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才知道我家到底有多少钱”,《抓娃娃》版富豪穷养孩子的剧情,照进现实!
张子龙,24岁的湖南小伙,他长相平平,看起来毫无“富二代”的气质。
但直到他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才被父亲告知,自己居然是“麻辣王子”。
家里拥有行业内TOP级的大公司,坐拥亿万家产,1000平的大别墅,8台豪华车。
网友直呼:这是什么“神仙级反转”?
“被瞒亿万家产20年”的“爽文男主”人设,一下将麻辣王子及张子龙送上了热搜。
不过,张子龙对此却很不满意,他说:“我不是爽文男主。”
湖南平江,一个不起眼却非常受人欢迎的地方,因为盛产辣条,被称为“辣条之乡”。
而张子龙家里的公司“麻辣王子”,正是这些辣条企业中的“扛把子”。
据说全国600多家辣条企业,有90%都是平江人创办的。
平江人张玉东,也就是张子龙的爹,2002年从茶叶公司转型成为辣条制作工坊。
当时辣条行业的发展小作坊、同质化、垃圾食品、丑闻频出,导致辣条口碑扫地,整个行业的悲观情绪达到了巅峰。
但张玉东知道,真正的辣条不是这样的。
2009年,他注册了“麻辣王子”,立志传承正宗麻辣口味的辣条,要“为辣条行业正名”。
从2013年至2020年,为了实现更健康、更干净的辣条标准化生产,张玉东砍掉了销售额近3个亿的低端产品生产线,用上了天然面粉、非转基因菜籽油等材料。
还建设了10万级的GMP洁净车间,从原料、包装、口味到营销、市场终端进行了全面改造。
“二次创业”的选择,导致麻辣王子营业收入锐减,在2020年以前一直处于负债状态,张玉东也被迫卖别墅、卖地皮、举债,艰难维持公司运营。
张玉东赌对了,“麻辣王子”后来发展迅猛、产值爆发,到2023年销售额突破了10个亿。
不过也因为当年行业低谷,给当时只有10多岁的张子龙,留下了“家里负债累累”的印象,有了“亿万家产被瞒20年”的情节发生。
网友们都调侃道:“老爸赚钱老爸花,儿子过得苦哈哈”。
张子龙,是2000年11月出生的,刚好是父母注册了“玉峰食品公司”、开始创业的初期。
他在8岁前,跟着爷爷奶奶在平江县的农村生活,只知道家里是做辣条的,一直到上学后才搬到了县城里。
张子龙的家庭教育一直秉持着艰苦朴素、专注本业的原则,加上家里一直“负债累累”。
张子龙学习读书非常刻苦,在学校里获得了各种奖学金和表彰,还作为优秀学子放到学校公众号上作示范。
他还计划着大学毕业后,找一份双休、6000块钱、离家近的工作,帮家里还债。
可是,毕业三个月,他投了数百份简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正当他准备去一家证券公司上班时,父亲内推让他进入了自家公司“麻辣王子”工作。
当张子龙看到自己公司买下的超大办公区、住进了1000平的豪华大别墅、了解公司营收,他才相信了自己真的是家产过亿的“富二代”。
张子龙刚到公司时,谁也不认识他,他就在麻辣王子品牌部做最基础的工作,还被同事嘲笑“土气”。
2023年时,正好“麻辣王子”要在平江县搭建直播间,张子龙抓住机会选择从这里,开始承担自己的“富二代”使命。
他靠着辣条厂长洗头、直播辣条制作过程、吃辣挑战等不断整活,让“麻辣王子”的账号粉丝迅速涨到3万多,平台销售额翻了六七番,他也成为公司电商负责人。
后来,他又利用了表白卡片、巨型辣条蛋糕、辣条博物馆等营销手段,频频出圈,为“麻辣王子”品牌赋能,在公司站稳了脚跟。
不过,身为“企二代”,张子龙最大的挑战还是“接班”。
和特步公主、好利来二公子、洁丽雅毛巾少爷等“企二代”一样,张子龙面临着怎么将经典品牌、老一辈人的心血延续下去的巨大挑战。
今年5月,张子龙正式接管了公司的电商部门,成为麻辣王子线上营销的负责人,这是他从打工者走向管理者的重要一步。
在背负着3个亿的业务KPI的压力下,张子龙选择借助“被瞒家产”“富二代”“爽文男主”的人设,打造出个人IP,为麻辣王子带来附加价值。
他还开设了“麻辣儿子”的抖音账号,分享入职自家公司后的日常,还到全国各地参加联名活动、主持粉丝见面会、洽谈直播业务等等。
但是,初出茅庐的“管理者”,所需要面对的困难比他想象中大多了。
身份转变太突然、管理风格严肃,导致内部发生信任危机;
母亲作为总经理,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与张子龙在市场认知、产品思维上有相当大的差异,很难达成一致;
父亲坚持精神传承、坚持企业文化,排斥舆论出圈、过度营销,担心“麻辣儿子”的符号过重会影响张子龙的成长……
种种现实困难摆在面前,张子龙知道,自己要接过父母手中的指挥棒、要带领好麻辣王子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4岁的张子龙说:
“向有结果的人虚心学习、接纳他们做法的同时,我也会保留自己的意见。”
对“企二代”们来说,父辈们的成功难以复制,家族企业的传承更面临着革新与坚守的碰撞。
当真地走上管理岗位时,证明自己的能力、撕掉身上的“富二代”标签已经无关紧要,接好班、带好头、做好传承才是他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
到底创业难还是守业难,或许无人能给出答案,对于张子龙来说,让企业更好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