤凰可怎么办呐?”
一家三口湿漉漉地爬上了岸,带着满脸泪痕,再度踏上逃亡路。
后来,琼瑶跟着父母一路辗转到了桂林,碰上曾连长的手下,得知两个弟弟被曾连长找到了。
一家人喜出望外,马不停蹄地找到曾连长,见到了失踪多日的弟弟,一家人紧紧相拥,泣不成声。
要是没有小琼瑶那撕心裂肺地哭喊,这一家的结局,怕是只剩 “家破人亡”了。
琼瑶童年这段坎坷的经历,也成为这个家庭刻骨铭心的片段,也为琼瑶后续的创作埋下无数灵感的种子。
信息来源:琼瑶作品《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