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
12年前,刀郎在演唱会上哭着告别粉丝。
可能当时的他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还能再战至巅峰。
毕竟今年开启巡演的刀郎,竟被人质疑歌曲全部是抄袭。
而最近,号称最难审批的上海站,也已经官宣了明年3月的演出。
可能不了解的人不太清楚,梅赛德斯奔驰会展中心这个地方究竟有难审批。
提前半年是小事,歌手的名气、地位和带动经济的能力都是衡量标准。
不过都能看到,今年再次复出的刀郎,其实力令人咋舌。
线上演唱会又一次“碾压”周杰伦,线下巡演更是场场爆满。
“赌王四太”梁安琪、“万达公子”王思聪,都有惊喜现场。
足以见得,刀郎的名气和地位。
但各位不知,这恰也是“陷阱”。
能否成为偶像,实力是一方面,颜值是一方面,粉丝的拥护更是一方面。
就像华晨宇,先前被歌迷奉为“华语乐坛永远的神”。
可究竟能不能服众,相信你我心中自有定夺。
不过反观刀郎,如今演唱会门票被炒至上万元!
但基于前车之鉴,粉丝还是要避免“造神”。
毕竟登的够高,摔得越惨。
53岁的刀郎,用他的真实现状证明了这番话的“含金量”。
01刀迷又要兴奋了!
刀郎演唱会巡演已经排到了明年1月份,在北京连开四场。
而最近,更是有官方证实,三月初上海站已经得到审批。
有专业人士解释道:上海站的审核标准远高于其它地方。
简单来说,就是要看这位歌手有没有带动歌迷消费的能力。
显然,刀郎无需对此担心。
毕竟从首场成都站开始后,歌迷的反应只有更激烈。
如今,就连爸妈辈粉丝,都在“命令”儿女为其抢票。
如此热度,却是给了黄牛又一次狂欢。
有网友透露,刀郎的门票已经被炒到了三万多元一张!
想当初,许久未开演唱会的王菲,也不过是一万多。
这番盛况,一时之间,不知是该夸刀郎还是其粉丝。
但这也能看出,刀郎及其歌迷确实有经济能力。
其实对于自家偶像,沉寂十年再归来,激动的心情可以理解。
可说实在的,受益者不该是令人摒弃的黄牛。
要知道对于这类群体,有无数歌手嗤之以鼻,更有人写歌diss。
如果不是他们恶意抢走了门票,“市场价”也不会夸张到这个地步。
换言之,如果不是刀郎,一般人根本抗不过此“造神”。
造神,顾名思义就是人为地塑造某人或某物为神。
华晨宇就是例子。
当年被歌迷欢呼雀跃喊出地那句“永远的神”,遭到外界多少嘲讽?
不过与他不同的是,刀郎并没有迎合承认。
事实上对他来说,年过半百还能唱歌给歌迷朋友听,已经是幸运的了。
毕竟当年巅峰时期被业内人不看好,这是何等的悲催。
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
53岁一心只想唱给粉丝听的刀郎,却频频陷入造神的“陷阱”。
02前段时间,刀郎“登上”《纽约时报》了。
并且“据报道”,他还被誉为了中国真正的音乐人。
要知道这份报纸在美国具有极高影响力。
似乎这样来看,刀郎的音乐成功走向了国际。
并不是。
随着官媒的辟谣,“清醒者”才发现,这场看似盛大的赞誉是对刀郎的一场“捧杀”。
报道是假的、照片是P图所致,所谓的“中国真正的音乐人”的评价也是子虚乌有。
实际上,那份报纸的版面是拿2003年的旧报纸修改的。
而当时的刀郎,还没有走红。
但显然,这种“捧杀”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以说,刀郎能够“扛过”此风波,全凭他过硬的本领。
只是复出之路,远比他想象得刺激。
在这没多久,又有人跳出来指认:刀郎抄袭自己20首原创作品。
而此人,名叫王金兰。
当时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不过刀郎一方对此事的态度十分坚决:报警处理。
果不其然。
不久,王金兰等人的账号就遭到了封禁。
似乎,事件告一段落了。
但就在这时,另一位声称抄袭自己75首歌的郭志凯的出现,再次将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
只见他在视频中表示:刀郎抄袭的并非王金兰,而是他自己。
这一言论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许多人纷纷指责郭志凯是在蹭热度、博眼球,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跳梁小丑”。
然而在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这并非郭志凯的本意。
只是有时候,好心会办坏事。
03郭志凯发布的关于刀郎抄袭的视频,其实是一种反讽和调侃。
至于后面的视频,更是进一步反讽了王金兰的臆想行为。
而他之所以会这样做,实则是在为王金兰之前的举报行为感到不满。
在郭志凯看来,王金兰的举报是毫无根据的臆想和虚造。
因此,他才选择用这种“自黑”方式来表达不满和愤怒。
只是,尽管初衷是好的,但郭志凯的言论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认为他是在蹭热度、博眼球,抹黑刀郎。
可细究郭志凯的过去就会明白,此人跟过洪晃,和王杰、谭咏麟合作过、帮助张娜拉摆脱负面消息。
显然,他在圈内的实力亦是不容小觑。
但郭志凯的行为,何尝不是另一种“造神”呢。
没错,他和单纯的指责蹭热度是不一样。
然而对刀郎来说,似乎并不需要这样的证明。
先前复出之后,所有人都在质疑爱徒云朵为何没有为其助阵。
舆论愈演愈烈,刀郎方主动澄清因果,减少外界的猜测。
而遭遇王金兰无端抹黑时,他们也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
显然,这也是刀郎“十年不败”的原因所在。
偶像的魅力毋庸置疑,令人佩服,也会潜移默化地学习。
但过度的美化即“造神”,似乎行不通。
对此你们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