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冉莹颖在个人社交平台公布了一条动态,内容是关于二儿子邹明皓的身高问题,11岁的邹明皓身高才136.6厘米,为此,冉莹颖决定给他打生长激素。
冉莹颖的这条动态一经发布便迅速冲上热搜,引起了广大网友们激烈的讨论。
冉莹颖,相信很多人对她都比较熟悉,她曾是主持人,也是演员以及模特,百科显示,她的身高为164厘米。
邹市明,不用多说大家都认识他,他是中国著名的拳击运动员,曾多次在比赛中获得冠军,更获得了WBO(世界拳击组织)蝇量级(次最轻量级)世界拳王金腰带。百科显示,他的身高为162厘米。
冉莹颖和邹市明婚后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大儿子邹明轩,二儿子邹明皓,小儿子冉明羲。
冉莹颖在视频里说,大儿子和二儿子就相差了两岁,但是身高却相差了整整33厘米。可明明两兄弟刚出生时,二儿子比大儿子还长1厘米呀,怎么长着长着,身高差距越来越大了呢?
据冉莹颖分析,二儿子邹明皓大概是从八岁开始,就发现他好像不太长个了,于是她翻遍了资料做各种研究,做各种调查,想着打篮球或许能让个子长高一点,于是报了篮球班。
然而锻炼一段时间后,在篮球队伍中同龄的孩子越长越高,反观邹明皓,却几乎没长。所以,冉莹颖就带着邹明皓去了医院做检查。
最后医生告诉冉莹颖,很有必要给孩子打生长激素针,不然就会错过最好的生长发育期。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冉莹颖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但是冉莹颖的内心还是很担心的,她问邹明皓害不害怕,邹明皓非常乐观说不害怕,还说想体验一下,而此时的冉莹颖已经在悄悄的流眼泪了。
身为妈妈,不可能做到完全不担心,因为这个针打了也不一定就百分百能长高很多,而且可能还会有副作用,一旦决定开始打针,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必须得坚持打下去。
有网友觉得,冉莹颖过于焦虑了,11岁身高136.6厘米,并不算太矮,更何况他爸爸邹市明才162厘米,妈妈也才164厘米,在父母都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孩子的身高普遍不会太高,所以没必要打生长激素针。
也有网友觉得冉莹颖做的对,虽然爸爸邹市明个子不高,但是冉莹颖的身高164厘米,在女生中算高的了,更何况她13岁的大儿子的身高不是都达到了169.6厘米了吗,比妈妈冉莹颖都高了,也就是说,邹明皓是有机会长高个子的。
但我觉得,冉莹颖一定是经过了慎重的考虑,反复思考了医生的建议,才做出的决定,应该是利大于弊的。
有人说当代家长育儿过程中,最容易引发的焦虑难题有四个,分别是:整牙,鼻炎,视力,身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鼻炎成了现在的孩子最容易得的一种病,而且反反复复,不容易根治,虽然花不了多少钱,但确实很困扰当代家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孩子们都迷上了看视频,玩网络,打游戏,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甚至超过了看书学习时间,所以,当今的孩子们很小就视力不好,我曾见过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都已经在佩戴眼镜了。
再来说说整牙,有人说现在的小朋友牙齿就没有长得整齐的,大多数都是长得不好看,可能是因为食物吃的太精细的缘故,很多小朋友乳牙没掉就长出了恒牙,于是就出现了双排牙的情况。
都说现在的牙科是医院最赚钱的科室,随便拔个牙洗个牙就要几百块,更别说种植牙,给牙齿矫正了,一副牙套少说都得万儿八千,还不包括检查费,治疗费了,一套完整流程走下来,好几万就没有了。
最后就是身高问题,大明星对孩子的身高焦虑,普通人也会对孩子的身高感到焦虑,纠结于这个生长激素到底能不能打?该不该打?效果如何?副作用会怎么样?等等…
明星有钱,至少不用为钱而顾虑,可普通人就另说了,从打过这个针的网友评论来看,差不多打两年需要20万,这个数字让很多家长感到无能无力,但又觉得不甘心。
父母当然都想为孩子考虑周全,如果真的因为矮小又错过打针治疗的机会,将来孩子长大了因此自卑,那父母也会很难过的,所以家长在尽可能的为孩子的成长做好助力。
但也有些家长属于过度焦虑了。
曾经有个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医生,家长说自己家的孩子个子太矮了,想让医生给孩子打生长激素针。
然而医生检查发现,他家的孩子个子并不算矮小,9岁身高135.6厘米,根本不用打针。但家长却坚持要打针,医生不解的问家长怎么就说孩子矮了呢?
家长的回答让人哭笑不得,他说因为孩子在班级同学间相比个子比较矮,就觉得应该打针刺激一下生长。
在家长第四次提出要打针的时候,医生很严厉的拒绝他们:孩子个子不高确实可以通过医疗来干预,但是干预是有指征的,第一,达到矮小标准,第二,有生长激素缺乏,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打生长激素针。
上述这个家长就属于焦虑的过度了,完全没有必要人云亦云,如果孩子的生长过程没有问题,个子稍微偏矮一点点,其实没必要纠结于刺激增高,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个子不怎么长,到了初中高中突然猛长的个例不在少数。
因为打生长激素出现副作用的也有媒体报道过,所以,如果不是正规医院的医生建议打针,不要再盲目跟风了。
如果真的焦虑,那就带孩子去正规的三甲医院检查一下,听听医生的建议,再考虑打不打针吧。
最后,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