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兵魂英姿奇——拜访张勇手先生手记

内地明星 3 0

对年纪稍长的观众来说,八一厂老演员张勇手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了。在新中国电影人物画廊中,他曾留下了许多光芒四射的军人形象:《林海雪原》里的团参谋长少剑波、《奇袭》里的连长方勇、《海鹰》里的水手长李雄、《英雄虎胆》里的侦察参谋耿浩、《地道战》里的区长赵平原……改革开放后,他又执导了《祁连山的回声》《沉默的冰山》等多部军事题材影片,成为新时期中国电影前进的排头兵。

深秋的北京,气候宜人,西山的枫叶红里透着绵绵情思。10月30日中午,我如约赶往莲花池干休所,前去拜访张勇手先生。

《林海雪原》电影剧照,张勇手饰演少剑波(左)。

电影之路的启航

敲开一户老者的房门,迎面便见到盼望已久的张勇手先生。雪白的头发和胡须,端正挺拔的身躯,灿烂的微笑。桌上摆的中华烟是招待客人的,“抽烟吧,继兵。”说着,他把中华烟递给我。“谢谢您,我早戒烟了。”随后,他自己则从上衣兜里拿出一盒中南海香烟,麻利地点燃一支,这动作让我一下想起,在电影《英雄虎胆》里,继曾泰打入敌人内部,耿浩又深入虎穴,向副司令递烟传送情报的精彩场景。

他送给我一本他的新书《艺海兵魂》,扉页上认真地写着:任继兵战友惠存,落款:九十岁张勇手。战友,好亲切的称谓。不知为什么,我们就像彼此早就认识,边喝茶,边高兴地畅聊起来。张勇手今年九十岁,可他精神矍铄,满脸笑容,依然活力四射,让我这个70岁的小老头,仿佛也顿时年轻了许多。

“我16岁那年,14岁的张家懋入伍参军,也被招进了我所在部队的文工团。”张勇手原名叫张永寿,山西汾阳人,家境贫寒。父亲69岁才有了他,给他起名“永寿”,希望他长命百岁。因为在一个文工团,张永寿与张家懋第一次见面,就彼此心生好感。

1956年,张勇手与张家懋订婚照。

1951年,张永寿随所在的部队入朝参战。开始,张家懋因为年纪小又是平足,没有被批准入朝,急得张家懋嚎啕大哭,同志们舍不得这个金嗓子小妹妹,一起向领导求情,终于被批准。在朝鲜战场,张永寿和张家懋因为表现突出,双双荣立三等功。张永寿伶俐聪慧,不仅学会了小提琴、手风琴和二胡,还意外学会了开车。1956年,22岁的张永寿和20岁的张家懋喜结连理。

1956年底,八一电影制片厂来部队文工团为拍摄电影《柳堡的故事》选演员,拍了些照片就走了。过了一段时间,八一厂寄来一个厚厚的剧本,也就是后来的电影《黑山阻击战》,让张永寿看一下里面的连长王海龙。原来,《柳堡的故事》导演没有选上张永寿,却把张的照片拿给正在为《黑山阻击战》选演员的导演刘沛然看,刘导一眼看中。

1957年初,八一厂发电报让他去试镜头。

敲开刘导的房门,张永寿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报告:“我是奉命前来试镜头的!”刘导上下打量了一下张永寿,便操着河北冀中口音,毫无表情地向张挥了挥手,“你回去拿行李吧。”

张永寿人生中拍的电影第一场戏便是《黑山阻击战》的最后一场戏,王海龙和张连发(梁志鹏饰演)冲进敌指挥所。也许是在文工团做过表演,也许是他先天就非常聪慧,当然,也离不开其他演员的热情帮助,刘导对他的表演十分满意。虽然是第一次拍电影,张永寿却在渐渐入戏后,敢于向导演提出个人见解,让刘导刮目相看。在拍到前沿阵地,国民党押解一批老百姓当人质打前锋的戏时,原剧本写的是老百姓在喊:“我们是老百姓啊!”张永寿总感觉哪不对劲,凭着直觉和对情节的理解,他觉得应该是老百姓坚持不喊,不能让敌人的阴谋得逞。倔强的他追着刘导反复阐述自己意见的理由,后来,刘导终于采纳了他的意见。拍摄《黑山阻击战》,他还学会了骑马。

《黑山阻击战》电影海报

奋勇直前 大显身手

1958年初,他回到了部队。之后,又接到通知,到八一厂补镜头。期间,严寄洲导演拿来一个叫《英雄虎胆》的剧本,让他看一下侦察参谋耿浩的角色。张永寿却认真地说:“不可以,我是借来学习的,没有权力答应你,要经过单位同意才行。”严导说:“这你就别管了,快看剧本吧。”不久,部队通知他可以留下。

《英雄虎胆》的拍摄地点在广州沙河镇。有了第一部影片的基础,张永寿不再怯场了。他认真研读剧本,反复琢磨角色,没有辜负严导的独具慧眼和对他的殷切期望。一方面凭借在西南目睹部队剿匪和在抗美援朝战场独自执行任务的经验;另一方面是他与生俱来的那股子虎气。影片中,耿浩第一次出场是在马上,他潇洒自如,英俊帅气,同时也庆幸自己在拍摄《黑山阻击战》时学会了骑马。张勇手对我说:“作为一名演员,多些技能,不知什么时候就能用上。”

在拍摄副司令审讯假曾泰那场戏时,张永寿表现得异常出色。当扮演打手的演员将他用力推倒后,事先并没有排练的他,凭着在朝鲜人民军练过舞蹈的扎实基本功,顽强地站起来,只踉跄了两步,便站稳身躯,先是假装要了一杯水,喝下后,狠狠砸向副司令(于洋饰),并冲向前,正要撕打副司令,被眼疾手快的副司令踢翻桌子,让李汉光(方辉饰)和李月桂惊讶不已。一旁的严导和在场的演职员情不自禁地击掌叫好。

当影片剪辑时,严导越发觉得张永寿的名字有“封建色彩”,执意用了名字的谐音,将永寿改成勇手,希望他在今后的演艺生涯中,奋勇直前,大显身手。由此,张勇手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电影银幕上,张勇手的大名也一下红遍了大江南北,在广大观众的心目中深深扎下了根。

《英雄虎胆》电影海报

永远是一个电影兵

1958年,拍完《英雄虎胆》,张勇手正式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9年,为迎接国庆10周年,八一厂决定拍一部彩色故事片《海鹰》,张勇手饰演片中的水手长李雄。剧组主创人员很快到浙江川山快艇部队基地体验生活,与电影原型909快艇的水兵一起进行日常训练,学习相关技能。张勇手通过锻炼,首先适应了晕船。之后,主动与大连兵王心刚结对子,很快学会了游泳。剧中李雄爱讲笑话,富有幽默感,最经典的台词就是那句口头禅“乖乖”。然而,最精彩也是最危险的镜头,是李雄甩掉快艇上的烟幕弹做掩护那场戏。专业水兵只示范了几次,便进行实拍。快艇飞速前进,稍不小心,人就会甩进急流中。烟幕弹会冒出浓浓白烟,扑面而来,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气体,张勇手全然不顾,他知道,自己既是一名演员,更是一名军人。他冒着会窒息和随时被甩进急流的生命危险,按照规定动作,敏捷、麻利、准确地完成了镜头拍摄。尽管观众看到的只是演员的背影,但那动作娴熟、场景危险的画面,不仅让严寄洲导演十分满意,更让广大观众无不敬佩。

《海鹰》电影剧照,张勇手饰演水手长李雄(右)。

1960年,八一厂决定,把红遍大江南北的小说《林海雪原》搬上银幕,由刘沛然导演负责改编拍摄。

张勇手在剧中饰演参谋长少剑波。他足智多谋,胆识过人,指挥果敢,冷静分析敌情,周密部署,屡出奇兵。他那炯炯有神的目光,果敢刚毅的脸庞,棱角分明的鼻梁,活脱脱一个真实的203!

最饿、最热的时候,拍最难、最冷的戏。为了营造雪景,演员们每天要把山上的雪搬回拍摄场地,干完活,就接着拍摄,业余时间则要学习滑雪,仅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就能滑雪自如了。电影里那些滑雪近景镜头都是演员独立完成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演员们吃着窝窝头就着臭豆腐,拍完了一个又一个珍贵的镜头。有一场戏,我至今记忆犹新。为打入威虎厅,侦察排长杨子荣(王润身饰)身穿土匪装,突然推开少剑波(张勇手饰)的房门,惊异片刻,少剑波立刻严肃起来。“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么哈么哈!”“正晌午说话,谁也没有家!”“脸红什么?”“精神焕发!”“怎么又黄了?”“防冷涂的蜡!”一问一答,干净利落。让少剑波坚定了杨子荣打入威虎厅的决心。我伸出大拇指,夸赞张勇手。他却摇摇头:“作为指挥员在一个决定作出前,哪怕一点微小的细节,也要注意,不能出丝毫纰漏。”

《林海雪原》刚拍完,张勇手又接到反映伞兵生活《碧空雄师》的拍摄任务。刚学会跳伞,又接到让他火速赶往杭州集中的命令。原来,1960年10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10周年纪念日。作为军队电影部门,八一厂仅有一部《三八线上》(停战谈判后抓特务的影片),长影厂却拿出了《铁道卫士》和《烽火列车》两部影片。八一电影制片厂接到任务,需尽快拍一部有影响的故事片。队里领导立刻想到了1958年拍摄的军教片《奇袭武陵桥》,决定由第四制片室主任许又新执导,拍摄故事片《奇袭》。张勇手接到任务,饰演剧中的侦察连长方勇。

《奇袭》电影海报,张勇手饰演方勇。

方勇跳车,是《奇袭》里最精彩的重头戏。没有替身,必须张勇手亲自操刀。实拍时,导演和摄影师都非常紧张,大家也都屏住呼吸。一班长(邢吉田饰)和唐虎(黄焕光饰)下车后,方勇自己驾车向悬崖边驶去,只见方勇纵身一跳,安全落地,整个动作干净利落,比特技演员还潇洒,惊呆了导演和摄影师,观众在观看时也无不称赞叫绝,看到中吉普摔下悬崖,人们都倒吸一口凉气。我下意识地问张勇手:“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您练了多久?”他则坦然一笑,“那还不是当年拍《碧空雄师》时,学跳伞的功劳吗?跳伞可比跳车难多了。”

2022年,在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接过终身成就电影艺术家荣誉时,张勇手曾说:“这个奖过于重了。我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也就演了几个角色,拍了几部电影,我不过是在党和军队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一个电影兵。”在他心中,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一个动力,那就是:我爱伟大的中国。

标签: 艺海 张勇手 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