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是西方代言人,这种说法争议最大,可也得分清好歹。
网友有几个感叹;
1)莫言虽然争议不断,可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骂声四起。他成为唯一一个被自己国家的人骂的诺奖作者。获得诺奖反而叫他声誉受损。
2)批莫言固然凶猛,可是怎么在批莫言的时侯,十年运动的一套又出来了?不能说完全都是用十年运动观念来批莫言,但还是占了大部分。
3)将莫言写法与浩然写法相拮抗,浩然虽不算十年运动的特产,但还是代表了二十年左倾影响,所以不算十年运动一类,要单独比较。
骂莫言的观点之一,就是他是西方代言人。
而且已经说了,莫言可能成为“叛徒”,那么有一个叛变了的西方代言人不是很好吗?问题是有没有这个必要。
毕竟莫言是军人出身,还当过政治教员,等美国防长死乞白赖要和我们见见谈谈的时候,让莫言去谈。
这里还有一些细致的分别,根据阎学通的说法,不能一提美国就是西方如何,莫言在欧洲获奖,能不能代言美国真是问题。
西方是政治概念,不是地理概念。华约国家体系解体后,西方与东方的含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政治上的“东方”消失了,而西方还保留着。同时,西方内部的传统如西班牙、葡头牙、北美、北欧也在世界文化中发挥着不同作用,莫言代言了什么呢?
还有一个头绪,说莫言亲日,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就太好了。
根据台湾邱毅的分析,未来川普上台,美日矛盾会加剧。
十年运动期间,我们帮西方反苏反修,也算利益相关者。
现在回过头来,把莫言推向西方去,是想要舍孩子套狼吗?
就像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关系那样,一个西方体系,不一定带来损害的现实,一个苏联的体系也未必带来利益的现实。
不要忘了十年运动的现实活动,是帮西方忙的,现在掉头反莫言,不是反自己吗?
浩然是按条条来写,也就是写全国的主要工作;莫言是按块块来写,即一个地方的拟陈述故事。这是两个人的主要区别。
莫言写的多是上不了台面的事,有私人传奇特点。浩然写得多数是中国特色一大特殊运动——集中力量办大事,也写了“大事”中的落后分子。
要说共同点,浩然和莫言正面人物被认可的很少。
两人的观念性都很强,有些输出的东西,没有讲明根本识别不出来。
莫言还有创造:讲述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我的故事,女人的故事。
莫言小说和浩然小说有很大差别,需要适应。
莫言被十年运动爱好者辱骂,实在是一个“主子”为代言的利益之争,十年运动是帮助西方反苏反修的。
假设莫言是西方代言人,而且是投机分子,是好得很的事情。事实上,他什么用没有,应该派他和美国防长谈谈谈、见见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