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译主演的电视剧《他是谁》因涉及“南大碎尸案”而引发热议。
该剧不仅因其剧情与真实案件的高度相似而备受关注,更因其对家属造成的伤害而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
《他是谁》中的“余爱芹案”与“南大碎尸案”高度相似,不仅案发时间、被害人的名字完全一致,就连凶手残忍的作案手法也被搬上荧幕。
更让家属难以接受的是剧中还虚构了“余爱芹婚外情”的剧情,对家属造成了极大的精神伤害。
“南大碎尸案”被害人刁爱青的姐夫发文称,他们去年就已委托律师起诉了电视剧出品方,但出品方一直“耍流氓”,提管辖权异议来拖延案件审理时间。
家属希望能够下架并道歉,但目前没有进展。出品方万达电视剧公司回应称,目前正与当事人律师在法院组织协调下持续就相关内容进行协商。
张译作为主演,被家属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凭借影响力,发出正义的呼声。然而,从法律角度来看,演员与制片人只是合同关系,电影的主权在制片方手上。
张译作为演员,虽然受益了,但他并不是主权人,控诉演员似乎并不符合常理。
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影视作品改编真实案件的讨论。多位律师表示,将案情改为电视剧不涉及侵权,但如果添加不实信息、且影视剧能被观众明显联想到相关案件,可能涉及对当事人的名誉权侵害。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影视作品在追求艺术表现的同时,也应尊重历史事实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张译作为“德艺双馨”的演员,其影响力不容小觑。然而,在法律的框架内,他的责任和能力都是有限的。
这一事件不仅是对张译的考验,也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