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岁的琼瑶,并非轻言放弃生命!

港台明星 4 0

作者:石头城鱼仔

生与死并非对立,而是生死相随,共存于世。

· 01 ·

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正悄然退场。

· 02 ·

4日午后,台媒传来不幸的消息。著名作家琼瑶,在新北市的家中离世。

这是她自己的选择。享年86岁。这位古偶剧的教母,留给世界的,不过是几句简单却深刻的遗言。

她说,经历了衰老和疾病的煎熬,她不愿被动等待,不愿慢慢凋零,只想最后为自己做出选择。正如她在遗书中所写,她只是摆脱了痛苦的束缚,轻盈地离去。

法医确认,琼瑶因一氧化碳中毒而逝。消息一出,许多曾出演过琼瑶作品的演员,也纷纷发文表示哀悼。

虽然震惊与心痛,但更多的是理解和尊重。近年来,琼瑶鲜少公开露面。但从社交媒体的动态中,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她与疾病的斗争。先是视力受损,无法写作,后又腿部疾病,长期疼痛难忍。

79岁时,她便嘱咐子女:“若我重病,不要大手术,速死为上。”“不要在我身上插管,不要急救。”“让我无痛离去,比勉强维持生命更有意义。”比起成为卧床的老人,在能做主时选择离开,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许多媒体用“轻生”一词,我认为不妥。琼瑶的离去,不是对生命的轻视,而是她活得热烈,走得随心。生时潇洒,死时自由。

保留了最后的尊严。这是对生命和自己最深的尊重。不必多言悼念。她从不关心外界评价,说再多,也只是遗憾。

· 03 ·

琼瑶创作了68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生波澜壮阔,非凡出众。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她依然妆容精致,衣着艳丽。美丽而体面。

如她所愿,她已如雪花般轻盈飞逝。雪花穿越宇宙,轻轻落下,却在生者心中留下沉重的印记。斯人已去,但她在生命尽头的选择,以及对生死的看法,值得我们深思。

中国人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在许多国人心中,全力挽救父母的生命是孝道,是责任。但若生命的最后只能卧床,失去尊严,多活一天,便是多受一天的苦。那么,尊重老人的意愿,让他们无痛、体面地离去,何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生命如同小说,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与其追求依靠机器维持的生命,不如减少痛苦,让病人轻松、自愿地度过余生。

· 04 ·

美国媒体人巴特勒在书中分享了他父亲最后的时光。近80岁时,父亲中风入院。经过精心治疗,父亲被救回。

所有人都为之庆幸,认为父亲逃过一劫。然而,巴特勒很快发现,治疗后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逐渐失去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

不久,父亲无法自理,也认不出亲人。所有的负担都落在了年迈的母亲身上。最终,父亲在病痛中离世,母亲也经历了身心的崩溃。

巴特勒开始反思,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时,我们应选择尊严地死去,还是被践踏地活着?

对于父亲而言,生命确实被延长了。但那样失去认知和自理能力,毫无尊严的生存,真的有意义吗?我们常常自以为是地认为,孝顺就是在父母重病时竭尽全力。

用最好的医疗手段,将他们的生命延续到最后一刻。可让他们不断经历治疗的痛苦,我们真的考虑过父母的感受吗?1999年,巴金病重入院,只能通过胃管进食。

一根管子,从鼻腔插入胃里,每次进食都让他呛得满脸通红。这样的过程,一天要重复6次。即使他无法自主呼吸,意识模糊。

生命的具象,只剩下仪表上的数字。但每个爱他的人,都不希望他离去。苦熬六年后,巴金绝望地说:长寿是一种折磨。

· 05 ·

人活一世,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长度,而是质量。我见过有人病榻缠绵数十年,生命的后半程只能在病床上靠插管维持。

我见过许多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经历一次次抢救的折磨与痛苦,在孤独和绝望中离世。而他们的子女,只能远远观望。我也见过有老人得了绝症,不甘心的子女带着他们四处求医。

耗尽家财,却仍无法抵抗生命的消逝。他们或许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些时间,但那份痛苦的代价,却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所有事物,终将走向崩溃与消亡。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始走向死亡。

如果每个人都无法改变这命定的结局,那么我们真正该思考的,不是如何推迟那一刻的来临,而是如何在它来临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离去。如果生命最后只剩下痛苦与煎熬,放手也是一种仁慈。

如果人生只有无尽的病痛与折磨,尊重他们的意愿,体面离开,也是一种成全。有时候,让绝症患者多活一些时日并非孝和善,而是旁人的执念。我们讨论生,讨论生命的意义,却很少认真思考死。

只有理解死亡的人,才能领悟生命的价值。只有真正对死亡释怀的人,才能懂得高质量生活的真谛。死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在不可避免的死亡面前,放下对生的执念,保留生而为人最后的尊严,不也是美好的结局吗?

· 06 ·

琼瑶曾在给亡夫的信中写道,要像火花一样活着。何谓火花?哪怕只有短暂的辉煌,也要全力燃烧。哪怕只有瞬间的光芒,也要拼尽全力。等到光芒熄灭,才能甘心,才能无悔,才能心满意足地悄然离去。我想,生命的意义也是如此。

一个人是否幸福、圆满,不在于活了多少年,而在于有限的生命中,是否全力燃烧过。有些人活着,却已死去。有些人直到生命终结,仍能听从内心的声音,不留遗憾。

生命的质量不由时间决定,而在于这几十年的光阴中,我们是否尽情飞舞、尽情歌唱。如果生命无味,活着也是苦熬。如果生命有趣,今生已尽兴。与其执着于生命的长度,不如努力扩展生命的宽度,丰富自己的生命体验。

如此,当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回望这一生,至少也能心满意足地说,来人间这一遭,也算是值得。如果人死后成为宇宙的尘埃,至少也要成为一颗美丽的尘埃,一颗发光的尘埃。与其行尸走肉般活着,不如努力让每一天都没有后悔和遗憾。

直到死亡那一刻,仰望天空,心中没有一丝不舍与愧疚,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人生吗?

标签: 生命 巴金 巴特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