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季临风,是央视一个默默无闻的实习记者。说起我的故事,要从一个寒冷的冬夜说起。
那天晚上,我正在整理一份关于央视老一辈工作者的采访资料,突然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采访一位即将退休的央视元老。说实话,我心里有点不情愿,毕竟这种年关岁尾的人物通稿,通常都是些例行公事的总结回顾。
可当我看到采访对象的名字时,整个人都愣住了——章雨霏。
这个名字在央视可以说是个传奇。22岁就进入央视,爷爷是著名导演章北海,外公是全国文联主席郑星垣,但她从不靠家世显摆,30年来更是从未出过任何差错。
说起来,我和章雨霏还有些渊源。五年前,我刚进央视实习的时候,正好赶上一次重大新闻直播。那天,我负责准备素材,却因为紧张出了差错,差点造成重大事故。就在所有人都对我怒目而视的时候,是章雨霏挺身而出,替我担下了这个责任。
"年轻人难免犯错,重要的是要吸取教训。"她当时这样说。可惜后来我们再没有过多交集,她始终保持着神秘低调的作风,很少出现在人前。
带着忐忑的心情,我来到了约定的咖啡厅。推开门的瞬间,我就看到了那个端坐在角落的身影。尽管已过知天命之年,章雨霏依然保持着优雅的气质,一头齐肩的黑发,搭配着简约的米色套装,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沉稳的气场。
"小季啊,好久不见了。"她笑着朝我招手,仿佛早就认出了我。
我有些局促地在她对面坐下,翻开采访本,却不知从何问起。她似乎看出了我的窘迫,轻轻抿了一口咖啡,说:"别紧张,就像聊天一样。你想知道什么,就问什么。"
"章老师,我很好奇,您当年为什么会选择进入央视?"
她微微一笑:"这还得从一个意外说起。那年我刚满22岁,正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读大四。按理说,以我的家庭背景,毕业后直接进入电影圈是最自然的选择。可那年冬天发生的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故事要继续展开吗?我可以继续创作后续情节,展现章雨霏如何克服困难、面对挑战,以及她在央视30年来的传奇经历。
章雨霏的目光有些恍惚,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冬天。
"那时候我正在筹备毕业作品,选题是一部关于山区支教的纪录片。为了拍摄素材,我跋山涉水去了陕西一个偏远山村。谁知道刚到村里没两天,就遇上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雪。"
她停顿了一下,喝了口咖啡,继续说道:"那场雪下了整整三天三夜,山路被完全封死了。就在村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央视的一个新闻小组冒着风雪赶到了村里。他们不但带来了救援物资,还用镜头记录下了村民们互帮互助、共渡难关的感人场面。"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认识到新闻工作者的意义。他们不是简单地报道新闻,而是用镜头连接着千家万户,传递着社会的温暖。"
说到这里,章雨霏的眼睛亮了起来:"你可能不知道,那次采访的带队记者,后来成了我的丈夫。"
我惊讶地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个故事从来没人知道!"
她笑了:"因为我们都不喜欢高调。小江,就是我丈夫,他总说做新闻最重要的是保持初心。"
"可是..."我犹豫了一下,"您家世显赫,当时父母一定反对吧?"
章雨霏的表情突然严肃起来:"确实,那是我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时期。爷爷和外公都是艺术界的泰斗,他们一直希望我能继承家业。特别是爷爷,他甚至为我联系好了香港某大导演的助理导演职位。"
"但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年春节,我跪在爷爷面前整整一个晚上,说服他让我追求自己的理想。最后是奶奶帮我说话,说'咱们家几代人都在为艺术发声,雨霏选择用另一种方式发声,未必不是好事'。"
听到这里,我不禁问道:"后来您是怎么进入央视的?"
"机缘巧合吧。那年央视首次面向应届毕业生招收见习记者,要求既懂新闻又懂艺术。我想,这大概就是上天给我的机会。"
她的眼神突然变得深邃:"不过,真正的挑战是进台之后。有人说我是靠家里关系进来的,有人总等着看我出错。那段时间,我白天跟着前辈学习采访技巧,晚上就在资料室里补习新闻专业知识,经常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
"最难忘的是第一次独立完成的新闻专题。那是一个关于民间艺术传承的报道,我花了整整两个月,走访了大江南北的民间艺人。结果播出前一天,我发现采访素材中有一个关键数据出现了偏差。"
正说到扣人心弦处,章雨霏的手机突然响了。她看了一眼,歉意地对我说:"对不起,台里有个紧急会议。"
我连忙说:"没关系,我们改天..."
"不用改天。"她打断我的话,"你跟我一起去台里吧。路上我继续给你讲,那个数据差错的事情,其实牵扯出了一个更大的秘密..."
坐上车后,章雨霏继续讲述那个悬念重重的往事。
"那天晚上,我仔细核对数据时发现,一个关于非遗传承人数量的统计数字前后矛盾。按理说这只是个小失误,改正就是。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就顺着这条线深入调查。"
她的声音低了下来:"结果发现,在某些地方,有人虚报非遗传承人数量,套取国家补贴资金。要知道,那可是九十年代初期,国家刚开始重视文化遗产保护,这种事情一旦曝光..."
"那您怎么处理的?"我追问道。
"当时可把我难住了。"章雨霏苦笑着摇头,"如果按原计划播出,就等于我们也在帮着粉饰太平;可如果掀开这个盖子,不知道会牵扯出多少人。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影响整个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
"我整整熬了一个通宵,最后决定先暂缓播出。第二天一早,我就直接去找了台长。"
"台长听完后沉默了很久,然后说了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真实。但怎样报道真实,才能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这才是考验一个新闻人智慧的时候。'"
"后来呢?"我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
"后来我们调整了报道方向。与其曝光造假行为,不如深入挖掘为什么会造假。原来很多地方的非遗传承人确实在艰难支撑,补贴标准和发放程序都需要完善。我们的报道最终促成了非遗保护政策的调整,这件事也让我明白了,新闻工作不是简单的对错黑白,而是要有建设性。"
出租车在一个红绿灯前停下。章雨霏望着窗外,若有所思:"那次经历让我在台里站稳了脚跟,但也树立了不少'敌人'。"
"敌人?"我一愣。
"是啊,有些人觉得我太较真,不会变通。特别是..."她话说一半,突然打住了:"今天的会议,就和当年那些'敌人'有关。"
我敏锐地察觉到她话中有话:"您的意思是?"
"三十年了,有些事情也该有个了结了。"她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今天这个会议,可能会让很多人意外。"
"什么意外?"
章雨霏神秘地笑了笑:"等会你就知道了。对了,会议结束后,我还有个更重要的秘密要告诉你,关于我为什么选中你做这次专访的真正原因。"
车子在央视大楼前停下,我跟着章雨霏走进电梯。看着电梯里的数字不断上升,我的心跳也跟着加快。为什么她会选择我?这个秘密会是什么?而即将开始的会议,又会带来怎样的转折?
电梯门打开的那一刻,我仿佛预感到,一个足以改变我命运的故事正等在前方。
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我认出其中几位是台里的老前辈。当章雨霏走进去的时候,整个房间突然安静下来。
坐在主座的是现任台长郑明,也是章雨霏的老对手。据说当年他就是那些反对章雨霏"过分较真"的人之一。
"今天请大家来,是要宣布一件事。"郑明清了清嗓子,"章雨霏同志提交了退休申请。"
我吃惊地看向章雨霏,却发现她脸上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不过在此之前,"郑明话锋一转,"章老师要向大家公布一项她秘密进行了近二十年的调查。"
章雨霏站起身来,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是我从2003年开始,收集的所有关于台里内部资金使用的证据。"
全场哗然。
"大家别紧张,"她的声音依然平静,"我今天不是来揭发谁的。这二十年,我看到了很多问题,也看到了很多改变。有些老同志已经离世,有些已经退休,还有些已经认识到错误并默默改正。"
她环视四周:"我今天把这些材料交上来,不是为了追究谁的责任,而是想在离开之前,给台里留下一份'体检报告'。这些年我们在节目质量上精益求精,但在内部管理上,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郑明的脸色变得很复杂。章雨霏继续说道:"比如审批流程的漏洞、资金使用的监管机制、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这些都需要改革。我们是国家电视台,更应该以身作则。"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过了良久,郑明站起来说:"感谢章老师这些年的付出。这份材料,我们一定认真研究,着手整改。"
散会后,章雨霏把我带到了天台。夕阳西下,北京城笼罩在一片金色的霞光中。
"知道为什么选你做这次专访吗?"她望着远方说,"因为你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
"五年前那次直播事故,你发现失误后立即报告,而不是试图掩盖。这种品质,在现在的年轻人中很少见了。"
我有些惭愧:"可那次还是您替我担下了责任。"
"不,那次我是在考验你。"她转过身来直视着我,"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可以接替我的人。不是工作上的接替,而是一个能够继续坚守新闻操守的人。"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有我这三十年来的所有工作笔记,包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取证、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现在,它是你的了。"
"可是我..."我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别有压力,"她拍拍我的肩膀,"我只是希望,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还能有人坚守新闻工作者的底线。你愿意试试吗?"
我郑重地接过U盘:"我一定不负您的期望。"
"对了,还有一件事。"她神秘地笑了,"下个月台里要空缺一个重要岗位,我已经向台长推荐了你。当然,能不能胜任,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夕阳的余晖中,我看到她眼里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三十年的坚守,终于要传承下去了。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一个月后,当我坐在那个重要岗位上时,才发现章雨霏给我留下的,远不止这些...
一个月后。
坐在新办公室里,我仍感觉有些不真实。副总监,这个位置意味着我将直接参与台里重大新闻报道的决策。办公桌上还摆着章雨霏留下的纸条:"记住,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打开U盘,里面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丰富。除了工作笔记,还有一份特殊的文件,名为"未完成的调查"。
文件中详细记录了近年来她发现的几起可疑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引力计划"。这是台里去年立项的一个大型纪录片项目,投资金额高达数亿。表面上是要记录中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但章雨霏注意到一些异常:项目预算中有大量难以解释的支出,而且多个关键岗位都是空降的"特聘专家"。
正当我沉浸在这些资料中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张总监,台长让您立即去一趟他办公室。"秘书的语气有些急促。
郑台长的办公室里,除了他本人,还有一位我从未见过的中年人。
"这位是国家航天局的孙局长。"郑台长介绍道,"关于'引力计划',他有些特别的要求要告诉你。"
孙局长开门见山:"这个项目不仅仅是一部纪录片,更关系到国家安全。有些内容必须严格保密,具体拍摄和剪辑方案都需要我们审核。"
我想起U盘里的资料,试探着问:"孙局长,请问项目组里那些特聘专家,都是贵局的人吗?"
孙局长的表情略显僵硬:"这个你不需要知道。你只要按要求完成工作就行。"
回到办公室,我立即打开了章雨霏留给我的笔记。果然在最后一页找到了相关线索:项目组的几位特聘专家,背景都非常可疑。其中一位自称是航天技术专家,但章雨霏暗中调查发现,此人可能与境外某家传媒公司有密切联系。
正在这时,手机收到一条加密短信:"小齐,今晚八点,老地方见。——雨霏姐"
晚上八点,我如约来到那家僻静的咖啡馆。章雨霏已经坐在角落里等我。
"果然找到了。"她开门见山,"'引力计划'背后的问题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您是说那些特聘专家?"
"不只是这些。"她压低声音,"我最近通过老朋友打听到,有人想利用这个项目窃取我国航天领域的机密信息。表面上是在拍纪录片,实际上却在收集敏感数据。"
我倒吸一口冷气:"那现在怎么办?"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见你。"她的眼神变得锐利,"以我现在的身份不便直接插手,但你作为新任副总监,可以名正言言顺介入调查。不过..."
她停顿了一下:"这件事非常危险。如果你不想参与,我完全理解。"
我握紧了拳头:"雨霏姐,您教导我的第一课就是'新闻工作者要有担当'。这件事,我一定要查清楚。"
"好。"她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新的U盘,"这是我这段时间收集到的一些线索。记住,千万要小心,这些人背后的势力很大。"
走出咖啡馆,夜色已深。看着手中的U盘,我知道,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开始。而这,或许就是章雨霏给我的最后一课:在追求真相的道路上,永远不要退缩。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小心翼翼地展开调查。白天按部就班地参与项目会议,晚上则梳理章雨霏提供的线索。渐渐地,一个惊人的真相浮出水面。
那些特聘专家中,确实混入了几个别有用心的人。他们精心设计了一套看似专业的拍摄方案,实则处处针对我国航天领域的核心机密。如果按他们的方案执行,等于在向境外势力提供了大量敏感信息。
但我们还是低估了对手的能量。就在准备向上级汇报的前一天,我的办公室遭到了破坏,电脑里的证据文件全部消失。更糟糕的是,项目组突然收到了一份匿名举报,声称我与境外媒体有不正当往来。
走投无路之际,章雨霏再次出手相助。原来她不仅预料到了这一步,还早就做好了准备。
"证据我这里还有备份,"她胸有成竹地说,"而且,你以为那些特聘专家真的这么容易就能打入航天系统吗?"
原来从项目一开始,国家安全部门就已经在暗中布局。章雨霏和郑台长的表面对立,也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通过我们表面的调查,成功把幕后黑手引出来。
最终,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专案组收网了。数名境外间谍落网,一个庞大的情报网络被摧毁。而这个过程,也被我们用镜头完整记录下来,成为了《引力计划》最精彩的一部分。
新闻发布会上,郑台长语重心长地说:"这次事件告诉我们,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素养,更要有家国情怀。章雨霏同志虽然退休了,但她给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永远传承下去。"
会后,章雨霏请我去她家吃饭。她的丈夫小江也在,他笑着说:"你比雨霏年轻时沉稳多了。记得她第一次遇到类似情况,可是急得团团转。"
章雨霏佯装生气:"要不是我当年'急得团团转',还追不出那么多大新闻呢。"
看着他们打趣,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新闻人。不是只会站在道德高地指责,而是要在坚持真相的同时,懂得智慧地化解危机。
"对了,"章雨霏突然正色道,"还记得我说过的那句话吗?"
我点点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嗯,但这不是全部。"她端起茶杯,"真正的新闻工作者,要在坚守与变通之间找到平衡。要记住,我们追求的不是轰动效应,而是推动社会进步。"
窗外,北京的夜色渐深。远处中央电视台的大楼闪烁着微光,如同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我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章雨霏的故事或许告一段落,但属于我们这一代新闻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