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相声的三俗内容好像被很多老百姓接受了,所谓主流相声干不过非主流相声,非主流相声以三俗内容为特点,故意强调相声里的三俗内容,好像并没有被老百姓反感,相反,所谓那些主流相声的演出没有人买票出看,而以三俗内容为主的非主流相声,卖的票价还特别高,不知道事实如此还是网络炒作的结果,说是场场爆满。
看过一个小视频,一个看样子超过60岁的大爷,一口一个刚子,叫得是那样的亲切,估计他叫自己的亲儿子也没有这么亲热,情绪激动指责别人说相声的三俗,说老百姓不就是俗嘛。
相声或者戏剧这一类的东西,在旧社会,真不是给劳动人民预备的,是给谁预备的呢?是给地主老财,是给那些无所事事的八旗子弟等一类的人,内容是有真俗的内容,那是因为听戏听相声的人俗。俗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从影视剧里想像一下这些人多么俗。
比如,在电视剧《闯关东》里,有一个戏份是陈五爷让鲜儿演戏,他设计了一个局,让鲜儿演,快演到他设计的局的时候,跳起来的那个样子,急不可待的样子,实在是低俗。
到了新社会,我们倡导文艺为劳动大众服务,在相声方面,老一辈艺术家就是从原来的传统相声段子里,找出来一些适合我们劳动大众听的,成为新社会的相声。从建国以后到八九十年代里,我们一直不把老百姓当作听那些庸俗内容的人们,为什么到了网络时代,我们老百姓自甘堕落了呢?
是的,我们也看小电影,但不能拿到台面上来看,是自己在家里偷偷地看。我们内心确实有庸俗的时候,但是知道以此为耻。
就好像我们每天上班,从来不给同事们说夜里和媳妇在床上做了什么事情,别人主动提起,或者开玩笑说昨天的事,我们也从来不主动承认都干了什么事情,还是装作什么事情没有发生的样子,说太累了一夜睡到天明。
表现在文艺上,我们都是让老百姓看那些健康的文艺,努力掩饰自己不是那么粗俗的人。网络时代相声的三俗,最大的危害是让粗俗平常化了,让老百姓认为自己就是那样子。试想,如果你的孩子整天和别人聊天,都是我是你爸爸,你不在家你媳妇在家,然后我就去你家了,你觉得这样的孩子就是好的吗?
如果你真的能接受三俗内容的相声,你就带着自己的孩子去听一场试试。如果你在家里,上有父母,下有孩子,一家三代人听一听网络上的三俗段子,试试你家的人会是什么表情。
最后说,人家拿着三俗相声挣了大钱,那是他个人的成功,如果中国的老百姓把三俗相声当成了正常事情,那就是审美的降低和修养的低下。